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一笔1.86亿元的执行标的,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一事最近在市场上沸沸扬扬。“限高”是人民法院对未履行给付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的司法措施,根据规定,这位被限高的中国前首富将不能度假、乘坐飞机头等舱、入住星级酒店等等。
,,
作者 | 宝珠
编辑|江江
视觉 | 顾芗
一个亿,达则一个小目标,穷则难倒英雄。
因为一笔1.86亿元的执行标的,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一事最近在市场上沸沸扬扬。“限高”是人民法院对未履行给付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的司法措施,根据规定,这位被限高的中国前首富将不能度假、乘坐飞机头等舱、入住星级酒店等等。
图源:企查查
三天后,王健林的“限高”措施被撤销。万达方面向媒体回应,此次事件是万达下属项目公司经济纠纷,或因执行层面的信息不对称所致。
但“一度限高”的影响仍然存在,一方面,限高记录会长期保留在王健林本人的征信系统中,影响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估;另一方面,曾经无比辉煌的万达帝国又一次实质性地暴露出它的脆弱,而这显然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过去,王健林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名字,他是财富本身的代名词,是万达老总、亚洲首富,是“中国最有名的富二代”王思聪的亲爹。
但今天,这个名字拥有了更多的涵义,人们提起王健林,会想到他曾经的富有,想到甩卖资产,想到他对万达商管控制权的旁落,甚至会想到,王健林也当过“老赖”。
人生的戏剧性和世界的不可预测性,都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总之,今年71岁的王健林,还要继续在商场、舆论场,以及个人的生命之海里浮沉。
沉重的巨轮
现在的王健林和人们记忆中说出“先定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的模样相去甚远。
他变老了,也更瘦了——原本富态的方圆脸凹了下去,口周有了明显的褶皱。看到这样的王健林,没有人会否认,他已经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
现在的王健林
但王健林依旧要和时间赛跑。
许多信息都透露出万达流动性的紧张。企查查显示,仅在近一个月内,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达集团”)就新增11条股权冻结信息,最高被冻结股权金额达到85.62亿元。
在此次“限高”事件前,今年7月,“万达系”另一重要高管、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连万达商管”)法定代表人张春远也被限制高消费,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
每次被申请执行或股权冻结,都对应着一笔未偿还的欠款。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共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金额达52.63亿元。与此同时,万达集团还有51条股权冻结信息,旗下的大连万达商管也有39条股权冻结信息。
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万达集团共有10条被执行人信息
此外,融创、苏宁等知名企业都曾用仲裁的形式向万达公开“讨债”,分别要求万达支付95亿元、50.41亿元的股份回购款。
另一方面,万达也在不断出售资产以缓解债务压力。
2025年5月,万达一次性打包出售了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有消息称此次交易金额共计500亿元。
可以说,在悉数剥离其他商业板块后,万达广场是王健林剩下为数不多的值钱资产之一。他曾表示:“万达商业是万达的核心企业,我什么企业都可以放,这个不能放,什么都能丢,这个不能丢。”
但有媒体统计,自2023年以来,王健林旗下共85座万达广场已经易主。债务压身,不能丢的,最终也不得不丢。
这不禁令人好奇,目前万达的负债情况究竟如何,以至于王健林要忍痛割肉?
目前万达旗下并没有上市公司,但大连万达商管在国内发行了大量债券,因此从债券报告中,可以看到万达的核心财务状况。
根据大连万达商管2024年三季报,截至2024年9月,万达商管负债合计2990.3亿元,资产总计6140.4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8.7%。
合并资产负债表/图源:大连万达商管2024年三季度的财报
从资产负债率来看,大连万达商管的负债水平在行业内并算不高。不过,大连万达商管同期短期借款为38.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00.8亿元,即短期有息负债总计超439亿元,而同期货币资金仅有151亿元,存在约288亿元的缺口。
尽管根基犹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仍是大连万达商管当前的首要威胁,如同一艘吨位庞大但发动机燃油不足的巨轮,即便不会一下子沉没,但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燃料,巨轮就会一直停滞,并时不时受到风浪的袭击。
豪赌的一生
从无到有,从盛到衰,王健林和万达的轨迹并不神秘。
上世纪90年代初,从部队转业的王健林接手了大连一个旧城改造工程,当时许多国有房企断定这是一个烫手山芋,但是对房地产一无所知的王健林大胆地接了过来。那是他开发的第一个住宅项目,建成后很快销售一空,收到的买房款扣除成本,还剩下1000万元。
那时候做房地产,钱来得很快,但王健林很快认识到传统房地产行业具有局限性,他转而选择那些能够持续创造现金流的项目,比如可以生产租金的商业地产。
在未来的十几年里,万达广场在中国的大小城市拔地而起,如同毛细血管般编织起一张覆盖中国消费市场的庞大网络,也为万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现金。
网友分享的某家万达广场门前环境
