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哥,你确定要砸这面墙吗?”装修师傅握着电钻,有些犹豫地问道。
文:一才
“李哥,你确定要砸这面墙吗?”装修师傅握着电钻,有些犹豫地问道。
李明看着眼前这堵厚得异常的墙体,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
“砸吧,总要弄清楚为什么少了五平米。”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谁也不知道墙后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李明今年三十二岁。
他是个程序员。
在北京这座城市里打拼了整整五年。
五年来,他省吃俭用,就为了攒够买房的首付。
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出租屋,他都会打开手机里的房产APP。
一遍遍地刷着那些遥不可及的房价。
直到三个月前,命运终于对他露出了微笑。
城南有一套九十平米的二手房挂牌出售。
总价70万。
对于这个价位的房子来说,位置算是相当不错了。
地铁站步行五分钟,周边配套齐全。
李明第一次看房就心动了。
房主是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
老爷爷姓张,说话慢条斯理。
老奶奶很健谈,一见到李明就拉着他的手不放。
“小伙子,你看这房子怎么样?”老奶奶问。
“挺好的,采光不错,格局也合理。”李明实话实说。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要移居加拿大了,儿子在那边定居,催着我们过去。”
老爷爷在一旁补充:“所以急着出手,价格好商量。”
李明心中暗喜。
急售的房子,往往能谈下来一些价格。
果不其然,经过几轮商谈,最终成交价降到了66万。
这对李明来说,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过户手续办得很顺利。
老夫妻俩人很配合,所有资料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拿到房产证的那一刻,李明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虽然还背着巨额房贷,但那又怎样?
至少他在这座城市里有了真正的归属感。
当天晚上,李明给女朋友小雅打了电话。
“雅雅,房子搞定了,我们可以开始筹备婚礼了。”
电话那头传来小雅兴奋的尖叫声。
“真的吗?太好了!我明天就过去看看。”
“你先别来,我打算先装修,给你一个惊喜。”
“那你可要好好装,这可是我们的婚房。”
挂了电话,李明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
脑海中已经开始勾勒装修后的模样。
他要把这里打造成最温馨的家。
一个真正属于他和小雅的家。
02
第二天,李明就开始联系装修公司。
他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
对比了十几家公司的报价和案例。
最终选择了一家口碑不错的装修公司。
预算五万,做全屋精装。
这个价格对李明来说不算便宜。
但他想给小雅最好的。
“李先生,您对装修有什么具体要求吗?”设计师小王问道。
“我希望做成现代简约风格,主要是温馨实用。”
“主卧那边有什么特殊需求吗?”
“主卧我想做成套房,要有独立的衣帽间。”
小王点点头,在本子上记录着。
“这个没问题,主卧面积够大,完全可以实现。”
李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他已经开始想象小雅看到衣帽间时惊喜的表情了。
一周后,装修正式开工。
李明特意请了几天假。
他想全程跟进装修进度。
顺便学习一些装修知识。
毕竟这是人生第一次装修,很多东西都不懂。
拆除工作从客厅开始。
原房主的装修风格比较老旧。
墙纸发黄,地板磨损严重。
“李哥,这些都要重新做。”工头老刘说道。
“嗯,辛苦你们了。”李明递过去一包烟。
“客气啥,这是我们的工作。”
老刘接过烟,熟练地抽出一支点燃。
“对了,李哥,你对主卧的设计有具体想法吗?”
“我想做个衣帽间,大概需要多大空间?”
