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川西牧区的阿坝,藏族牧民轻点手机,草原上的牦牛位置一目了然,智慧放牧让千年传统焕发新活力;在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彝族绣娘的“云端工坊”开进了乡里,精美彝绣通过5G直播走向世界;成都金堂县的光伏车间内,无人驾驶IGV小车穿梭不息,机械臂来回运转,让科幻场景照进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云雾,洒向巍峨的贡嘎雪山,照亮了川西高原上的村村寨寨;黄昏时分,夕阳西下,映红成都平原千里沃野,也点亮了数字时代的万家灯火。
在川西牧区的阿坝,藏族牧民轻点手机,草原上的牦牛位置一目了然,智慧放牧让千年传统焕发新活力;在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彝族绣娘的“云端工坊”开进了乡里,精美彝绣通过5G直播走向世界;成都金堂县的光伏车间内,无人驾驶IGV小车穿梭不息,机械臂来回运转,让科幻场景照进现实……
川西高原上通信建设者合影。四川电信供图
这就是今日之四川——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几千部电话,到如今超过9000万电信用户;从当年“鸡毛信”传递消息,到现在“秒达全球”的5G网络;从“难于上青天”的古道天堑,到“万物互联”的信息通途,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见证并参与了巴蜀大地的历史巨变。
网络强省:从“电报时代”到“万兆新纪元”
回首往昔,筚路蓝缕启山林。
1949年,四川及西康通信的全部家底只有198路电报电路(含无线电路)、222路长话电路和14处无线电台。电话“装不上、打不通、通不畅”,成为老一辈人心中的“新蜀道难”。一通从成都打到重庆的长途电话,常常需要等候数小时。
“那时候打长途电话,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因为太珍贵了!”82岁的退休电信员工吴修润回忆道。她1964年进入电信行业,亲历了四川通信事业的每一次跨越。从手摇电话到程控交换,从模拟信号到数字通信,从铜线传输到光纤网络,吴修润的工作履历,就是一部四川通信发展史。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四川通信建设按下“快进键”。1987年,成都开通了四川第一个程控电话;1997年,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长途传输数字化;2009年,3G网络覆盖全省;2015年,四川率先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2020年,5G商用浪潮澎湃铺开……
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如春雷般震撼着巴蜀大地。
“再高的山,再远的路,也要让信息畅通!”海拔4000米的稻城亚丁景区内,四川电信工程师正在检修基站,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连接内部与外界的“信息天路”。这里被誉为“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壮丽景色吸引万千游客的背后,道不尽的是76年来无数通信建设者以“缺氧不缺激情,艰难不减毅力,高海拔映衬高境界”的精神,默默耕耘在信息化的田野上。
数字鸿沟在弥合,城乡差距在缩小。如今,四川省已建成5G-A万兆基站超过7000个,2.6万余个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5G”。从川西高原的牧民帐篷到攀枝花钢城集团的万兆试点工厂车间,信息网络如毛细血管般遍布天府大地的每一寸土壤。
科技兴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自古以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巴蜀大地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粮食产地。
站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东坡诗句中“千畦细浪舞晴空”的画面跃然眼前。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里,各种农作物长势喜人。从育秧、播种、灌溉到施肥施药、收获,水稻种植各个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而智慧化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承托。四川电信结合人工智能、5G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手段,为永丰村打造了“天府粮仓”数字永丰大数据平台。通过全自动孢子捕捉分析仪、虫情监测信息自动采集系统、作物长势监测等数字农业设施设备,以及天上的遥感卫星密密织就了一张为农事提供精准智能服务的智慧网络。
土壤墒情、作物长势、气象预警等情况一目了然;虫灾自动比对,病害可求助专家远程指导……今日的永丰,村如其名,正在“永远丰收”的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从“靠天种田”到“靠科技种田”的转变。
除此之外,从成都大邑县稻乡渔歌5G+智慧农业实验基地到德阳桂花村无人农场;从乐山5G+数智化智慧茶园到巴中智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监测平台……四川电信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持续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全新的现代农业模式,让农业变得魅力无穷。放眼望去,满眼的金黄不仅是丰收的象征,更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文旅融合:看见不一样的四川
