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遇志愿者,是爱的“双向奔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2 00:42 1

摘要:志愿服务不是搞几场活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个人的单向付出,而是一座城的“双向奔赴”。9月28日,在衢州市“十四五”志愿服务巡礼暨志愿服务礼遇回馈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这句表述精准点出了志愿服务的深层内涵。当志愿者用爱心为城市文明“加温”时,衢州以实打实的礼遇

转自:衢州日报

王慧

志愿服务不是搞几场活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个人的单向付出,而是一座城的“双向奔赴”。9月28日,在衢州市“十四五”志愿服务巡礼暨志愿服务礼遇回馈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这句表述精准点出了志愿服务的深层内涵。当志愿者用爱心为城市文明“加温”时,衢州以实打实的礼遇回馈机制,让这份善意有了“回响”。这场爱心的“双向奔赴”,正是城市文明进步的生动注脚。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温度表”,志愿者是城市文明的“播种人”。“十四五”期间,衢州以“党建红”为引领,构建起“5+10+X”志愿服务矩阵,广大志愿者用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南孔圣地的“有礼”基因焕发时代光彩。

志愿服务是无偿的,不求回报的,但这不等同于无限付出。如果只让志愿者“无私奉献”,缺乏应有的保障与回馈,这份热情难免会被消磨。如何让志愿服务持之以恒?衢州探索推出志愿服务礼遇回馈机制,将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转化为可量化、可兑换的积分,实现“服务有记录、付出有回报”。

通过“礼遇通”积分兑换超市,志愿者可将服务时长换成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付出有了“实在感”;通过“志愿者保险”,他们在服务期间的人身安全获得全面保障,奉献更有“安全感”;通过积分与学业、户籍等政策挂钩,志愿服务的价值被进一步延伸至个人发展的多个层面。

这种积分变现不是简单的物质激励,而是社会对志愿精神的认可与回馈。它让善行被看见、被珍视,也让志愿者在奉献的同时,感受到来自城市的温度。

善有善报,德者有得。礼遇好人,才能好人迭出。从这层意义上说,礼遇志愿者,本质上是在守护城市的善意生态。当城市用“礼遇”回应“奉献”,当善意在双向流动中不断迸发,不仅能激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更能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实好志愿服务礼遇回馈机制,呵护好每一颗赤子之心,能激发出志愿服务更大的能量,能让文明风景更加动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