“按照房产证上的面积,主卧十八平米,做个四平米的衣帽间绰绰有余。”
李明满意地点点头。
十八平米的主卧,减去四平米的衣帽间。
剩下十四平米做卧室,空间还是很宽敞的。
拆除工作进行了三天。
所有的旧装修都被清理干净。
房子恢复了最原始的状态。
水泥墙面,红砖隔断。
看起来有些粗糙,但充满了可能性。
李明每天都会过来看看进度。
有时候还会帮着搬搬东西。
虽然工人们都说不用,但他就是闲不住。
这种参与感让他觉得很踏实。
毕竟这是他未来的家。
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他和小雅的生活质量。
设计师小王也经常过来沟通。
墙面颜色的选择,灯具的搭配,家具的摆放。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考虑。
“李先生,主卧的设计图我已经画好了。”
小王拿出图纸,详细地讲解着。
“这里是床的位置,这边是衣帽间的入口。”
“衣帽间内部我们可以做成这样的布局。”
图纸上的设计很精美。
李明看着看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装修完成后的样子。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施工了。
拆除工作结束后,工人们开始重新测量各个房间的尺寸。
这是为了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性。
老刘拿着卷尺,在客厅里来回丈量。
“客厅长四米二,宽三米八,没问题。”
“次卧长三米,宽二米八,也对。”
“卫生间长二米,宽一米五,正确。”
当他走进主卧开始测量时,表情突然变得奇怪起来。
“这不对啊。”老刘皱着眉头说。
“什么不对?”李明赶紧走过去。
“你看,我测量的长度是三米二,宽度是四米。”
“三米二乘以四米,总共才十二点八平米。”
李明拿过房产证仔细看了看。
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主卧十八平米。
“会不会是你测量有误差?”李明问道。
“不可能,我做了十几年装修,这点基本功还是有的。”
老刘又重新测量了一遍。
结果还是一样。
十二点八平米。
李明有些懵了。
房产证上明明写着十八平米。
怎么实际测量只有十二点八平米?
相差了整整五点二平米。
“会不会是房产证搞错了?”老刘猜测道。
“不可能,房产证是官方文件,不会出这种低级错误。”
李明坐在地上,仔细思考着这个问题。
五点二平米的误差,不是小数目。
按照当前的房价,那相当于二十多万。
“我觉得还是找专业的测量师来测一下比较好。”老刘建议。
“对,这个建议好。”
李明立即联系了一家专业的房屋测量公司。
第二天,两个专业测量师就上门了。
他们带着更精准的设备。
激光测距仪,专业卷尺,还有图纸。
测量过程很仔细。
每个角落都不放过。
两个小时后,他们得出了结论。
“先生,您的主卧实际面积确实只有十三平米。”
比老刘测量的还要少。
“但是您房屋的总面积是正确的,九十平米没有问题。”
这就奇怪了。
总面积对,但主卧面积不对。
那多出来的五平米去哪儿了?
李明拿着测量报告,心情复杂。
他想不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建筑施工时的问题?
还是房产证登记时的错误?
又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
这个疑问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
不弄清楚,他寝食难安。
当天晚上,李明失眠了。
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脑子里全是这五平米的事情。
小雅打电话过来关心装修进度。
“怎么样?进展顺利吗?”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不过很快就能解决。”
李明不想让小雅跟着担心。
“什么问题?需要我过去帮忙吗?”
“不用不用,就是一些技术细节,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做。”
“那你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挂了电话,李明更加坚定了要查清真相的决心。
他不能让这个疑问影响到他们的新生活。
04
第二天一早,李明就联系了原房主张老爷子。
电话响了很久才有人接。
“喂,张叔,是我,李明。”
“哦,小李啊,有什么事吗?”张老爷子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是这样的,我在装修时发现主卧的面积和房产证上不符。”
“哦?什么意思?”
“房产证上写着十八平米,但实际测量只有十三平米。”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我们住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仔细测量过。”
“您还记得当初买房时的情况吗?”
“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记不太清了。”
“那您还有当初的购房合同和图纸吗?”
“这些资料都给你们了啊,你们律师不是都看过了吗?”
李明想起来,确实有一份很简单的原始合同。
但上面的信息很有限。
“张叔,您方便的话,我想去看看原始的建筑图纸。”
“建筑图纸啊...这个我们确实有,不过现在都在存储室里,要找找。”
“麻烦您了,这对我很重要。”
“没问题没问题,我明天整理一下,你后天过来拿。”
挂了电话,李明心里有了一丝希望。
也许原始图纸能够解答他的疑问。
与此同时,他又联系了设计师小王。
“小王,你能帮我分析一下这个情况吗?”
