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脾胃运化功能不如从前,食欲变差,就频繁胃胀、打嗝,如果再吃点生冷食品,就容易拉肚子;稍微吃点好的,又会舌苔厚腻、口臭、胃酸等。
经常有人说自己胃里像是堵了一块石头,吃两口就肚胀,咕噜咕噜的响,有时候还忍不住的反胃。
这类患者往往有一个特殊的症状:按压肚子软绵绵,但总觉得里面有一股气,痛感不明显。
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1、寒热错杂
脾胃运化功能不如从前,食欲变差,就频繁胃胀、打嗝,如果再吃点生冷食品,就容易拉肚子;稍微吃点好的,又会舌苔厚腻、口臭、胃酸等。
2、升降失常
脾胃虚弱,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体内阴阳失衡,出现上半身胃火旺、反复上火,下半身阳气不足,手脚冰凉频繁腹泻。
有一个中成药能搬开胸口的“石头”,恢复阴阳平衡,改变胃酸、胃胀、胃痛的现状。
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
这个方子如果能够正确运用,对胃病的改善有很大帮助。
门诊上一名患者,皱着眉跟我讲:"胃里烧得难受,可腿脚冷得像泡在凉水里,吃凉的胃疼,吃热的又上火,连觉都睡不踏实。"
问诊发现他舌尖偏红、舌根苔白腻,脉象弦滑,大便时干时稀——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胃里有热所以烧心反酸,中焦气机堵着运化不利,下焦阳气过不去才手脚凉。
我辨证为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司,半夏泻心汤正对路子。黄芩黄连清胃热,干姜温脾阳,半夏降逆和胃,党参甘草大枣补脾胃之气,关键在寒热药同用,把堵住的中焦气机打通。
调理一周,患者反馈胃里烧灼感轻了,反酸次数减少,继续调整用药,2个疗程结束后,烧心基本消失,饭后胀满缓解,大便也成形了。上次复诊的时候他很高兴:"原来以为这毛病要拖很久,没想到药对症,也没花多长时间。"
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健康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文中的方子不一定适合每个人,需要在专业中医辨证下遵医嘱调理,不可盲目用药。
来源:中医杨小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