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优惠券撒了上千块,也不是明星空降送福利,而是董宇辉的一句话:“别让老百姓折腾。”
在这个什么都讲“效率”和“销量”的年代,直播间已经成了“割韭菜”的代名词。
“下单!限时三分钟!”“错过今天,再等一年!”“厂商跳楼价,错过拍大腿!”
可是,就在刚刚,一个举动让整个直播间炸锅了——
不是优惠券撒了上千块,也不是明星空降送福利,而是董宇辉的一句话:“别让老百姓折腾。”
短短几个字,如雷贯耳,听得人心头一震。没有套路,没有表演,只有人话,良心话。
时间定格在今天晚上8点15分,《与辉同行》的直播间如常热闹,屏幕上刷着密密麻麻的弹幕,主播董宇辉正在讲解海尔空调最新款的静音技术,用词精准、比喻贴切,把原本枯燥的科技讲得像一堂趣味课。
这时,搭档马骞儿凑近耳边悄声说:“哥,海尔刚通知,这款空调又降价了。”
常规操作是啥?不是补贴就是重拍。大多数主播会立刻通知观众“退单重拍,抓紧时间!”,然后趁势再炒一波流量。
但董宇辉没有。他眉头一皱,当即反问:“为啥要让消费者折腾?”
“买过的人可能早就退出页面了,哪知道又降价?最好让厂家直接联系用户补差价。”
全场哑然,接着就听到台下一位海尔对接人站起回应:“我们马上协调,一定让消费者不用重复操作。”
这一波操作,直接让弹幕飙了起来:“牛!”“讲良心的人终于出来了!”“宇辉哥是真把我们当人看。”
老百姓图什么?不就是一个“买得明白、用得安心”?
“补差价”听着像件小事,但在传统直播中,这事常常成了“隐形门槛”。主播嘴上喊着“重拍省几十”,却没考虑消费者是不是还在,不在怎么办?老人不会操作怎么办?消息没看到怎么办?
董宇辉的“反套路”,恰恰击中了问题核心:
不是每个人都在直播间“蹲点”,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反复退单、重拍,平台和厂商有责任让“售后”更顺滑。
这也许只是一次小小的降价应对,却释放出一种稀缺的正能量:
直播带货,不能只看销量,更要看人情味。
“退单重拍也不麻烦啊。”有观众弹幕如此表示。
但董宇辉随即回应:“不是麻不麻烦的事,很多人买完就忙别的去了,万一没看到消息,多花的钱谁来承担?”
这一席话,掀起了观众的第二波高潮。微博、抖音评论区全都炸开了锅:
网友@桃子姐说:“现在看直播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买贵了’,宇辉这句话是真让人暖。”
网友@东四路吴彦祖调侃:“我爸妈用老年机,连弹窗都看不见,谁给他们退差价?只有良心商家才行。”
网友@此号已疯评论:“你不觉得吗?宇辉说的不是‘补差价’,是补信任。”
一位资深电商操盘手李老师直言:“直播带货初期靠‘刺激消费’,但如今消费理性回归。像董宇辉这种做法,其实更符合长期品牌价值。”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客户服务优化,而是一次直播行业的价值坐标校准。”
当其他主播还在打价格战、制造抢购焦虑时,《与辉同行》却在播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体谅”。
董宇辉不是在卖空调,他是在给“信任”贴牌。
不少网友说:“补差价又不是多高深的技术,为啥以前没人做?”
道理简单,但操作难。
首先,平台机制不统一。部分平台压根没有系统级“自动补差价”服务,厂商只能人工一单单处理。
其次,主播怕“走量难”,让用户退单重拍既能冲销量又能上热搜。
再次,售后成本提高,一次性“清仓式”补贴操作,更可能引发用户投诉与退货潮。
但这一切困难,在“人本主义”的照耀下,都不该成为“割韭菜”的借口。
从讲课的讲台到直播的舞台,董宇辉始终没变。
他讲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他讲苏轼,说“但愿人长久”;他讲购物,也讲人情。
“别让老百姓折腾”,不仅是一句温暖的提醒,更是这个急功近利年代中最有力量的坚持。
就像网友说的:“别的直播间是‘今天买,明天后悔’,他是‘今天买,安心一辈子’。”
如果说这次事件有什么争议点,那一定是“是否每个主播都有义务替消费者想到这一步?”
支持者说:“这是良心标准。”反对者说:“直播间本就是商业行为,不必道德绑架。”
但无论立场如何,董宇辉的做法,确实让很多人感到“被尊重”。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直播带货不是“拼声量”,而是“拼良心”。不是比谁喊得响,而是看谁站得稳。
这种温度,不是一时感动,而是一种信仰的植入。
你是否也曾因为错过几分钟就买贵了?你希望平台推出“自动补差价”机制吗?你怎么看董宇辉的这一波“倔强”?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说你的观点,也为这样的“良心直播”点个赞、收藏、转发吧!
来源:红咖啡遇上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