“李先生,从专业角度来说,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少见。”
“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有没有可能是建筑施工时的问题?”
“有可能,也有可能是后期改造造成的。”
小王的分析让李明有了新的思路。
也许这套房子在建造或者后期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导致实际结构和设计图纸不符。
两天后,李明如约来到张老爷子家中。
老人家已经整理好了资料。
“小李,这些就是当初的资料了。”
李明接过一个牛皮纸袋。
里面有购房合同,建筑图纸,还有一些老照片。
“这些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哦,这些是我们刚搬进去时拍的,留个纪念。”
李明仔细翻看着这些照片。
有客厅的,有卧室的,还有厨房的。
从照片来看,当时的装修很简单。
但整体布局和现在差不多。
“张叔,您还记得当初装修时有没有改动过结构?”
“没有没有,我们就是简单刷了墙,铺了地板。”
“从来没有动过墙体?”
“绝对没有,我们老两口哪敢动那些。”
李明点点头,告别了张老爷子。
回到家后,他仔细研究着这些资料。
原始的建筑图纸很详细。
上面标注的主卧面积确实是十八平米。
长四米,宽四米五。
但是现在实际测量的是长三米二,宽四米。
宽度基本一致,但长度少了八十厘米。
这八十厘米到底去哪儿了?
李明拿着图纸到现场对比。
站在主卧里,他仔细观察着四面墙。
东墙是外墙,南墙有窗户,北墙连接走廊。
都看起来很正常。
只有西墙,连接着次卧。
这面墙看起来比其他墙都要厚一些。
李明用手敲了敲这面墙。
声音听起来有些闷。
不像其他墙面那么实。
“奇怪了。”他自言自语。
这面墙确实有问题。
李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刘。
“刘师傅,你来看看这面墙。”
老刘走过来,也用手敲了敲。
“确实有些奇怪,声音不太对。”
“会不会里面是空的?”李明问道。
“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保温层或者隔音层。”
“现在住宅建筑经常会有这种设计。”
老刘的解释有道理。
但李明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刘师傅,如果砸开这面墙会怎么样?”
“这个...”老刘有些犹豫。
“如果是承重墙,绝对不能动。”
“如果不是承重墙,倒是可以砸开看看。”
“怎么判断是不是承重墙?”
“需要找结构工程师来检测。”
李明当即决定请专业人士来检测。
第二天,一个结构工程师上门了。
他带着专业设备,对墙体进行了全面检测。
“这面墙不是承重墙。”工程师的结论很明确。
“从结构上来说,完全可以拆除。”
“但是拆除之前,建议先做一个小的探孔,看看里面的情况。”
这个建议很实用。
李明决定采纳。
“刘师傅,那我们就先钻个洞看看吧。”
“行,不过要小心点,别钻太深。”
老刘拿来电钻,在墙面上选了个位置。
“就这里吧,高度适中,钻进去容易观察。”
电钻开始工作。
钻头慢慢深入墙体。
一开始很正常,都是混凝土和砖块。
但钻到大概三十厘米深的时候,阻力突然消失了。
“钻透了。”老刘说道。
李明凑过去看。
从洞口往里看,里面一片漆黑。
“能看到什么吗?”
“太黑了,什么都看不到。”
老刘拿来手电筒,从洞口照射进去。
光束在黑暗中延伸。
隐约能看到对面有墙。
“里面好像是个空间。”老刘惊讶地说。
“多大的空间?”
“看不太清楚,但应该不小。”
李明的心跳开始加速。
墙体内部竟然真的有一个空间。
这个发现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刘师傅,我们把洞开大一点吧。”
“你确定吗?开大了就没办法恢复了。”
“我确定,必须弄清楚里面是什么。”
老刘点点头,继续用电钻扩大洞口。
半个小时后,洞口已经有拳头大小了。
手电筒的光线可以更清楚地照射到里面。
李明仔细观察着里面的情况。
空间不算太大,但确实存在。
而且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
“里面好像有东西。”李明说道。
“什么东西?”
