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汉看着满地的果核,心里嘀咕,这玩意儿白丢了怪可惜,省得省不得的,捡起来就像捡了金疙瘩。
你敢信吗?
临澧有个村民,靠捡别人吃剩的果核,一年净赚16万。
这事儿要说给镇上的人听,估计得笑掉大牙:啥年代了,还靠果核发财?
偏偏人家就把这“破核”种成了摇钱树,挣得欢畅。
说的不是什么神仙操作,就是柚子核。
故事主角,就是临澧县的老徐和村里的老汉,俩人把普通日子过得跟过年似的。
老汉年轻时候,家里穷,连饭都快吃不上。
那一年,村里来了几拨外地游客,背着干粮上山玩,好不自在。
吃柚子吃得满嘴流油,吃完剩下的柚子核随手一扔。
老汉看着满地的果核,心里嘀咕,这玩意儿白丢了怪可惜,省得省不得的,捡起来就像捡了金疙瘩。
他也没指望能种出啥来,就往后院随手埋土里,想着“种了试试呗,反正没啥损失。”
日子一天天过去,谁成想,后院真冒出来三棵嫩绿的小树苗。
村里的孩子都凑过去瞅,有的还问老汉:“你这树能结柚子吗?”老汉心里半信半疑。
等到第三年,三棵树倒有两棵不争气,一棵开了花结了果,果子挂在枝头,圆溜溜的,金灿灿的,像小壶铃。
邻居瞧着稀罕,都说这树有灵气。
第一次摘果子,老汉心里还犯嘀咕:“这果子能吃吗?万一吃坏肚子咋整?”他鼓起勇气,剥开皮,果香扑鼻,嘴里顿时甜得很,心都酥了,觉得这果子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家里孙子凑过来抢着吃,边吃边喊:“爷,这柚子跟镇上卖的不一样,太好吃了!”全家人一下子都乐开了花,连老汉也忍不住多吃了几瓣,嘴巴一抹,满脸笑意。
村里人听风就是雨,有点稀奇事儿就传得飞快。
老徐那会儿刚学点农业技术,听说老汉家出了“稀罕物”,按捺不住好奇心,跑过去找老汉。
进门还没坐稳,就上来一句:“老汉,听说你家柚子不一般,能不能让我尝一个?”老汉笑呵呵地递过去,老徐一开口,味道跟平常吃的不一样,嘴里甜滋滋,心里直打鼓:“这柚子有门道!”
老徐吃完心里还惦记着那股味儿,晚上做梦都想着那柚子的香。
第二天,他厚着脸皮又去找老汉,开口就问:“你这柚子咋弄出来的?”老汉一五一十地把过程说了,提到是捡游客丢的果核种出来的。
老徐听到这,立马眼睛亮了:“老汉,能不能给我几根枝条,我也想试试。”
老汉爽快答应,递了几根枝条给他,还嘱咐:“小徐,你要种可得仔细,别让这好东西断了根。”老徐回家,饭都顾不上吃,照着书本学着嫁接,把枝条嫁接到自家柚子树上。
费了不少劲,几个月后,新枝条终于活了,长势喜人。
到秋天,一树果子挂得满满当当,味道跟老汉家的一模一样。
老徐高兴得直拍大腿,心里美滋滋。
可他也发现,直接播种柚子核,长出来的果子味道不对,有的甚至不结果。
他琢磨半天,才明白得靠花朵互相授粉,不能傻乎乎地用种子种。
想保持味道和品种,只能用嫁接。
老徐就把嫁接这玩意儿当成了“传家宝”,天天研究,田里20多亩地都嫁接上了“香水柚”。
那棵原来的母树,后来搬家时候折了枝,老汉心里难受得很。
谁料到,母树旁边又蹿出来一棵新苗。
村里人都说,“这树有灵气,舍不得离开老汉家。”新苗被移到老汉兄弟家后院,精心照料下,长得又壮又大,被大家叫“爷爷树”。
每到收果季,院子里香得让人流口水。
邻居们都说,“老汉家的院子是福地,果香能飘到街口。”
老徐这边也没闲着,种的柚子越来越多,香水柚慢慢成了村里的招牌。
临澧县农业农村局柑橘办主任带队下乡推广新品种,尝到老徐家柚子后,连连称赞:“这柚子甜得出奇,还有股说不出的清香。”请来专家一研究,发现这品种在整个县里独一份,市面上都没得卖,推广价值大着呢。
专家给这柚子起名叫“香水柚”,成了临澧县的“宝贝”。
香水柚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
果子个头圆润,带个小手柄,像小壶铃,果顶微微凸,果皮薄得不像话,轻轻一剥就开。
果香扑鼻,像把春风装在兜里,手上一摸,能留香一天。
村里大姑娘小伙子都说:“剥香水柚,走街串巷都带香气。”果肉嫩滑,汁水甜,糖度12到14度,吃起来没有一点酸涩。
有人打趣说:“这柚子吃了不上火,嘴巴都甜得合不拢。”
临澧那一带,丘陵气候,海拔二三百米,白天太阳晒得足,晚上降温快,柚子积糖多,果子越种越甜。
果农都把柚子当宝贝养,浇水、施肥、除虫,样样都讲究。
香水柚种下去三四年就能结果,六到八年进入盛果期,一棵树能持续结果二十年。
只要管护得当,年年都能挣钱。
香水柚推广开后,县里种植面积一下子涨到三千多亩。
村民辛林香是最早一批种的。
她家种了160棵香水柚,果子个个卖相好,每公斤能卖到近20块,一年卖果就挣了16万。
邻居都羡慕她家不光钱袋子鼓,连院子都香气扑鼻。
村里靠香水柚发财的故事一茬接一茬,有人说,“这柚子就是咱们临澧的金娃娃。”
香水柚还拿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搞得村民都得意得很。
政府和农业部门也格外支持,培训、推广、技术指导,样样不落下。
村里人说,过去种粮食收成有限,现在靠香水柚,日子宽裕了,娃儿上学有了保障,家里盖新房都靠这树。
小小果核,成了乡村致富的“金钥匙”,谁能想到呢?
村里老人都说:“不怕没本钱,就怕没好品种。”香水柚让临澧村的生活翻了个跟头,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多了新鲜果子,口袋里多了钞票。
那些年,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大家还送几箱香水柚当礼物,说“吃香水柚,年年都甜。”
故事流传开后,好多人都来请教老徐:“这柚子咋种出来的?是不是有啥诀窍?”老徐笑着摆摆手:“有心就有福,肯下功夫,啥果核都能变宝贝。”村里人听了,心里都跟着热乎。
香水柚不光让大家富了,还带动了临澧县的生态、品牌和产业,成为了大家伙心里的骄傲。
一个果核能带来的变化,谁说不是田间地头的奇迹?
临澧人把这份甜蜜传下去,日子一年更比一年红火。
这篇文章重点是打造出积极又健康的网络氛围,里面没包含任何违反规定的东西,要是有侵权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
来源: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