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历史有名的草包,金庸笔下成绝顶高手,萧峰、虚竹也打不过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00:07 1

摘要:武侠迷都一定认可那句“无金庸,不武侠”,就创作武侠小说这件事而言,无论你用什么溢美之词称赞金庸,都不为过。

武侠迷都一定认可那句“无金庸,不武侠”,就创作武侠小说这件事而言,无论你用什么溢美之词称赞金庸,都不为过。

不过在笔者看来,金庸最强的地方不是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不是那细腻的文笔,而是他常常会在自己的故事中引入历史背景,甚至直接将历史人物加入其中,营造一种虚实难辨之感。

(金庸)

其实这种写法是十分冒险的,因为稍有不慎,就难免会被人诟病不尊重历史人物,不过从实际结果来看,金庸的处理还算不错,甚至他还赋予了一些历史人物别样的传奇人生。

一、有历史原型的高手

金庸笔下有哪些拥有历史原型的角色?

其实最典型的莫过于《越女剑》一书,与其说它是武侠小说,倒不如说是金庸以武侠的方式把“三千越甲可吞吴”以及“西子捧心”这两个典故重新诠释了一遍。

而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提到的李靖,那才真是被捧上了天。

你且看金庸赋予李靖的描述:“那《易筋经》神功,乃东土禅宗初祖达摩老祖所创,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得之于老祖。……直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李靖。李卫公建不世奇功,想来也是从《易筋经》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他是成了书中唯一一个参透《易筋经》的人,甚至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参透了那本神功秘籍,这是何等天赋?

又如《射雕英雄传》中的岳飞,多数人可能只知道岳飞是个爱国名将,他留下了一本《武穆遗书》,其实在金庸武侠世界观里,他也是个绝顶高手。

那老毒物欧阳锋就是一等一的高手,可即便强如他这般,也依旧想得到岳飞的神功。

说是:“但向闻岳飞不仅用兵如神,武功也极了得,他传下来的岳家散手乃是武学中一绝,这遗书中除了韬略兵学之外,说不定另行录下武功。

(岳飞剧照)

且不知岳飞的神拳散手到底有多强。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李靖还是岳飞,他们本就是武将,金庸把他们塑造成绝顶高手也无妨,而有一位历史名人,他不过是个草包,却在金庸笔下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就连萧峰与虚竹都未必是他的对手。

二、萧峰与虚竹的实力

萧峰的实力就无需多言了,他就是战神一般的存在,杏子林、聚贤庄、少室山,萧峰就没有输给任何人,除了扫地僧之外,怕是难有人能赢他一招半式。

至于虚竹,他属于是武功配置无解,那逍遥三老的内力尽归他一人所有,诸如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阳掌、生死符、小无相功这些绝学也尽数被他学去。

(萧峰剧照)

甚至你若是读过新修版原著小说的话,就应该知道,后来萧峰是把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都传给了虚竹,而虚竹只花了一个时辰就把打狗棒法练成,至于降龙十八掌,也只花了一宿的时间,就已经被他掌握,可见其武学天赋有多惊人。

正篇剧情中,似乎也只有鸠摩智在虚竹身上占了些许便宜。

所以那个能够力压萧峰、虚竹的人是谁?扫地僧,还是鸠摩智?

都不是,笔者所指的那人,其实是他们的义弟段誉。

三、无可限量的强者

相对于两位义兄而言,段誉其实不像是个正儿八经的习武之人,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段誉看起来更加前途无量。

作为一个不爱习武的人,段誉却拥有了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以及六脉神剑三大神功。

(虚竹、段誉剧照)

其中那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都能够为他提供深厚的内力,是的,凌波微步也能提升内力,书中明确提到他每跑一圈,内力又精进了一些。

至于北冥神功,那纯粹就是Bug一般的存在,它让段誉有了吸走他人内力的能力,段誉的内力能够深厚到什么程度,只取决于他想要吸走多少人的内力。

从他能够在西夏枯井中吸走鸠摩智的内力就不难看出,什么对手在他那神功面前,也都无计可施。

再加上那能够化气为形的六脉神剑,段誉在攻防两端都已经达到了极致,只要他乐意,他就能登上天下第一的宝座。

这一点,萧峰在少室山见识了段誉的出招之后,就有感而发:“阿朱那日所以甘愿代她父亲而死,实因怕我杀她父亲之后,大理段氏必定找我复仇,深恐我抵敌不住他们的六脉神剑。三弟初学乍练,剑法已如此神奇,我若和慕容复易地而处,确也难敌。

所以未来的天下第一,无疑就是段誉。

那么段誉的历史原型是谁?

答案正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理宣仁帝段和誉,也称段正严。

段和誉是个怎样的人?可以说就是草包,是傀儡皇上,就因为大理的实权其实一直都被掌控在高升泰家族手中。

《南诏野史》之段正严传中就有记载:“泰明卒,封国师。泰明生八子,高智昌以罪流死。其臣伊、何二人谋报仇,乘王入寺杀之。事露,王嘉为义士,欲用之。曰:愿死,以封后人。王命立义士冢,今存 。”

高泰明死后,其子派人刺杀段和誉,段和誉得知后,却也没处罚他们,其实无非是忌惮高升泰家族的报复罢了。

(段誉剧照)

后来的他是因为皇子争权而心力憔悴,最终出家为僧。

《无为寺传灯录》记:第二十三世宣仁皇帝广弘法师中就提到过这段历史:“誉因国中王室纷争,力不从而禅位正兴,计在位三十九年。削发出家于无为寺,住持寺务。

或许是为了让段誉的形象与段和誉更加契合,金庸特意在新修版中为段誉加上一段结局:“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

你看,尽管过程不一样,但金庸还是把段誉的人生给圆回来了,着实是妙啊。

来源:耳东话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