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有时像一本被随意翻动的小说,情节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到来。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人员整合。当新的部门分组名单在内部系统公示时,沈墨看着自己和林哲的名字并列在同一个项目小组下,怔了片刻。那片曾需要刻意维持距离才能安心眺望的“岛屿”,如今将被日
孤岛与微光(十)
生活有时像一本被随意翻动的小说,情节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到来。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人员整合。当新的部门分组名单在内部系统公示时,沈墨看着自己和林哲的名字并列在同一个项目小组下,怔了片刻。那片曾需要刻意维持距离才能安心眺望的“岛屿”,如今将被日常工作这条无形的纽带,拉入更近的航道。
起初的几天,带着些许公事公办的生疏。他们坐在相邻的工位,交流多半围绕着项目需求、数据分析和进度汇报。键盘敲击声、偶尔响起的电话铃、以及平静的工作对话,构成了主旋律。但物理距离的拉近,终究让某些东西无可避免地渗透进来。他会顺手帮她接过沉重的文件箱;她会在他被客户电话纠缠时,默默帮他续上杯中的热水。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在报表与会议纪要的缝隙间悄然生长。
与此同时,沈墨这边也并不平静。母亲的催婚电话,如同季节性的流感,再次准时来袭。这一次,攻势更为急切。
“墨墨啊,过年你可一定要回来!你张阿姨给你介绍了个对象,条件真的好,人家看了你照片很满意……”母亲的声音隔着听筒,带着不容置疑的期盼。
沈默握着手机,目光无意识地落在窗外林立的高楼,那些窗户像无数只沉默的眼睛。她感到一种熟悉的疲惫和无力。拒绝的话在嘴边盘旋,却又不忍心刺痛母亲的心。
坐在旁边的林哲似乎察觉到了她这边低气压的沉默。在她挂断电话后,他转过头,轻声问:“家里……有事?”
沈墨抬眼,对上他关切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探究,只有安静的陪伴。或许是连日来的共事消磨了些许心防,或许是心底那点莫名的信任已然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她罕见地没有用“没事”搪塞过去,而是带着一丝无奈的苦笑,低声说:“嗯,催我过年带男朋友回家。”
话一出口,她自己先愣了一下。林哲也明显怔住了,镜片后的眼睛微微睁大。
空气有瞬间的凝滞。只有电脑主机运行的微弱嗡鸣声在背景里持续。
忽然,一个极其荒谬又带着点自嘲的念头划过沈墨的脑海。她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过的段子,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轻得像自言自语,又恰好能让他听见:
“你说……我是租个男朋友回去呢,还是你租个女朋友回去,更能让他们彻底死心?”
这话带着明显的玩笑意味,甚至有些破罐破摔的戏谑。可在此刻略显尴尬又微妙的氛围里,它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
林哲先是讶异,随即,嘴角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一个清晰的笑容在他脸上漾开,不是礼貌性的,而是真正被逗乐了的、带着暖意的笑。他推了推眼镜,看着她,眼神里有一种复杂的光在流动,有理解,有同情,或许,还有一丝别的什么。
他没有接那个“租男朋友还是女朋友”的荒唐问题,只是看着她,温和地、轻轻地说了一句:“看来……都一样麻烦。”
这句回应,同样模糊,同样没有指向性,却巧妙地接住了她抛过来的情绪,并将那份共同的“麻烦”感,轻飘飘地放在了两人之间。
他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也没有越过界限。但那瞬间的笑容和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像一只无形的手,将横亘在两人中间那层最后的、脆弱的薄纱,掀起了一角。光透了进来,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清晰、温暖。
沈墨看着他脸上的笑意,自己紧绷的嘴角也不自觉地松弛了下来。心头那因催婚而生的烦躁,奇异地被冲淡了不少。工作区的灯光白晃晃地照着,周围是同事忙碌的身影,这个世界依旧喧嚣而具体。
但在这个小小的、由相邻工位构成的方寸之间,某种东西已经悄然改变。那条连接两座孤岛的微光,不再仅仅依靠手机屏幕和偶然的相遇维系。它融入了 daily routine (日常惯例) 的点点滴滴,变得更为坚实,也更难以忽视。
未来会怎样?那个“租”来的玩笑之后,真实的答案会是什么?他们依旧没有谈论。只是,当沈墨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时,感觉那上面冰冷的数字和线条,似乎也染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温度。
窗外的天空,高远而宁静。春天,或许真的不远了。(全文完)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