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灵活就业者警惕!省税差万元?谁被新政“落下”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2 13:00 1

摘要:“同样做兼职,为啥她月省1800元,我一分没少交?”10月新政落地后,兼职剪辑师陈姐的疑问颇具代表性。2025年个税新政虽喊出“月6250以下不扣税”,但劳务报酬与经营所得的界定模糊、数字技能差异等问题,让部分灵活就业者陷入“看得见优惠拿不到”的困境,新政受益

“同样做兼职,为啥她月省1800元,我一分没少交?”10月新政落地后,兼职剪辑师陈姐的疑问颇具代表性。2025年个税新政虽喊出“月6250以下不扣税”,但劳务报酬与经营所得的界定模糊、数字技能差异等问题,让部分灵活就业者陷入“看得见优惠拿不到”的困境,新政受益的分化鸿沟已然显现。

新政核心变化有据可依: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公告明确,平台从业者劳务报酬采用“累计预扣法”,每月可享5000元减除额,叠加20%费用扣除后,月入6250元以下应纳税所得额为零。增值税优惠则依据财税2023年公告,月收入10万以下免征,超10万按1%征收。但实际落地中,不同群体境遇天差地别。

全职单平台低收入者是最大受益者。如三四线城市的社区团购团长王阿姨,月均收入5800元,新政前每月需缴928元个税,新政后因未达6250元门槛,实现零税负,一年多拿近1.1万元。这类群体收入稳定、依托单一平台,且平台代申报省去操作成本,能直接享受政策红利。

多平台中高收入者需面对汇算清缴的变数。自由设计师林先生同时接三家平台订单,月均收入2.5万元,新政前月税4000元,新政后预缴降至2900元。但因多平台收入累计,年末需合并汇算,若未及时填报赡养老人(每月3000元)和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扣除项,可能面临补税,实际省税金额不及预期。

个体工商户性质从业者则被排除在外。开个人工作室的带货主播张哥,此前平台将其收入按经营所得报税,新政的劳务报酬优惠与其无关。虽政策明确“依托平台接单者多属劳务报酬范畴”,但部分平台为降低成本仍将从业者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导致这部分人无法享受优惠。

数字技能薄弱的中老年群体面临操作障碍。58岁的家政阿姨刘姐,不懂个税APP操作,未填报3岁孙女的照护扣除(每月2000元),本可零税负的年收入10万元,仍被预扣3200元税款。这类群体占灵活就业者的15%左右,数字鸿沟成为享受优惠的主要障碍。

新政是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精准赋能,但受益分化也暴露了配套短板。界定标准的模糊、数字操作的门槛,可能让部分群体错失红利。未来如何细化劳务报酬与经营所得的认定标准,为中老年从业者提供线下协助,值得关注。

你在享受新政优惠时,遇到过界定模糊或操作困难的问题吗?是如何解决的?

来源:镜像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