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5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新书发布会在安阳殷墟博物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杭州、安徽、河南等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高校学生齐聚我市,畅谈该书的价值与意义,并对殷商玉文化的发展、传承等
《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新书发布会举行
安阳融媒记者 郭凡
5月15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新书发布会在安阳殷墟博物馆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杭州、安徽、河南等地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高校学生齐聚我市,畅谈该书的价值与意义,并对殷商玉文化的发展、传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杜金鹏编撰,大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富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视角聚焦殷墟亚长墓玉石器,通过多学科融合研究方式,对亚长墓出土玉石器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殷墟博物馆“长从何来”展厅(图据殷墟博物馆云展览)
该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是杜金鹏在继殷墟妇好墓玉石器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的又一有力尝试。亚长墓作为殷墟考古发掘史上,迄今发掘最科学、规范,出土文物最丰富,墓主人身份特殊且地位显赫,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极高的一座殷商贵族墓葬,对其中出土的228件玉器的研究,在中华文明体系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体现与诠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杜金鹏说:“玉器是中国文明的最大窗口与切入点,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一片甲骨惊天下,千年汉字贯古今’,殊不知‘美玉万年中华魂,殷墟玉名天下传’,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史,了解殷墟商文化魅力,有必要从玉器开始。”
殷墟博物馆“长从何来”展厅展出的玉器(图据殷墟博物馆云展览)
据悉,《殷墟亚长墓玉石器研究》是大象出版社自2022年开始施行的“夏商文明融合出版工程”中的优秀图书之一,该书的顺利出版对推动以考古诠释中国文明及考古成果的科学普及、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甲骨文:玉、文、化(来源:殷契文渊)
殷商玉文化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安阳融媒记者 郭凡
5月15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的殷商玉文化研讨会在安阳迎宾馆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殷墟式牙璋、科技赋能古代玉器研究、妇好墓红玛瑙串、长江中游肖家屋脊文化玉器新发现等作了专题报告。
资料图:殷墟博物馆展出的玉器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特聘教授王青说:“此次研讨会为殷商玉文化专题性研究、成果总结搭建了一个平台,助推了安阳城市和文化推广。近年来,安阳对殷墟的开发保护力度持续加大,考古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学术研究氛围日益浓厚。在这里,我也祝福这座古老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焕发新生。”
资料图:殷墟博物馆展出的玉器
“此次研讨会大家针对殷商玉文化各抒己见,有的学者是专门谈器物的牙璋,有的是从古玉器的质地分析研究玉文化,有的是从礼治的关系及社会组织的关系谈玉文化。大家从不同角度聚焦探讨玉文化的历史价值,非常有意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说,“研究商代考古,殷墟是必须来的地方,尤其是殷墟博物馆开馆以来,学术活动特别多,内容丰富多彩。我来安阳大概十几次了,每次来都有很大变化,能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安阳作为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古城,名不虚传”。
资料图:殷墟博物馆展出的玉器
来源:安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