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丨上海通报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最高检:这6类醉驾,严惩!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02:31 1

摘要:◆ 四川成都郑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明确,对于为逃避检查或者肇事逃逸过程中有超速、逆行等违章驾驶行为,连续冲撞车辆或人群等情形的醉驾行为,行为人对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持放任态度的,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头条大事件

近日,正值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醉驾以案释法案例。这批案例明确对6种不同情形的醉驾犯罪依法从重处理。

◆ 四川成都郑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明确,对于为逃避检查或者肇事逃逸过程中有超速、逆行等违章驾驶行为,连续冲撞车辆或人群等情形的醉驾行为,行为人对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持放任态度的,依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从严追究刑事责任。


◆ 北京喻某某危险驾驶案明确,对醉酒程度深,造成交通事故且逃逸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 浙江杭州邱某危险驾驶案明确,对于屡教不改的酒驾醉驾再犯,构成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理。


◆ 江苏无锡吴某危险驾驶案明确,对于醉驾后被查处,选择逃避、阻碍检查的,依法从重处理。


◆ 上海丁某危险驾驶案明确,对于醉驾后否认自己驾驶车辆,让亲朋好友作虚假陈述或找人顶包的,依法从重处理。


◆ 广东湛江黄某某危险驾驶案明确,对于醉酒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相符汽车的,依法从重处理。

最高检普通犯罪检察厅负责人表示,2023年底,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统一执法司法标准,各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完整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通过这批案例的发布,希望能够进一步引导广大驾驶员深刻认识醉酒驾驶的严重危害和法律后果,坚决杜绝酒后驾驶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环境。

今日新动态

1.上海东方枢纽投资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徐孙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等问题。2016年至2025年,徐孙庆多次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并收受礼金,多次出入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并接受宴请,席间饮用高档酒水。徐孙庆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松江区交通委员会原党组书记、主任杨进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收受礼金等问题。2014年至2024年,杨进多次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席间饮用高档酒水,并收受礼金。杨进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3.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原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周志良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问题。2013年至2024年,周志良多次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食堂等地安排的宴请。周志良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4.宝山区政府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宝山区建设事务受理中心)工作人员(管理七级)郭卫东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健身活动安排等问题。2025年6月,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郭卫东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和健身活动,费用均由管理和服务对象支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5.杨浦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原主任陆俊不正确履行职责、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收受礼品等问题。2022年至2023年,陆俊在本单位委托第三方举办培训班期间,工作严重失职失责,未及时发现第三方虚报培训课时等问题,造成财政资金损失。2020年至2024年,陆俊多次违规接受宴请,并收受礼品、消费卡等。陆俊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据“平安清华”微信公号9月29日消息,针对部分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清华大学9月28日发布警示通报,有2名教职工被行政拘留。

近期,学校发生多起校内人员违规报备、违规载客入校的情况,部分人员参与“黑导”“黄牛”活动牟利,严重扰乱校园秩序、影响校园安全。学校已联动公安机关,依法依规依纪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理。现将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望全体人员引以为戒,遵守校园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案例一】一教职工与校外黑导勾连,通过违规报备方式组织团队入校参观并非法牟利,涉案金额大,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10日。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经研究决定,对该教职工予以解聘处理。

【案例二】一教职工在网上发布招揽游客信息,其家属通过校内有证车辆搭载游客入校并非法牟利,涉案人数多,其本人及家属均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7日。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目前已取消其校园车证及家属入校权限,后续将依规依纪进行处理。

【案例三】一学生在匿名交流平台看到预约入校研学的“求助帖”,后联系发帖人及自称研学机构工作人员的非法中介,为20余名校外人员违规报备入校并牟利;因预约系统数量限制,该学生还通过该平台招募“下线”,组织其他同学共同为校外人员报备入校并支付报酬。该学生牟利数额大,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该学生及其他涉事学生均被给予纪律处分,上缴违法所得,并暂停处分期内的报备权限。

