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通宝的几种“传说级”版别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2 18:05 1

摘要:在钱币市场中,清钱一骑绝尘,主要原因是受众广,祖传下来的多,民间爱好者托起了一个大盘子。

在钱币市场中,清钱一骑绝尘,主要原因是受众广,祖传下来的多,民间爱好者托起了一个大盘子。

而在清钱中,康雍乾无疑是顶流,尤其是雍正通宝,数量总体来说最少(虽然发行量也比较大)。但热门嘛,讲究的就是一个从众!

其中一些特别稀有的版别,属于“传说级”,你遇到过吗?

一、 雍正通宝背满汉"宁"

27.5毫米 嘉德2019拍卖:40250元

这枚钱币是雍正早年的试铸品,并没有正式发行流通。当时安徽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开局铸钱,初时尝试铸造了背文为满汉文“宁”字的样钱。

它应该是雍正钱制改革中的一个“实验品”,见证了从顺治、康熙时期背文使用满汉文,到雍正时期改为全部使用满文这一重要转变。

根据现存资料,这套背满汉“宁”钱有大字、正字、小字等不同版式,成套收藏更是难得。

因其属于试铸性质,铸造出来不久后,该局就正式铸造宝安局(宝安钱) 的行用钱了,所以背满汉“宁”的钱币存世极罕。

二、雍正宝台/宝广

满文宝台 图源天眷堂

根据咸丰年间编撰的《制钱通考》记载,雍正朝确实有宝台和宝广等地方局制钱。

但有一点要注意,后世很多泉界高手,都指出这本书的一些记载,跟史料大有出入,就证明不少是“瞎编”的,所以还是要谨慎看待。

雍正宝台钱据说也仅发现两三枚,而且版式相同,它们是否真的是雍正本朝所铸,那就等时间来证明吧。

宝广只有拓片

至于雍正宝广钱,那更神秘。圈内传说在上世纪90年代,江西出土过一枚,后来被广东泉藏家高价买走,连实物图片都没留下来,目前仅有拓片流传。

它们就像是雍正钱币家族里的"传说",知其名而难见其形。

三、折二钱

31.4毫米宝黔局折二试铸 嘉德2011拍卖:4.6万

清钱玩家都知道,雍正通宝大多都是小平钱,基本没有官方铸造的大钱。但近年来却发现了宝黔、宝云等,尺寸明显大于小平钱的折二型钱币。

地方局铸造,资料特别混乱,没查出个所以然,就不过多赘述了。

这些钱币具体是开炉、镇库还是另有用途,其性质还在探讨。

四、满文复式

张光华著《陇泉集粹》嘉德2023拍卖:18400元

在清代常规钱币中,背面多为两个满文符号,分别代表局名。而"满文复式"一看就比较“奇葩”,钱币背面竟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都铸有满文。

这种布局在整个清代钱币体系中都极为罕见,可能是当时的试铸样钱,或是特定庆典的纪念性质钱币,并未大规模铸造发行。

五、乾隆手

雍正通宝乾隆手母钱 宜和2021拍卖:11.5万

以前介绍过,乾隆时期特地铸造了顺康雍三种特殊纪念币,也被收藏界叫做“乾隆手”,都比较贵,最少见的就是雍正乾隆手。

核心辨别点就是背面满文"宝"字三个圆圈不相连,最后收尾一笔和圆圈大体呈直线。而雍正和顺治康熙也略有不同,满文“泉”为笔直的直泉,正面“宝”字也比较方正。

清钱的性质整体来说稍微好辨别一点,尤其是稀有的满汉文,和乾隆手这种,只要大开门别人都认。当然一些特别难认的所谓“样钱”,就不好说了。

来源:收藏大视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