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匠心育 “珍菌” 阮雁被授予 “宁德工匠” 称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22:50 1

摘要:近日,记者从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在今年5月中共宁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第二批 “宁德工匠” 遴选工作中,古田县科兴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阮雁凭借深耕行业三十年的技术积淀与突出贡献成功入选,这份承载着行业认可与社会赞誉的荣誉,既是对其过往成就的

近日,记者从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在今年5月中共宁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第二批 “宁德工匠” 遴选工作中,古田县科兴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阮雁凭借深耕行业三十年的技术积淀与突出贡献成功入选,这份承载着行业认可与社会赞誉的荣誉,既是对其过往成就的高度肯定,更彰显了闽东工匠扎根产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底色。

作为食用菌高级技师、古田县科技特派员、古田县政协委员、福建省食用菌考评员、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阮雁的工匠之路始于对菇农需求的深切回应。上世纪90年代,刚引进的茶树菇因技术不成熟,频繁出现原料筒污染问题,让不少菇农蒙受损失。“菇农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所在”,这句朴素的承诺成为他深耕科研的初心。在民营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里,他历经数年反复试验,于2006年成功选育出茶薪菇新品种“古茶 2 号”,该品种通过国家农业部认定,一举荣获宁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从根本上破解了困扰行业的技术难题,为菇农撑起了“致富伞”。

三十年来,阮雁的足迹遍布古田的大小菇棚,更延伸至全国乃至海外的食用菌种植一线。他带领团队编写技术资料、开展技能培训,累计为全国各地菇农提供技术服务4万多人次,免费赠送技术材料超4万份,将“古茶 2 号”等优质品种与配套技术送到田间地头。2025 年初,在古田县大甲镇邹洋村的林下红托竹荪种植试验中,他全程提供精细化指导,从场地规划、菌种培育到温湿度调控逐一把关,最终助力试种成功,为当地打造“合作社 + 农户”的乡村振兴模式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让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

展开剩余44%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是阮雁践行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国际南南合作培训中心实习点指导老师,他先后为75个国家的500多名外籍学员授课,让闽东食用菌技术走向世界。在本土人才培养中,他牵头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通过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行动,既为宁德师范学院学生提供手把手的实践教学,也为中小学生讲解银耳、金福菇等菌类知识,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承食用菌文化的种子。截至目前,他已培养食用菌技术骨干10余人,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与省市级科研项目八余项,用技术传承让工匠精神生生不息。

此次入选 “宁德工匠”,是对阮雁技术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权威认可。根据《宁德工匠遴选办法》,入选者需具备行业领先的职业技能水平,且在技术革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效益。作为古田县政协委员,阮雁还将技术专长与履职担当相结合,通过提案建言推动产业发展,发挥技能优势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现了技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谈及这份荣誉,阮雁表示:“工匠精神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每一项技术练到精湛。” 如今,这位扎根菌乡的工匠仍在技能大师工作室里忙碌着,一边攻克新的菌类选育难题,一边带徒授艺传承技术。正如他培育的菌菇在适宜环境中蓬勃生长,阮雁用三十年坚守证明,真正的工匠精神终将在扎根实践、服务人民中绽放出持久的光彩。

记者:詹 圣

编辑:程雨凝 罗羚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