2003年是万达进军文化产业的起点,王健林“偏爱”文化行业,判断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没有天花板。当年,万达与全球最大的文化传媒集团之一时代华纳签署合作协议,在多个城市共建华纳国际影城。
王健林每到一个新领域,出手就是大投资、大项目。
比如,沈阳的华纳国际影城是万达涉足电影行业的首批成果之一,有三层楼高,近5万平方米,当时的总投资就达到5亿元。
在动辄规模百亿的文旅项目上,王健林也显得足够有胆魄。总投资400亿元的南昌万达城,是江西省近三十年投资规模最大的单笔项目。
而这样的万达城不只一个,自2013年起,哈尔滨、南昌、青岛、合肥、无锡、广州多地都启动了万达城的建设,总投资额逾3250亿元,万达一下子成为了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规模最大的企业。
江西南昌万达乐园/图源:视觉中国
当时,万达的文旅项目在全国四处开花,王健林对它们很有信心,曾公开放话:“要让迪士尼20年都不盈利。”在每个板块,王健林都想要做到世界第一或全国第一,“要不然就别做”。
这种“彪悍”的风格也延续到他对海外项目的投资中。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全美第二大院线集团AMC,掌握了美国电影院里的5000多块屏幕;2013年,万达以3.2亿英镑收购有“海上劳斯莱斯”之称的英国圣汐游艇公司;2014年,万达以10.5亿欧元并购瑞士盈方体育,获得世界杯在亚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赛事转播独家销售权,又以6.5亿美元并购美国世界铁人公司,拥有了世界最著名铁人三项赛事的品牌和运营权。
2015年,王健林在哈佛大学演讲,被问到万达海外并购的竞争力是什么,他回答说:“首先,有钱。”
那一年王健林的身家达到2200亿元,问鼎中国首富。账上有钱,只要动动手指,全世界都能被老王拽进腰包。影响力再大的国际IP,在万达面前也只能分成“能买”和“不能买”两种,在美国波士顿,王健林曾对造访他的记者认真地分析着:“世界杯和奥运会没法买,但温网可以买。”
不断走出海外的万达,确实迎来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难得一见的高光时刻。AMC被万达收购后,更多中国主流电影开始登上北美院线;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万达是最闪耀的官方赞助商,开幕式上的贵州护旗手由万达和与FIFA国际足联共同选拔;万达总部召开年会,外国高管不得不跨越远洋赶来参加,无论他们是否懂得欣赏王健林的歌喉。
2016年,在与鲁豫的采访中,王健林说,他想改变“世界上什么事情都由洋人说了算”的事实。鲁豫并不怀疑王健林有这样的信念,当一个人掌握了更大的能量时,就会想要做一些超越性的事。
“一无所有”
回头看那时的王健林,会发现他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边不能忘了核心业务万达广场,一边要在电影、文旅、体育、金融方方面面做到行业第一,还要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心。
中国首富王健林什么都想要,但他没有太多时间构筑自己的理想国,一个更紧迫的问题悄然来临。
2016年左右,万达“负债4000亿”的传闻在市场上不胫而走。接着,银监会要求对包括万达在内几家企业的境内外融资情况及风险进行摸底排查,这一消息直接导致万达遭遇“股债双杀”,旗下股票、债券闪崩。
可能是监管环境变化导致融资渠道收紧,也可能是实际投入使用的主题乐园经营不尽如人意,2017年7月19日,万达的文旅帝国中道崩殂,王健林将“超越迪士尼”的豪言壮语抛在脑后,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以438.44亿元卖给了融创,77家酒店以199.06亿元卖给了富力。
王健林(右)和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左)
这13个文旅项目的总价,甚至比不上万达当初对单个项目的投资额,价格之低,令人扼腕。王健林亲自参与设计的南昌万达乐园由此摘牌,改名为南昌融创乐园。
王健林曾说,企业家精神里最重要的两条标准,一是创新,二是坚持,创新即敢闯敢试,坚持指的是“自己相信自己的这个故事”,“相信我能做成,失败5次、10次甚至更多次也不怕,接着再干” 。
但敢闯与坚持的性格,是助力王健林登顶的武器,也是加速他下坠的推手。“先冲再说,遇事不妙再紧急刹车,以至于断手断脚”的例子,在王健林身上频频可见。可以说,万达目前仍然没有走出流动性危机,一定程度上也源自他自带的风险因子。
在甩卖文旅资产前,万达的现金流压力就有迹可循。
2014年,王健林认为万达商业在港股严重低估,决定将公司私有化并从港股退市,寻求A股重新上市。为此,万达引入了多家私募基金投资者,并允诺如果万达商业未能在约定时间内上市,万达有义务以每年8%—12% 的单利向投资者回购全部股权。最终,万达商业A股IPO失败,触发数百亿元的股权回购。
王健林希望通过资本运作解决估值问题,为此,他共参与了三次对赌协议,但三次均以失败告终,共同导致2023年底万达债务危机爆发。
第三次对赌失败,王健林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为了化解偿付危机,万达接受了由太盟投资集团(PAG)牵头的一轮约600亿元的再投资,同时王健林及万达集团对珠海万达商管的持股比例从70%稀释至40%。这个由王健林亲手打造、也是最为珍视的商管资产,他再一次拱手相让他人。
如今的王健林颇有一种“散尽千金”的悲壮和决绝,他曾经拥有的AMC、圣汐游艇公司、世界铁人公司都已离他而去,重新变成了外国人的资产。
根据胡润百富榜,2024年王健林家族的资产为290亿元,和十年前相比下降超八成。不过,这不是王健林一个人的境遇,胡润表示:“房地产行业的上榜人数占比从十年前到现在下降了一半以上。”
财富本身就是流动的,只是很少有人能预见它的走向,包括持有最多财富的人。
很少有人能真正预知财富流动的走向/顾芗·AI制图
“2015年以后,万达即使发展减速,每年环比只增长15%,到2020年,资产仍将超过1万亿人民币,年收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利润超过100亿美元,成为排名世界前100的超级企业。”
2014年,王健林在一次主题演讲上如此说到。这一年,万达集团的企业资产达到5341亿元,同比增长34.5%,万达已经连续9年保持了30%以上的营收增速,按照这个趋势推测,一个超级万达的诞生完全是可能的。
但它没有真正地到来。
来源: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