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广东的经济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广东沿海的不少家庭都有了黑白电视,但内地的电视台节目频道少,信号不稳,且播出时间太短,根本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观看需求。此时不知道谁发明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房顶上架一根带有放大器的鱼骨架形天线,就可以收看到香港的电视节目。一时间,
1980年,66岁的任仲夷出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他刚一上任,就遇上了广东的“鱼骨天线风波”。
当时广东的经济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广东沿海的不少家庭都有了黑白电视,但内地的电视台节目频道少,信号不稳,且播出时间太短,根本满足不了广大群众的观看需求。此时不知道谁发明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房顶上架一根带有放大器的鱼骨架形天线,就可以收看到香港的电视节目。一时间,家家户户纷纷效仿,鱼骨天线很快普及到了整个珠江三角洲。
“鱼骨天线事件”很快招致了许多批评,有人说:“香港电视每分每秒都在放毒!”“广州已经香港化了!”有关部门更将此事定性为“反动宣传”,必须“坚决打击,依法严惩”。
“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属于意识形态的高压线,是当时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迫于压力,只好紧急制订措施,严禁收看香港电视,对违反的党员干部进行严厉处分,并严令各地派出工作组,动用消防车逐村逐户地强行拆除鱼骨天线。群众对此怨声载道,外商们的意见更大:连香港电视也不让看,还算什么经济特区?我们的生意怎么做?我们的信息哪里来?我们的娱乐何处寻?
80年代的鱼骨天线
当时的广东省委真是左右为难,上面三令五申,严禁收看香港电视节目,要求拆除鱼骨天线,而城乡群众怨声载道,情绪激烈。长期这样下去,不仅会进一步激化干群矛盾,而且将严重影响外资的进入。鱼骨天线,恰如鱼骨在喉,成为任仲夷最为棘手的一个难题。
任仲夷经过再三考虑,终于下定决心,他给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作彬打了个电话,并给张作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1983年5月上旬的一天,张作彬带着两名干事悄悄赶到深圳,住进了临近香港的一家旅馆,他们专门找了一台信号清晰的电视机,三天三夜没睡囫囵觉,把香港的电视节目一一记录了下来,并给任仲夷写了一份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中分析:香港两家电视台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是为了迎合一般香港市民的口味而设计的,比起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内地电视剧和文艺节目,自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低谷无聊的节目时有时见,而黄色和反动的宣传几乎没有。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任仲夷来到省委宣传部,召集宣传文化系统负责人开会,他在会上主要谈了两个观点:一是不提倡看香港电视,要与中央保持一致;二是要千方百计办好自己的广播电视节目,丰富群众的文娱生活。任仲夷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排污不排外。”自觉排污是必要的、明智的,但决不能因噎废食,笼统地反对一切外来思想文化。
邓小平和任仲夷
在任仲夷的整篇讲话里,对于拆除鱼骨天线和干扰香港的电视频道,他只字未提。
不久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到广州,住进了珠岛宾馆。服务员按照惯例,把胡耀邦房间里电视的香港频道全部锁闭了。任仲夷得知此事后,马上让服务员把香港的电视频道打开,并把节目表打印出来放在电视机旁边,方便胡耀邦收看。
胡耀邦在珠岛宾馆住了几天,始终没提什么意见。从此以后,香港电视节目在任仲夷的任期内再也没有受到强行干扰,鱼骨天线也成了南粤大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胡耀邦和任仲夷
来源:帝哥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