“看不太清楚,像是一些箱子。”
老刘也凑过来看。
“我也看到了,确实像是行李箱。”
两个人面面相觑。
谁也想不到墙体内会有行李箱。
“李哥,我觉得这事有点不简单。”老刘说道。
“我也觉得,但既然发现了,就要弄清楚。”
“那我们把墙全部砸开?”
“砸开吧,反正迟早要重新装修。”
李明下定了决心。
不管里面是什么,他都要一探究竟。
这个秘密已经困扰他太久了。
06
老刘叫来了另外两个工人。
三个人一起准备砸墙。
“李哥,你确定要全部砸开吗?”老刘最后确认一遍。
“确定,砸开它。”李明的语气很坚决。
电钻,锤子,撬棍。
工人们拿出了所有的工具。
砸墙的工作正式开始。
混凝土块一块块地被敲下来。
砖头一层层地被撬开。
随着洞口越来越大,一股陈旧的气味飘了出来。
“什么味道?”李明皱着眉头。
“像是很久没有通风的味道。”老刘说道。
“有点像地下室的感觉。”
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这面墙的厚度大概有一米。
里面确实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当洞口足够大,可以让人钻进去的时候。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手电筒的光线照射进去的那一瞬间,每个人都愣住了。
那种震惊,那种不敢置信,写在每张脸上。
李明握着手电筒的手在颤抖。
老刘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另外两个工人相视无言,仿佛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所有人都在努力消化眼前的这一切。
没有人想到,在这堵普通的墙后面,会藏着如此惊人的秘密。
到底是什么让所有人都如此震惊?
那个密闭了不知多少年的空间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良久,李明才回过神来。
他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的天,这是什么情况?”
墙体内部竟然是一个长约一米五,宽约一米,高约两米的密闭空间。
空间不算大,但足够让一个成年人站立。
更让人震惊的是,空间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十几个行李箱和纸箱。
有大有小,排列得很有序。
“这些箱子在这里多久了?”老刘小声问道。
“看这灰尘的厚度,至少好几年了。”
李明仔细观察着这些箱子。
有些是皮质的老式行李箱,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有些是现代的拉杆箱,相对较新。
还有一些纸箱,用胶带封得很严实。
“我们该怎么办?”其中一个工人问道。
“先别动,让我想想。”李明说道。
这个发现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法律上,这些东西算是谁的?
道德上,他该如何处理?
“要不要报警?”老刘提议。
“先别急,我们先弄清楚里面是什么再说。”
李明内心很矛盾。
好奇心驱使他想要打开这些箱子。
但理性告诉他这样做可能不太合适。
“刘师傅,你们先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三个工人走出了房间。
李明独自面对着这个神秘的空间。
他拿着手电筒,一遍遍地照射着那些箱子。
试图从外观判断里面可能装着什么。
有些箱子上贴着标签,但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有些箱子看起来很重,有些则相对较轻。
“这些究竟是什么?”他自言自语。
半个小时后,李明叫回了工人们。
“我决定进去看看。”
“李哥,这样不太好吧?”老刘担心地说。
“我不动里面的东西,就是看看。”
“那也要小心点,万一有什么危险呢?”
李明点点头,小心翼翼地钻进了空间。
空间里的空气很闷,有一种陈腐的味道。
他用手电筒仔细检查着每一个角落。
除了这些箱子,空间里还有一些其他东西。
几张泛黄的报纸,一些塑料袋,还有一个小本子。
李明拿起那个小本子。
本子很旧,封面已经破损。
翻开第一页,里面写着一些数字和文字。
字迹工整,但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已经看不清了。
“这像是个记录本。”李明对外面的人说道。
“记录什么的?”
