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导弹的小手已按捺不住,以色列可能要硬刚加沙的意西护航舰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22:57 1

摘要:6月10日欧盟盖章,6月11日土耳其加码,6月12日以色列放话“只干扰不开火”。

导弹按钮在指尖跳舞,以色列这回真被欧洲军舰逼到墙角。

6月10日欧盟盖章,6月11日土耳其加码,6月12日以色列放话“只干扰不开火”。

三天里,地中海东部的水温没升,火药味却呛鼻。

西班牙“愤怒”号3000吨,意大利“法桑”号7000吨,德国军舰在码头加油,土耳其护卫舰正解缆绳。

四艘欧洲舰加起来两万吨,以色列海军全部水面舰艇加起来才一万八千吨。

吨位差摆在这儿,IDF却还要硬撑“海上封锁”招牌,原因只有一个:让加沙断粮,比内塔尼亚胡的面子便宜。

IDF发言人把“非接触式干扰”说得像新玩具,实质是把GPS信号掐断、把通信频道弄出雪花,让商船找不到码头。

这招去年对伊朗运油船用过,当时美国睁只眼闭只眼;今年对手换成北约成员国,再用就是打联盟的脸。

欧盟把护航写进正式记录,等于提前声明:谁动我船,谁就是跟整个关税区作对。

以色列真敢把干扰开到最大,德国总理的专线电话就会打到华盛顿,拜登不想接也得接,因为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不是菜市场买菜,不能讨价还价。

土耳其突然插旗,把局面再垫高一层。

埃尔多安在国内支持率掉破四十点,急需一面海外大旗拉回选票。

护卫舰开往加沙,成本只是一船柴油,换回来的是巴勒斯坦街头的横幅和伊斯坦布尔选民的掌声。

以色列如果向土耳其舰开火,等于把北约和伊斯兰世界同时得罪,美国明年大选还要不要阿拉伯裔的票?

IDF算得清,所以只敢把“哈罗普”巡飞弹摆上架,不挂实弹,镜头先给记者,拍完再收回去,这是标准的“展示性封锁”。

“迷你哈罗普”弹头五公斤,炸不死军舰,炸商船也嫌小,但炸给电视直播刚好。

以色列要的是画面:导弹在船桅边擦过,镜头里火光一闪,国内观众鼓掌,国际舆论抗议,然后船队还是进港,面粉照样卸货。

面子留给耶路撒冷,里子留给加沙,这是内塔尼亚胡目前能接受的最低成本剧本。

问题在于,如果护航舰把电子对抗系统全开,巡飞弹飞一半就迷航,直播画面变成无人机掉海里,国内观众就会看到“铁穹”下海失败,这比不打还丢人。

更难受的在后面。

德国一旦加入,编队里会出现美制AN/SLQ-32电子战系统,同型号美军舰艇也在用。

以色列干扰频段如果和美军重叠,五角大楼的测试数据就会外泄,国会山那帮老爷会跳起来砍对以援助。

IDF不敢赌,只能把干扰功率调低,调低又拦不住船队,等于封锁线被撕开拉链。

6月15日之后,加沙港每天可能多出四百吨面粉、二十吨药品,哈马斯街头派粮的照片会在社交平台上刷屏,内塔尼亚胡的“安全论”就会失去说服力。

美国现在两头接火。

白宫让布林肯一天给耶路撒冷打三通电话,核心只有一句:别向欧洲舰开火,别的我不管。

以色列听懂了,所以把“开火”换成“干扰”,把“导弹”换成“无人机”,文字游戏玩得飞起。

可世界不是瞎子,船队真进去,加沙就打破封锁;船队被拦,北约就有理由增派军舰。

无论哪条,以色列都输,只是输得好看还是难看。

导弹按钮还在指尖,但按下去,炸的是自己的选票和美元。

内塔尼亚胡知道,这一发要是真射出去,明年美国再批三十亿美元援助时,国会山会有人把今天的新闻打印成册,一页页甩在他脸上。

不按,加沙拿到粮,哈马斯笑,国内右翼骂。

按与不按,都是一刀,区别是割左手还是右手。

欧洲舰摆好姿势,以色列敢不敢真打?

不打,封锁破;打了,北约到。

你说,这导弹它按还是不按?

来源:友爱橙子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