摘要:傍晚,路过景德镇中学时,我又见到了鸡排哥的蓝色小推车前排起的长队。锅沿的油烟带着金黄的香气飘来,伴随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这便是景德镇老巷子里最熟悉的烟火气息。然而,谁能想到,就在昨天,这片烟火气还被一场全网质疑的风暴所笼罩。
傍晚,路过景德镇中学时,我又见到了鸡排哥的蓝色小推车前排起的长队。锅沿的油烟带着金黄的香气飘来,伴随着学生们的欢声笑语,这便是景德镇老巷子里最熟悉的烟火气息。然而,谁能想到,就在昨天,这片烟火气还被一场全网质疑的风暴所笼罩。
事情要从三天前说起。一个健康博主的视频突然走红,镜头里拍得鸡排哥的油锅黑乎乎一片,并配文尖锐地质问:“路边摊的油到底反复用了多少次?6块钱的鸡排,敢公开用油来源吗?”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翻出所谓的“证据”,有人吐槽“路边摊没好油”,甚至有职业打假人放话要去现场“验油”。#鸡排哥 油# 的话题迅速攀上热搜,本地论坛也吵得不可开交。
我看着手机里的争议,心里也泛起嘀咕。鸡排哥李俊永在这里摆摊十年了,我一直爱买他的鸡排。记得他笔记本上记着三百多个学生的口味,雨天会把雨衣塞给没带伞的孩子,还每天多炸20块鸡排留给环卫工人。然而,食品安全这根弦谁都绷得紧,那些黑乎乎的镜头确实让人不安。昨天下午路过时,他的摊位前冷清了不少,几个熟客犹豫着没上前。
今天傍晚的热闹,是从市场监管局的人来突击检查开始的。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刚走近,围观的人就多了起来,有人举着手机直播,弹幕里还在刷“坐等翻车”。检测员蹲下身看油锅,又问起用油的情况,鸡排哥没多辩解,只是擦了擦手上的油,从推车底下拖出一个崭新的油桶。
“这是今天刚开的油,早上四点出摊前换的。”他把油桶往桌上一放,透明的桶身能清楚看见里面清澈的油体,标签上“元宝非转基因大豆油”几个字格外醒目。有人小声念出牌子:“这不就是西贝那些连锁餐厅用的油吗?益海嘉里旗下的,跟金龙鱼是同门。”鸡排哥又弯腰翻出几个贴了“今日废弃”标签的空桶,“我每天换三次油,早上出摊一次,中午一次,傍晚学生放学前再换一次,这些空桶都留着,随时能查。”
检测员当场用仪器测了油质,屏幕上的数据显示完全符合标准,甚至比国标还好三成。他顺手拍了张油桶的照片发出去,配文“油清得能照镜子”。这一下,围观的人都沉默了,举着手机的手慢慢放下,直播间的弹幕瞬间从质疑变成了道歉。有个上午还在骂街的大哥红着脸走上前:“李师傅,对不住啊,我瞎跟着起哄了,来两块鸡排。”
鸡排哥笑了笑,接过钱麻利地炸起鸡排,油花滋滋作响。他指了指推车旁的纸板,上面除了“6元/块 学生优先”,还多了行新写的字:“非转基因油 当天现炸”,旁边钉着供应商的资质证明复印件。“吃进嘴的东西,马虎不得。”他说着,给鸡排撒上孜然,“天冷,多吃点暖和。”
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有从南昌专门开车来的,有陶瓷大学的学生帮着维持秩序。有人问他为啥卖这么便宜还用好油,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孩子们爱吃,环卫工人也爱吃,不能亏了他们。”我捧着刚炸好的鸡排,外皮酥脆,咬下去满是肉香,一点不油腻。
回家的路上刷手机,#鸡排哥的油比我的脸还干净# 已经冲上了热搜榜首,播放量超过2.3亿。有网友对比了连锁餐厅的用油,调侃“西贝用同款油卖高价被骂,鸡排哥用同款油卖6元被赞,差别就在良心”。还有人说,我们追捧的不是鸡排,是这份十年如一日的真诚。
窗外的路灯亮了,想起鸡排哥灶火旁通红的脸,突然明白,景德镇的烟火气里,最珍贵的不是千年瓷窑,而是这样藏在市井里的信任。就像有人说的,这6块钱的鸡排里,炸出的是最实在的人心。
来源:败家美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