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秦腔演员直播一晚打赏顶得上县城一套房首付”这种传闻在甘肃天水的小饭馆里被老板说得有鼻子有眼,真假没人去查,但快手确实把两家去年才成立的民营团——安万剧院和大晟演艺——同时推上了热门,流量像不要钱似的往他们身上砸,同行只能干瞪眼。
“秦腔演员直播一晚打赏顶得上县城一套房首付”这种传闻在甘肃天水的小饭馆里被老板说得有鼻子有眼,真假没人去查,但快手确实把两家去年才成立的民营团——安万剧院和大晟演艺——同时推上了热门,流量像不要钱似的往他们身上砸,同行只能干瞪眼。
为啥要一次养两条鱼?
道理不复杂:只押一个,万一对方翅膀硬了跳槽去抖音,快手前面砸的几千万就打水漂;两家一起喂,他们先内卷,平台才能稳坐钓鱼台。
去年安万剧院首场直播就冲上百万观看,大晟演艺紧跟其后,两家粉丝重叠度不到三成,快手用同一口锅炒出了两盘菜,算盘打得噼啪响。
再往深看,国营三大院团不是没实力,是“公家身份”拖后腿。
排戏要走审批,演员打卡上下班,直播随口唱段《铡美案》都可能被“篡改经典”。
民营团没包袱,导演夜里两点喝完酒说干就干,手机一架,戏服一套,吼两嗓子就能收礼物,第二天直接提现。
快手要的就是这种“说干就干”的野性。
更现实的一层,是秦腔观众真的在流失。
天水剧院去年平均上座率三成,台下坐的比台上演的还少。
年轻人不是不爱听,是没人教他们怎么听。
快手把直播间变成“线上戏园”,弹幕刷得比锣鼓点还密,一句“包文正太帅了”能让00后连刷五个火箭。
数据不会骗人:安万剧院粉丝里24岁以下占到42%,传统戏台十年都没拉来这么多年轻面孔。
有人担心两家对打会拆台。
其实快手早算过——安万剧院走“大戏+明星演员”路线,大晟演艺切“小剧场+搞笑花絮”,一个像电影院,一个像抖音小短剧,观众各吃各的,互不影响。
平台还故意把他们的直播时段错开,周五晚给安万,周六晚给大晟,热度整整兜满周末两晚,流量峰值比单家上涨30%,广告位报价顺势抬了20%,谁跟钱过不去?
政策红包也在往下掉。
文旅部去年明确“非遗直播打赏收入视同公益性演出”,意味着平台给秦腔流量不算纯粹商业行为,还能蹭“非遗保护”的红利,省下的推广费可不止一星半点。
快手内部员工透露,单秦腔一个品类,2024年就拿到千万级专项曝光券,比前年翻了一番,这还不算地方的额外补贴。
再往远看,快手想要的不是两家团,是“秦腔MCN”。
把编剧、乐队、服装、票务全打包进供应链,像复制麻辣烫连锁店一样复制剧团:西安火了,下一站银川;银川稳了,再开乌鲁木齐。
每到一个新城市,先找本地民营团谈加盟,平台出流量、出运营手册,对方出人、出场地,三个月回本就能继续开分号。
真到那天,秦腔不再只是“陕西人的乡愁”,而会变成“西北连锁夜生活”。
当然,隐忧也不是没有。
打赏再热闹,也得靠好戏打底。
安万剧院为了赶直播,把原本三小时的《火焰驹》压成七十分钟,被老戏迷批“没魂了”;大晟演艺则靠演员扮丑、剧情狗血吸眼球,评论区一句“再这样改下去,秦腔要变二人转”点赞上万。
快手要是只顾流量不管口味,把老观众气跑,新观众又只图新鲜,哪天礼物池一缩水,整条船说翻就翻。
可平台顾不了那么细,它只负责递话筒,唱得好不好终归看演员。
对民营团来说,现在就是“上车窗口”:流量便宜、政策给钱、观众好奇,三条利好同时出现,十年难遇。
真等市场饱和、规则收紧,再想突围就比登天还难。
所以,哪怕知道快手同时养两条狼,他们也愿意先扑上去吃肉——毕竟,错过这波,可能连骨头都没得啃。
来源:大眼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