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1564”是什么密码?超8个亿资金!招远农业迎来“大爆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2 20:07 1

摘要:近年来,我市以承接全省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县域试点为引领,以国企力量为驱动,赋能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实现“组织深度融合、产业规模发展、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发展格局。

近年来,我市以承接全省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县域试点为引领,以国企力量为驱动,赋能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实现“组织深度融合、产业规模发展、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发展格局。

重塑组织之“形”,打通产业发展壁垒。通过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创新组织体系,全市708个村党组织聚合为173个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

党建统领工作联推。实行中心工作统一布置、重点任务统一协调、重要事项统一决策,开展集体“三资”专项整治,排查联建村“三资”底数,盘点集体可用土地46.8万亩,理顺集体债权1.2亿元,盘活变现闲置资产资源四千余万元。

区域统筹要素联通。推进跨行政村土地连片治理,市级统筹八千余万元,统一配套水利设施、道路设施、输配电线路,为产业区域化发展铺平道路。

引入国企之“力”,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市委、市政府统筹调配国有资产,组建烟台首家国有农业发展公司,按照“1564”发展思路,入局全市农业发展。

1即蓄足一池“资金活水”,累计争取金融授信、地方债券、合作基金等农业扶持资金超8亿元,以资金活水浇灌发展活力。5即贯通五大产业链条,金融链、种植链、服务链、供应链、农旅链同步推进、深度融合。6即布局六大重点项目,产品购销、良种繁育、期货交割、资源化利用、农文旅融合、新农人服务等项目齐头并进、多元发展。4即强化四方利益联结,构建服务企业、种植户、村集体、农户“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实现互利合作、多方共赢。

以张星镇北里庄村为例,该村探索国企公司+种植大户+村集体+农户的“四位一体”土地经营模式,发展玉米、小麦、花生等粮食作物大田种植,实现集体组织与效率活力的有机统一。村集体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做好土地整合流转、生产保障、引导发动村民等工作。国企公司提供农业生产全链条支持服务,从种植、农资、管理、储销等社会化服务中获得收益。种植大户依托“国有企业”提供的土地和服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管理效能,降低种植成本,增加产业效益。农户将土地交由村集体统一流转。每年收获后,国企公司按照市场价格的110%收购,不参与项目分红。种植大户、农户、村集体分别按照67.5%、30%、2.5%比例共同参与分红,一举改变了北里庄村产业薄弱的面貌。

搭建共享之“桥”,拓宽产业发展版图。以共享支点撬动全域发展杠杆,带出千村万象更新。

搭建资源共享之“桥”。建立新农人创业服务园,冷链仓储、快递物流、电商直播设施全链条、全配套,帮助“新农人”自主创业。

搭建技术共享之“桥”。成立涉农培训专家库,吸纳省内外各级各类农技专家180多名,定期开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先后培养高素质农民2000余名。

搭建市场共享之“桥”。开展优质农产品展销推广,承办黄河大集、消夏夜市、新春庙会等活动,以文旅发展带动农产品销售,每年助力全市农产品销售收入达8000万元。

玲珑镇横掌姜家村联合周边2个村庄,整合闲置土地160余亩,引进“袁世鲜生”田园综合体产业共建项目,打造涵盖种植养殖、仓储物流、休闲旅游、研学科普等全产业链的田园综合体特色项目,开创“民营企业订单分享+委员会统筹分派+村民租赁承接”模式。项目运行以来,共建设现代化果蔬、养殖大棚20多个,产品依托自家18家连锁超市对外销售,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0万元,村集体平均增收8万元。

征程万里,重任千钧。我市将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振兴的根和魂,持续深化“跨村联建”、推进国企赋能,打造产业共兴招远样板,为全省乡村振兴蹚出新路子、作出新贡献。(记者 王志嵩)

素材来源官方网站

看更多招远事

文末可以写留言评论

来源:田园小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