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前两天,我差点把我那宝贝手机给砸了!为啥?写头条大半年,天天熬到眼冒金星,后台的阅读量却稳如老狗,个位数!那感觉,就像你使出吃奶的劲儿喊一嗓子,结果整个世界静悄悄,连个回音都没有。直到那天傍晚,一个煎饼果子,一句话,把我这脑子里的浆糊给烙明白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前两天,我差点把我那宝贝手机给砸了!为啥?写头条大半年,天天熬到眼冒金星,后台的阅读量却稳如老狗,个位数!那感觉,就像你使出吃奶的劲儿喊一嗓子,结果整个世界静悄悄,连个回音都没有。直到那天傍晚,一个煎饼果子,一句话,把我这脑子里的浆糊给烙明白了。
那天下午,后台数据又一次给了我当头一棒。我揣着一肚子邪火,跟个霜打的茄子似的,溜达到楼下王姐的煎饼摊。那会儿正是饭点,摊子前围了一圈人,铁板上“滋啦滋啦”的声音,混着面糊和鸡蛋的香气,往常闻着能流口水,那天闻着却更心烦。
“王姐,来一套,加俩脆饼,多放辣!”我没好气地喊了一嗓子。
王姐眼皮都没抬,手上的活儿快得像变魔术。只见她舀一勺面糊,在滚烫的铁板上一旋,一个完美的圆就出来了。紧接着,“啪”一声,鸡蛋磕上去,小铲子“刺啦刺啦”几下就抹匀了。她一边撒着葱花香菜,一边从那热气腾腾的蒸汽里斜眼瞅我:“咋了这是?跟谁干了一架,脸拉得跟长白山似的。”
我能说啥?只能把手机往她面前一戳,屏幕上那孤零零的数字“8”,像个耻辱柱。“姐,你看,我天天写这个,就换这么几个看客,你说我是不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料?”
王姐把煎饼利落地翻了个面,金黄的底儿朝上,香气“轰”地一下就窜我鼻子里了。她没看我的手机,反而举起了她自己的,屏幕上正是头条的推荐页,上面正热闹地刷着一条爆款新闻的评论区。
她用那沾着点面糊的铲子柄,点了点屏幕上那些你来我往的留言,问我:“你瞅瞅,这评论区跟咱这菜市场一样热闹不?”我点点头。
她又问:“那你写完东西,是扭头就走,还是也来这‘菜市场’里转转,跟人唠两句?”
我一下就卡壳了,嘴张了张,没说出话来。我确实写完就完,顶多看看有没有人评论我,哪有功夫去看别人的?
王姐“嗤”地一声笑了,那笑声里带着点“你个傻丫头”的意味:“傻孩子!你这不就跟耍流氓一样嘛!往人堆里一站,自个儿喊一嗓子就跑了,谁认识你是谁啊?你得凑上去,听人家聊啥,你跟着插两句嘴,夸人两句,或者抬个杠,一来二去脸熟了,人家才知道:‘哦,隔壁那个爱抬杠的小姑娘’,下次你再喊一嗓子,人家才乐意回头瞅瞅你!”
“耍流氓”三个字,像一记重锤,砸得我脑瓜子嗡嗡响!可不是嘛!我这不就是典型的“只管输出,不管社交”吗?我把头条当成了我的个人日记本,却忘了它本该是个热热闹闹的大广场!
那天晚上,我破天荒地没急着写新文章。我学着王姐的样子,一头扎进推荐页,像个刚进城的愣头青,挨家挨户地“串门”。看到写得好的,我不再光点个赞,而是老老实实地打上一段心里话,比如:“大哥,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我家那口子也这样!”或者“妹子,你这手艺绝了,看饿了都!”
你猜怎么着?第二天,我那冷清得能养鱼的评论区,真的有人来回访了!一个大哥在我的文章下留言:“兄弟,昨儿在你那评论区唠嗑,感觉特实在,过来看看你写的,果然有股子烟火气!”
那一刻,我真想冲下楼再给王姐来套煎饼!老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写头条也是一个道理。你不能指望自己当个隐居的高人,还盼着全世界都来拜你。你得先当个好邻居,主动递根烟,送碗饺子,聊聊天。流量这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是你用一句句实在话、一次次真诚互动,一点点“攒”出来的人情味儿。现在我的数据虽然还没爆,但评论区里已经有了来来往往的“街坊邻居”。你说,这滋味,是不是比那加了俩脆饼的煎饼果子,还香、还顶饿?
来源:情酱搞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