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健康提示】发热别慌!3分钟分清这3种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17:44 1

摘要:发热往往是传染病的预警信号,通过伴随的"异常表现",我们能快速区分不同疾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为例,前两者存在出血风险,后者则以关节痛为突出症状。近期仍是蜱传播疾病、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掌握以下健康信息,才能更有效的预防、治疗疾病。

3分钟分清这3种病

发热往往是传染病的预警信号,通过伴随的"异常表现",我们能快速区分不同疾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为例,前两者存在出血风险,后者则以关节痛为突出症状。近期仍是蜱传播疾病、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季,掌握以下健康信息,才能更有效的预防、治疗疾病。

一、核心差异速览:

一表辨清三种疾病

二、典型症状

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关注血小板数值

发热特征:

体温骤升至38.5-40℃,持续3-10天,伴随乏力、食欲不振。

危险信号:

血小板急速下降,<50×10⁹/L时易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25×10⁹/L时存在脑出血风险。

预警提示:

若发现蜱虫叮咬后的小红点,需立即提高警惕。

2.登革热:"三红"与出血症状是关键

发热表现:

体温可达39-40℃,可能出现 "双峰热"(退烧1-2天后再次发热),伴随全身酸痛如骨折般。

典型体征:

发热时面、颈、胸皮肤潮红,3-6天后出现皮疹,从手足向全身扩散。

出血症状:

轻度表现为牙龈出血,重度可出现呕血、黑便,需立即就医。

3.基孔肯雅热:关节剧痛影响行动

发热特点:

体温骤升至38.5-40℃,持续3-5天,退烧后仍感乏力。

特征症状:

发热1-2天后出现关节剧痛(以手指、脚踝最为常见),疼痛可持续数月;血小板基本正常,出血情况少见。

疫情警示:

2025年佛山累计报告病例超2000例,多为轻症,但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三、科学就医与居家护理

1.就医必答三要素

●近2周内是否有蜱虫叮咬史,或前往蚊虫密集区域(如佛山、江门);

●是否有南方或境外疫区旅行史;

●是否出现出血、关节疼痛等症状。

2.家庭应急指南

●发热初期采用温水擦浴,体温≥38.5℃时要及时就医;

●血小板偏低者避免剧烈运动、用力咳嗽,牙龈出血可用冷水漱口;

●关节疼痛时抬高患处、冷敷处理,避免强行活动。

四、预防措施

1.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远离蜱虫

●山区出行穿着长袖长裤,扎紧裤脚,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

●发现蜱虫叮咬,使用镊子垂直夹住虫头取出,避免挤压虫体,取出后用碘伏消毒。

2.预防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清除积水

●定期清理花盆托盘、水桶积水,闲置容器倒扣存放,破坏花斑蚊繁殖环境;

●清晨(7-9点)和傍晚(5-7点)外出时穿长袖衣物,涂抹驱蚊剂(儿童选择≤10%避蚊胺浓度产品)。

3.旅行防护建议

●前往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前,提前查询疫情信息,携带驱蚊液、蚊帐;

●旅行归来2周内出现发热症状,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五、核心要点要记清

1.蜱虫叮咬 + 血小板降低 → 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面颈部潮红 + 出血症状 → 可能感染登革热。

3.关节剧痛 + 血小板正常 → 多为基孔肯雅热。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