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古树故事,传承生态智慧,邛崃这样守护“有生命的文物”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17:34 1

摘要:近日,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携手邛崃市法院等单位,在河滨广场联合开展“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古树名木保护现场宣讲活动。

古树名木是极其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

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

9月22日至9月28日

是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

以“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为主题

掀起一场守护古树名木的行动热潮

近日,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携手邛崃市法院等单位,在河滨广场联合开展“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古树名木保护现场宣讲活动。

QIONGLAI

通过生动的科普讲解与图文并茂的展板,向市民普及了《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市民群众纷纷认识到:“古树是指树龄超百年的树木”,而“刻划、攀爬古树等行为均被明令禁止”,一旦造成损害,“最高将面临每株50万至100万元的严厉罚款”。活动还集中展示了邛崃市近年来的古树名木保护成果,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随后,由邛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邛崃市法院、邛崃市检察院、邛崃市公安局共同组成的巡林小组,深入一线开展古树名木联合巡护。小组不仅细致勘查了每棵古树的生长情况,更主动排查潜在的破坏风险,形成强有力的守护合力。

同日,一场“干货满满”的古树名木保护专题培训拉开帷幕。古树名木保护专家面对面为各镇(街道)一线巡护人员授课,将实用管护技术“精准送达”基层,为古树名木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充电赋能”。

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期间

全市上下紧密协同

从市级部门到各镇(街道)各展所长

共同奏响了保护古树名木的“大合唱”

校园里,各中小学校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将古树保护的种子“播撒”进课堂,通过趣味科普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社区里,林业工作者活跃在街头巷尾,一一向居民分发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单,热情讲解保护知识,让“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的清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古树把皱纹刻进土壤

每道都是时光的信笺

巡林员踮脚系上红绸

像给岁月系住温暖

铁锹轻叩的声响里

新土裹着湿润的承诺

邛崃守护古树名木的篇章,远不止于此

这里深藏着自然的奇迹与历史的印记:天台山之巅,有“四川十大树王”之一的千年红豆杉傲然屹立;火井镇古寺内,蕴藏着“邛崃最大树龄”千年银杏的沧桑;平乐古镇长街旁,静卧着“临邛道士手植”千年古榕的传说。每一株,都是无可替代的“绿色文物”;每一棵,都是延续中华文明的“活化石”。

邛崃市登记在册古树897株,包括一级古树62株,二级古树118株,三级古树717株。其中,树龄超千年的有12株,古树群7个,树种涵盖楠木、红豆杉、银杏等40种。

为系统守护这些珍贵遗产,邛崃持续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全面建立“一树一档”管理档案,并动态更新信息台账。2025年以来,已科学实施8株古树的救治复壮工作,让古老生命重焕生机。

守护的力量更来自于坚实的制度。邛崃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体系与村级“一长两员”制度,日常巡护的身影遍布各处。同时,借助“林长办+法院”“林长+检察长”协同机制,推动林业执法、司法保护与生态服务深度融合,为古树名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法治防护网。

邛崃还着力挖掘古树名木的多元价值,推动“保护”与“活化”并重。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了兴福寺古树公园、天台山红豆杉古树公园等生态场景,将古树保护与文旅科普有机融合,让市民群众“推窗见绿、步入历史”,真切感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美好生活。

展望未来,邛崃市将以林长制为画笔,精心绘制古树名木保护与发展的长卷。我们将致力于推动古树“活化利用”的生动实践,使其与文旅休闲、科普教育深度交融,让每一株古树都成为讲述邛崃故事、凝聚乡愁记忆的“点睛之笔”。

古树无言,下自成蹊

守护古树名木

就是守护我们的历史

守护我们共同的绿色未来

来源:醉美邛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