“看不太清楚,好像是一些物品清单。”
李明继续翻看着本子。
虽然字迹模糊,但大致能看出这是对这些箱子的记录。
每一行都记录着一个编号,对应着一个箱子。
“这应该是前房主的东西。”李明得出了结论。
他们显然是有计划地将这些物品封存在这里的。
这不是意外,而是刻意为之。
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些箱子里到底装着什么,值得如此费心地隐藏?
08
李明从空间里退了出来。
他拿着那个记录本,陷入了沉思。
“李哥,你打算怎么办?”老刘问道。
“我想打开一个箱子看看。”
“这样合适吗?”
“这些东西在我的房子里,我有权知道是什么。”
李明说服了自己。
他重新钻进空间,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小的箱子。
这是一个黑色的手提箱,看起来不是很重。
他小心地将箱子搬了出来。
所有人都围在旁边,紧张地看着。
李明深吸一口气,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叠叠的现金。
全是一百元的人民币,用橡皮筋扎成一捆捆。
“我的天。”老刘惊呼。
“这得有多少钱?”
李明粗略数了数。
每一捆大概是一万元,箱子里有二十多捆。
也就是说,这个不大的箱子里装着二十多万现金。
如果其他箱子里也是现金的话,那这个空间里的财富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钱是哪来的?”其中一个工人问道。
“肯定是前房主的。”李明说道。
“但为什么要藏在墙里呢?”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感到困惑。
为什么有人会把这么多现金藏在墙里?
李明又打开了另一个箱子。
这次不是现金,而是一些古董。
有瓷器,有字画,还有一些玉器。
虽然李明不懂古董,但从外观上看,这些东西应该价值不菲。
第三个箱子里装的是珠宝首饰。
黄金项链,翡翠手镯,钻石戒指。
在手电筒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这些东西加起来得值多少钱?”老刘感叹道。
“少说也有几百万。”李明保守估计。
如果把所有箱子里的东西都算上,价值可能超过千万。
这个发现让李明既兴奋又不安。
兴奋的是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不安的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东西。
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些东西应该属于前房主。
但前房主显然不知道这些东西还在这里。
否则他们不会把房子卖掉。
“我们需要找一些文件,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东西的来源。”李明说道。
他又钻进空间,仔细搜寻着。
在一个纸箱里,他找到了一些文件。
有发票,有收据,还有一些合同。
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出,前房主张老爷子确实经营着古董生意。
这些古董和珠宝都是他的库存和收藏。
“看来张叔以前是做古董生意的。”李明对工人们说道。
“那这些东西就是他的商品和私人收藏。”
“但为什么要藏在墙里呢?”
这个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也许是担心被盗,也许是为了避税。
或者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当天晚上,李明辗转反侧,无法入睡。
脑海中全是那些箱子和里面的财宝。
第二天一早,他决定再次联系张老爷子。
“张叔,我是李明,有件事需要和您商量。”
“什么事啊,小李?”
“我在装修时发现了一些东西,可能是您的。”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什么东西?”张老爷子的声音有些紧张。
“一些箱子,在主卧的墙里。”
“墙里?不可能吧。”
“是真的,我砸墙时发现的。”
又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
“我马上过去。”张老爷子说道。
两个小时后,张老爷子和老奶奶一起来了。
他们看起来很焦急,也很紧张。
“小李,你说的箱子在哪里?”
李明带他们来到主卧,指着那个被砸开的墙洞。
张老爷子看到那些箱子时,整个人都颤抖了。
“真的还在这里。”他喃喃自语。
“张叔,这些是您的东西吗?”
“是的,都是我的。”张老爷子承认了。
“那为什么要藏在墙里?”
张老爷子坐在地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些都是我这几十年收藏的古董和积蓄。”
“我做古董生意几十年,收了不少好东西。”
“但是...”他停顿了一下。
“但是什么?”