2025年夏天,成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这座“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盛大举行。四川电信深度融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首次实现了5G-A、量子科技、国际赛事智能体在全球性体育赛事中全方位应用,向世界呈现一场独具“中国特色、四川风采、成都韵味”的体育文化盛宴。
四川电信打造的“一屏游四川”沉浸式体验空间。四川电信供图
赛场外,在成都东郊记忆,中国电信运用5G-A+AI+XR技术打造“一屏游四川”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整合天翼云、安全、大数据、大模型、视联网等核心能力,构建起涵盖园区管理、游客服务、营销运营的智慧生态体系,依托“云上东郊”平台提供AI数字人导览、个性化推荐等创新服务,形成“智能导览-虚拟互动-精准营销”的完整服务链条。
在阿坝州,四川电信与当地文旅局联合打造“数字熊猫苏琳”,将四川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这只在大熊猫国际谱系册中编号为001的传奇熊猫,经人工智能技术“复活”,其数字形象服饰上还精心融入了丰富的阿坝民族元素,成功入选国家网络传播正能量AI精品案例。
对文旅行业来说,安全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四川电信将视联网技术与AI深度融合,在全省重点景区部署智能化安全监测系统。AI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游客流量、识别异常行为,及时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
中国电信在雅安发布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方案。四川电信供图
318国道每年吸引着无数自驾爱好者和骑行者。中国电信在318国道雅安零公里大本营率先发布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方案,将专业卫星通信设备“轻量化”“民用化”,构建“全域可达、全域可通”的能力,开启了全新的“科技守护之旅”,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构筑算力底座,赋能行业发展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基石与关键驱动力,其强弱直接决定了AI模型的智能水平与发展速度。
近年来,四川电信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智算布局,打造全国首个高海拔地区绿色算力集群,在川形成“2+5+21+X”算力体系,为全省提供云边端协同、算存运融合的一体化算网调度、一站式智算服务。
在成都市国家数据标注基地牧山园区建设过程中,四川电信依托覆盖全省的“天翼云”资源池,为园区内AI模型训练、数据标注等高算力需求场景提供坚实保障。目前,基地已预置近200种算法模型、多个行业数据集,可支持第三方能力接入和对话式交互构建应用,并提供统一交易门户和全流程业务支持,有效促进数据价值变现。
除算力以外,四川电信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落地部署可信数据空间平台;建成AI能力平台,具备覆盖大小模型、标训推测评的全链条生产能力,并向各行业提供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版本丰富的模型服务。
四川电信AI赋能社会治理,助力崇州市打造省内首个“AI网格员”智慧平台,通过AI摄像头智能识别电瓶车入梯并实时报警,为独居老人提供“无感关怀”,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老大难问题;助力雅安打造全省首个“人工智能+新学期”智能体,新生入学从此告别繁琐,家长只需扫码对话就能获得报到流程、班级信息等全套服务。同时,校园内部署的“AI防霸凌系统”“AI一键报警”安全系统,用科技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在工业领域,AI技术从视频巡检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管理、产品服务等核心环节拓展,在机器视觉质量检测、现场辅助装配等典型场景得以广泛应用。
走进成都金堂通威太阳能超级工厂,巨大的生产车间里,机器人有序穿梭,全自动化产线高速运转。“在电信5G赋能下,我们智能生产线用工减少约62%,能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却提升了1.6倍,降低能耗的同时进一步降本增效。”基地总经理助理庞三凤自豪地介绍着数智化带来的巨变。
天府之国,数智潮涌;蜀道之上,信达天下。在这片土地上,雪山见证着通信塔的巍峨,江河倾听着光缆的吟唱,城市品尝着5G的甘甜,乡村感受着信息的温暖。从“传书邮驿”到“万物智联”,改变的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面貌,不变的是四川电信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民生的赤诚之心。(雷天垚)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