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山海间·潍坊警哨行丨警灯,是这里最亮的那颗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16:36 1

摘要:开栏语在潍坊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在群山深处,守着蜿蜒山路与山间村落;或在海岸之滨,护着渔船归航与滩涂烟火。那里少有鲜花簇拥的高光时刻,他们凭着驻守一方的初心,把脚步浸在山海间的烟火里,把平安送进群众的心坎上。国庆期间,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在潍坊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或在群山深处,守着蜿蜒山路与山间村落;或在海岸之滨,护着渔船归航与滩涂烟火。那里少有鲜花簇拥的高光时刻,他们凭着驻守一方的初心,把脚步浸在山海间的烟火里,把平安送进群众的心坎上。

国庆期间,潍坊市融媒体中心、潍坊市公安局共同推出“追光山海间·潍坊警哨行”系列报道,走进我市偏远派出所,讲述那些藏在山海里、暖在人心间的故事。

新派新闻讯 沂山西麓,弥河源头,潍坊临朐县公安局九山派出所驻守在山水之间,地处三市交界,是潍坊市较为偏远的基层派出所之一。那里有三十年未改的为民初心,也有跨越二十三载的警民深情,漫漫长夜里,警灯就是那里最亮的星。近日,记者用两天一夜的时间深入采访,侧听并记录着这群大山守护者的故事。

“不管多远多偏,巡到了他们心里才踏实”

九山镇地处潍坊临朐县西南山区,作为热播剧《国色芳华》的取景地之一,云中草原与黑松林景区让这里名声大噪。

从潍坊城区出发,两小时车程到达临朐县公安局九山派出所。9月下旬的鲁中山区,蒙蒙雾气萦绕在山头,傍晚已经有了些许凉意,淅淅沥沥的小雨给这山区派出所增添了几分静谧。

九山镇地处三市交界,最南部的村落距离镇区有二十公里,山路崎岖,来回需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当晚7时,记者跟随九山派出所所长马庆辉,辅警李政、王春踏上巡山之路。“过了前面三岔路口,全是山区道路,一定要抓稳。”阴雨连连,山路泥泞,李政熟练驾驶着警车。窗外,映入眼帘的是深不见底的山坳,目光所及之处,唯有警灯闪烁。

“山里天气越来越凉,夜深后,多数人家就已经熄灯休息了,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松懈。”王春告诉记者,因地势原因,有些地方仅有寥寥几户人家,只能步行到达。为确保巡逻范围覆盖全域,九山派出所根据人员密度、警情分布等要素规划了十多条线路,把辖区村落山坳全部巡遍大概需要一周时间。但不管多远、多偏僻,只有巡到了,他们心里才踏实。

二十三年的除夕夜饺子,是警民真情的写照

抬头村是临朐县的“南大门”,也是此次巡逻的目的地。当晚8时,巡至该村,远远看见一户农家院外亮着灯,门口大树下,两位村民正埋头剥着花生。“大娘,马上要来大雨了,怎么还不收拾收拾回家歇着?”李政、王春下车上前问道。

“这花生是今天刚收回来的,雨天潮湿,得赶紧剥好储存,不然要受潮。”只见他们人手一把花生穗,将花生一颗一颗剥进身前的框里。“那我们帮您一起,速度还能快些。”眼看大雨将至,李政、王春将车停好后也蹲在地上帮忙剥起了花生,其间也不忘提醒安全问题。警民四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山风吹来的湿气仿佛也被这股热闹劲驱散。不知不觉间半小时过去,剥好的花生装了满满两麻袋。

“我们巡逻时会留心群众需求,哪怕能帮上一点小忙,也能让群众感觉到派出所就在身边。”采访期间,马庆辉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99年除夕夜,九山镇村民老张偶然得知,派出所的值班民警和辅警因处理警情,始终没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他当即给他们送去了饺子。从那以后,每年除夕夜老张家包饺子,总会先分出一份送到派出所,这一送,就是二十三个年头。

“对群众上心,群众自然也会把我们放在心上,这份感情是相互的。”马庆辉说。

“水陆空”治理格局,补齐山区所防控盲区

山区的特殊属性,给九山派出所警务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山高路远,接警后如何能第一时间稳住现场?九山派出所从全镇64个自然村里各选出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警务助理,协助派出所从事警情前期处置与日常巡逻工作,打破了空间壁垒。

九山镇作为弥河源头,雨天防汛是重中之重。当晚9时,也是九山派出所夜巡的时间,在九山镇马家沟村,九山派出所民警杨盛超、高升正联合镇街干部、警务助理对重点水域进行巡逻。从巡逻防控的协作,到矛盾纠纷的调解,在九山镇,派出所与警务助理之间已经形成了高效的联动模式。

“有突发情况派出所能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有问题我们也能及时反馈给派出所解决,形成了管理闭环。”据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警务助理张全柱介绍,今年4月,村里两户人家因琐事起了争执,他接到派出所电话后立即到场稳住局面,防止了事态升级。

待雨势退去,一架搭载红外摄像头的警用无人机呼啸升空,查看着偏远水域情况。九山镇土地总面积254平方公里,山地占比在70%以上,有近20座小型水库,均分布在群山之间。“上半年,县公安局给九山派出所配备了警用无人机,并培养了一名飞手。”马庆辉表示,他们还争取到了一艘运用在水域救援的皮划艇,补齐了山区派出所的防控盲区。

扎根山区三十年,这位老辅警调解纠纷近2000起

在九山镇,提起徐京法,不管男女老少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一名辅警,他无怨无悔扎根山区三十年,已经成了群众心里“最可靠的人”。采访当天,在九山派出所徐京法调解工作室,一场因琐事引发的矛盾纠纷被徐京法三言两语轻松化解。

“调解矛盾纠纷,关键是要接地气,山区群众性格耿直淳朴,虽认死理,但也更讲情分。”在徐京法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记满了他调解工作的心得,这些看似简单的“土办法”却总能戳中群众心结,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管多棘手的问题,到了他这都能解决——这是九山派出所全员对徐京法的一致评价。究其原因,徐京法思索良久说道:“在这里待的时间长了,与很多村民都成了朋友,大家有事都会找我帮忙。遇到一些矛盾纠纷,我心里也清楚‘根’在哪,调解的时候能抓住‘脉’。其实说到底,还是大家信任派出所,支持拥护公安工作”。

三十年来,徐京法走遍了九山镇的山山水水,哪条路难走,哪户人家有困难,他都一清二楚。这份付出,群众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徐京法看来,他三十年里调解了近2000起矛盾纠纷,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凭着他与群众这么多年相处下来的情分。这份对大山的牵挂,也深深影响着九山派出所的每个人。

结束采访时已近傍晚,山风吹过夜空,九山派出所的灯已经亮起,像一盏守护的灯塔。在这里,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能把每件关乎民生的小事做进群众心坎里,像大山一样,纯粹而质朴。

策划:陈怀禹 姜从云

新派融媒体记者:张益阁/文图

宋佳 周丹/视频

编辑:刘英銮

一审:马慧丽 二审:孙瑞永 三审:管延会

来源:新派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