“我的儿子女儿对这些东西很有想法。”
“他们总是催促我分财产,甚至为此争吵。”
“我怕他们为了钱反目成仇,所以就把最贵重的东西藏了起来。”
李明恍然大悟。
原来是家庭财产纠纷。
张老爷子为了避免子女争夺,把财产秘密封存了。
“那您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我原本打算等我们都去世了,再让他们自己发现。”
“但没想到我们要移居国外,把房子卖了。”
“走得太急,忘记处理这些东西了。”
说到这里,张老爷子眼圈红了。
“我以为这些东西永远找不回来了。”
老奶奶在一旁默默地抹眼泪。
“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很多都是有纪念意义的。”
李明被老两口的话感动了。
他们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那些承载着回忆的物品。
“张叔,这些东西我会完全归还给您的。”
“真的吗?太谢谢你了。”张老爷子激动地握住李明的手。
“应该的,这本来就是您的东西。”
李明的决定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感动。
几百万的财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归还。
这种品格让张老爷子更加感激。
10
归还财物的过程很顺利。
张老爷子叫来了他的儿子女儿。
当子女们看到这些财富时,都非常震惊。
“爸,您怎么从来没告诉过我们?”儿子问道。
“我担心你们为了这些东西争吵。”张老爷子实话实说。
“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是这个小伙子的品格教育了我。”
“如果连陌生人都能如此诚实,你们作为我的孩子,应该更懂得珍惜亲情。”
这件事确实教育了张家的子女。
他们意识到父亲的良苦用心。
也被李明的品格深深感动。
“李先生,我们全家都欠您一个人情。”张老爷子的儿子说道。
“您的品格让我们全家敬佩。”
“这是应该的,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李明谦虚地说道。
作为对李明的感谢,张老爷子坚持要给他一些报酬。
“小李,你一定要收下,否则我们心里过意不去。”
“真的不用,张叔。”
“必须收下,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最终,李明收下了十万元作为感谢。
虽然相比于那些财富来说,这个数字微不足道。
但对李明来说,这是对他品格的认可。
这件事很快在小区里传开了。
所有人都对李明的行为赞不绝口。
“现在这样的好人太少了。”
“几百万的财富说还就还,真是了不起。”
“李明这人品格真是没话说。”
小雅知道这件事后,更加确信她选择了正确的人。
“明哥,我为你感到骄傲。”她在电话里说道。
“做人就应该问心无愧。”李明说道。
“我们的婚房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装修工作因为这个意外发现而暂停了一段时间。
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
主卧的空间问题也解决了。
墙体重新砌好后,面积正好是十八平米。
和房产证上的记录完全一致。
衣帽间的设计也可以顺利实施了。
“李哥,这次的经历真是太特别了。”老刘感叹道。
“做了这么多年装修,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意外和惊喜。”李明说道。
“关键是遇到事情时如何选择。”
“选择决定品格,品格决定人生。”
三个月后,房子装修完成了。
李明和小雅的婚礼也如期举行了。
张老爷子夫妇专门从加拿大赶回来参加婚礼。
“小李,祝你们新婚快乐。”
“也祝您们在加拿大生活愉快。”
“我们决定把那些古董捐给博物馆。”张老爷子说道。
“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文物。”
“这个决定很好。”李明赞同道。
“文物应该属于全人类。”
这个墙后的秘密,最终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李明用自己的品格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不是金钱,不是物质。
而是内心的坚持和对他人的尊重。
这套房子对李明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居住的地方。
更是他人生品格的见证。
每当他看到主卧那面重新砌好的墙。
都会想起那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发现。
和他做出的那个正确选择。
“明哥,你说我们会不会也在墙里藏点什么?”小雅开玩笑地说道。
“我们要藏的不是财宝。”李明笑着回答。
“而是对彼此的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这些才是最珍贵的财富。”
他们的爱情故事,就这样在这个特殊的房子里开始了新的篇章。
墙后的秘密已经不再是秘密。
但生活中还有更多美好的秘密等待他们去发现。
比如第一个孩子的到来。
比如事业的成功。
比如白头偕老的承诺。
这些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也是墙后秘密教给他们的最重要的道理。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