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节还没过完,全球市场已经先动了。就在刚刚,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飙到了99.4%!没错,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各位老铁,大家好,我是老观。
国庆节还没过完,全球市场已经先动了。就在刚刚,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经飙到了99.4%!没错,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这可不是小事,它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信号:全球降息周期真的要来了。而这背后,最大的受益板块,还是我们老朋友——科技股!
今天老观就趁着节日空档,给大家捋一捋这几条明线和暗线,您听完,心里就有谱了。
10月一开场,美国9月ADP就业数据就给了市场一记“软刀子”,数据不及预期,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瞬间拉满。
标普还预测:美联储年底前还有两次降息,2026年还将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
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钱要变得越来越便宜了!
这对全球市场意味着什么?资产价格的重估,尤其是科技成长类资产,最容易“先反应”。
你再看美股,低开高走,科技股继续发力,纳指像是吃了兴奋剂一样一路向北。A股、港股的科技股,节后大概率也要“接棒”。
很多人总爱预测市场,今天说科技见顶了,明天说银行要跌了。老观只想说一句:
别跟市场较劲,也别做市场的“先知”——因为没人能赢得了它。
老观做投资几十年,最大的感悟就是四个字:按计划走。
市场的顶部、拐点,不是你我拍脑袋能猜出来的,那是资金情绪、博弈逻辑最后演绎的结果。
就像老观说过的,在2023年就给出科技翻倍计划,现在兑现一部分,换仓到港股里的证券、地产,也是计划中的事情。
如果你现在才刚刚开始关注科技,那也没问题,前提是你得清楚:
你是左侧交易,还是右侧追涨?你想拿的是哪段利润,是趋势中的哪一段?你的风险承受力、仓位结构、资金流动性,是不是跟得上你的决策?科技能涨到8000点,还是10000点?老观说句实话:
大家别光盯着科技,真正牵动内循环、决定消费回暖的,是地产!
很多人说现在消费冷清,其实背后本质上还是一个问题:房地产还没真正回暖。
要知道,房地产链条占整个消费链条的50%以上!
你想想,这一生我们最大的一笔支出是什么?还不是买房装修、物业停车、家具家电?所以说,地产不动,整个消费就热不起来,PPI就难见阳光,消费股也就只能在低位磨底。
但别急,这不就是播种的最佳时机吗?行情不热,价格便宜,有的是慢慢布局的机会。
每个人的节奏不同,不要用别人的剧本,演自己的电影。
你喜欢科技,那就进场,但得接受波动;你不喜欢追高,那就低吸或等待切换机会。
老观始终坚持一个理念:
投资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
如果你是2023年、2024年就埋伏科技的老伙计,要么已经兑现了翻倍利润,要么已经在科技内部做低切换了。而现在还在场外观望的朋友,不妨等一等,节后没准就有漂亮的入场点。
老观我啊,上次减仓创业板,其实就是为了等科技板块中那些滞涨行业的指数机会。现在还没等到,不代表不会来,关键是你有没有耐心、计划、格局。
节后见,别让机会擦肩而过。
来源:足智多谋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