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9 年十二月,雪花飘洒的日子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了份《联盟国家条约》。谁也没想到,这纸协议在 2025 年夏天突然 “活” 了过来。七月底,普京签了一项特殊法案,跟往平静湖里扔了块大石头似的,国际上立马炸开了锅 —— 这法案居然让两国公民能在对方国家当
1999 年十二月,雪花飘洒的日子里,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了份《联盟国家条约》。谁也没想到,这纸协议在 2025 年夏天突然 “活” 了过来。七月底,普京签了一项特殊法案,跟往平静湖里扔了块大石头似的,国际上立马炸开了锅 —— 这法案居然让两国公民能在对方国家当官,白俄罗斯人能去俄罗斯杜马竞选议员,俄罗斯官员也能进明斯克的国民议会。懂行的都知道,这可不是随便写写的协议,是两国往真融合走的关键一步。
要说这两国为啥能绑这么紧,地理和历史早把他们连在一起了。白俄罗斯就 20.76 万平方公里(之前有说 20.7 万,差了点零头),人口还不到一千万,却偏偏是东欧平原的 “咽喉要道”。俄罗斯输往欧洲的亚马尔天然气管道,到这儿就得分叉;圣彼得堡到华沙的铁路网,也得从这儿过,跟血管似的连着两边。
从 1999 年签了联盟条约起,两国就没少往一块凑:2000 年搞了统一关税同盟,2005 年还想推出共同的 “联盟卢布”,2019 年干脆组了联合边境防卫部队。可一直卡在最后一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总说:“咱们的独立主权,比眼珠子还金贵。”
转机出在 2025 年。三月在莫斯科签的《公民权利互认协议》,七月终于被普京签字生效了。这协议里有三大硬货:一是两国人能互相去对方国家参政;二是社保能互通,养老金跨国都能领;三是劳务市场彻底放开,想在哪干活在哪干。明斯克有个叫塔季扬娜・拉科夫斯基的政治学者说得实在:“这比欧盟的申根协定还厉害,申根主要是让人随便走,这直接连政治权利都通了。”
经济和军事上,两国早就是 “难兄难弟” 的关系了。布列斯特拖拉机厂的工人三班倒赶工,正把 T-72 坦克改头换面,这些家伙走专用铁路,48 小时就能到俄乌前线。数据更说明问题:白俄罗斯 90% 的钾肥都得靠俄罗斯卖出去;俄罗斯给白俄罗斯的天然气,比市场价便宜 30%;两国军工一起干,一年能赚 120 亿美元。俄军总参谋部的人私下都说:“没白俄罗斯的电子系统,咱们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就是瞎的。”
这联盟一升级,东欧的地缘政治立马跟着动了。俄军第 35 集团军从白俄罗斯戈梅利基地出发,基辅的防空警报比平时早响了 17 分钟 —— 就这几分钟,把联盟的军事价值暴露得明明白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八月的紧急会上急得直拍桌子:“他们这是在造打欧洲的跳板!”
西边的国家也没闲着:波兰赶紧往布格河边境派了第 18 机械化师;德国议会连夜开会,要追加 35 亿欧元的防御预算;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算了笔账,俄白凑一起,俄罗斯的常规兵力直接多了 23%。
不过卢卡申科玩得挺有分寸。法案签完第二天,76 岁的他就去了明斯克拖拉机厂,工人问他 “咱们会不会变成俄罗斯的一个州”,他摘下鸭舌帽擦了擦汗,硬气地说:“记住,只要我还戴着这顶帽子,白俄罗斯人就还是自己家的主人。” 普京在莫斯科也给足了面子,说 “尊重每个兄弟民族的选择”。
至于未来怎么走,现在还说不准。《华盛顿邮报》拿到了俄罗斯财政部的内部文件,2030 年的预算里,早就留了 “西部特别发展基金”。有个叫马克・加莱奥蒂的地缘政治分析师说:“这跟 2013 年吞并克里米亚前的准备太像了。” 但明斯克中央广场上,戴苏联勋章的老兵正排练联盟日庆典,唱着《斯拉夫女人的告别》,那旋律里,好像藏着这横跨欧亚的联盟还没写完的故事。
来源:猫眼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