【案例四】一学生在大三期间受同学、好友等校外人员请托,为10余名与本人无直接关联的校外人员违规报备入校并牟利,后被查处。根据学校相关管理规定,该学生受到警告处分,在处分解除前取消奖学金、荣誉称号、免试推荐研究生等的申请资格。该学生当年因此无法申请免试推荐研究生。

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生活秩序,现就人员报备、车辆载客入校事宜再次提示如下:

1.严禁违规报备:师生员工及校内居民(家属)应共同维护校园公共秩序,确保入校访客身份真实、来访事由合理、报备程序正当,并提醒访客遵守法律法规和校园管理规定。严禁为他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有偿报备入校。

2.严禁违规载客:持有校园车证或已报备车辆不得搭载未报备人员入校;禁止任何车辆违规揽客、从事非法营运或有偿搭载校外人员入校。

3.各单位须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对所属人员的教育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报备、谁负责”的原则,督促所属人员严格遵守校园管理相关规定。学校将加大巡查和惩处力度,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坚持“查实必处、处罚必严”。

4.国庆节、中秋节假期临近,校园参观将迎来高峰时期,校门将加强入校人员、车辆查验,并对持有校园车证的车辆及车上人员进行抽检,请配合工作人员查验;校内将举办校园志愿讲解活动,特别设置“铭史承志·强国复兴”红色主题路线,由学生志愿者讲解校园风物、讲述清华故事、弘扬红色文化,打造校园“实景课堂”。

5.学校不向任何机构或个人收取参观费用,请切勿轻信“黑导”“黄牛”等不实信息,以免造成财产损失。违法违规行为举报电话:62782001。

聚焦热新闻

丈夫去世后,上海一女子发现其生前向第三者转账多达1940万余元,遂起诉至法院,要求返还。近日,记者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知了这起案件。

沈女士与金先生于1999年7月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子一女。金先生与陶女士在2015年左右发展成婚外情人关系,并向陶女士赠送了大额财产,总价1940万余元。

2022年5月,金先生去世。沈女士发现了此事,于是和子女一起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金先生对陶女士的赠与行为无效,陶女士返还全部受赠款。

一审法院认为,金先生擅自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他人的赠与行为应为无效,陶女士应全额返还夫妻共同财产。在扣除陶女士已经向金先生转回的540万余元后,判决陶女士向沈女士返还剩余的1400万余元。陶女士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上海一中院认为,金先生在与沈女士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赠与陶女士大量财产,显然不是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且金先生与陶女士存在婚外情人关系,该赠与行为既侵犯了沈女士的财产权益,又违背公序良俗,应认定为无效,相应的款项应由陶女士全额返还。据此,上海一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近日,河南漯河交警四大队接到预警:辖区内一辆小型汽车存在数百条交通违法未处理且逾期未检验,仍在道路上行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大队民警将该车驾驶人孙某某带回大队,并对车辆进行暂扣。经查,孙某某,76岁,未考取机动车驾驶证,不具备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资格。孙某某表示,车是买来代步的,以为跟骑自行车一样,并不知道要考证要买保险,没想到还会被监控抓拍。经查,自2024年6月至今,孙某某驾驶的车辆违法未处理记录高达279条,其中265条为闯红灯,总记分更是高达819分,且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按规定投保强制保险。民警对驾驶人孙某某进行普法教育,同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违法行为处罚,督促其尽快处理车辆的电子监控交通违法,不要再驾车上路行驶。

上海法治声音

上海法治声音是一个政法人发声集结号。我们拥有一批熟识的政法条线工作者、基层干警、法官、检察官和法学教授。

从法治活动、大案要案,到市民关心的法治话题和民生信息,都可能写进我们给你的法治声音“集合帖”。

上海市委政法委、上海报业集团联合出品。聚焦法治热点,关注法治人群,传播法治精神。

来源:上海法治声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