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课!政府掏钱!建议大家出手要快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23:24 2

摘要:5月16日,丽水就“增技增收富农培训券制度”召开新闻发布会。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佘晓君发布相关情况,丽水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雷剑锋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亮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雷蕾主持。

农民朋友看过来

政府邀你们参加培训啦

掏出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计划发1200万元培训券

至少补贴1万人以上

不管你是想扎进农田学种植

还是家门口开民宿当“管家”

或者想搞电商卖土货

……

都能选到满意的课程

👇👇👇

记者 陈炜 摄

5月16日,丽水就“增技增收富农培训券制度”召开新闻发布会。丽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佘晓君发布相关情况,丽水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雷剑锋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亮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雷蕾主持。

为深入贯彻省委1号、市委1号文件精神

我市创设

农民“增技增收富农培训券制度”

2025年计划以培训券形式

发放资金1200万元

补贴1万人以上

“增技增收富农培训券制度”是什么?

一起来了解!

↓↓↓

推出“培训券”模式

培训内容自己做主

传统农民培训工作虽覆盖范围广泛,但长期存在课程设置与实际培训需求难以精准匹配的问题。为有效破解这一困局,“增技增收富农培训券制度” 应运而生,通过赋予农民更多培训自主权,实现培训模式的创新升级。

该制度着力打造“三个自由”培训新机制。

在培训机构选择方面,农民可凭借培训券,自主选择农广校、涉农院校、优质农业企业培训机构等参与技能培训,彻底改变以往指定机构的传统模式。

在培训内容选择上,农民能够依据自身兴趣及实际需求,自由挑选农技、普工、家政等培训项目,涵盖种植加工、民宿管家、电子商务运营等多样化课程,充分满足全市不同区域、不同年龄层农民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在培训时间安排上,农民可结合农时、季节等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宜时段参训,真正实现 “农民培训班围着农民转” 的培训新模式。

培训资料图片

“政府+院校+企业”

打造农民培训新生态

近年来,我市以“政府+院校+企业”的培训模式,逐步构建起“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跟踪、全链条服务”的农民培训体系,为培训券制度落地筑牢根基。

政策“开绿灯”,我市推出“人才科技新政38条”,专门为农民人才打通职业上升通道,让技能成才之路更畅通。院校与企业“结对子”,职业院校联合本地企业量身定制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操训练全程联动。如家庭照护培训班,由专业机构和家政公司联合教学,学员结业后超80%能直接上岗,真正实现“培训即就业”。

社会力量“搭把手”,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纷纷加入培训阵营,带来前沿技能课程。丽水市农三师协会举办的农业经理人培训班,就聚焦AI应用、演讲技巧、直播营销等“潮技能”,让农民也能玩转数字化农业。培训机构更是“加码”送福利:持培训券参训的农民,可额外获得价值800元的实用技能课程,真金白银助力充电提升。

培训资料图片

按需“定制”培训

增收致富“精准导航”

在丽水,农民培训不再是“一刀切”,而是按需“下单”的精准服务。

下一步

我市将依据农民群众的实际反馈

持续完善“培训券”制度

建立长效资金投入机制

进一步优化发放方式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精准度

推动制度“全覆盖”

让更多农民朋友享受政策红利

培训资料图片

发布会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

农民培训如何自主报名?

如何选课?

在哪里能够了解到相关情况呢?

一是关注招生信息。线上方面,可关注丽水学院、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丽水开放大学、丽水职业高中等培训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后点击“意向课程”即可查看课程详情、机构赋能政策及优秀学员案例;线下方面,依托市、县、乡三级农业农村系统组成的“网格化服务体系”,每月入户走访、每季度召开村级恳谈会、建立农民培训微信群推送培训信息。今年首期培训于5—7月举办,开设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家庭照护、丽水山居民宿管家等8个培训班级,农民朋友可按需精准匹配,灵活参加。

培训资料图片

二是精准报名选课。农民培训采用“智能报名+兜底服务”双轨机制。智能报名依托农民培训机构公众号,扫码进入课程页面后填写个人信息、产业类型及培训需求,提交后由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审核,重点核验户籍属地、产业关联度和培训迫切性等,报名截止后短信反馈审核结果。兜底服务主要针对不熟悉智能手机的群体,各县(市、区)联络员提供“一对一”线下代办服务,协助填表、复印证件及材料上报,实现“不落一人”。报名实行“精准限额”,每人每年仅限1门课程,确保资源公平分配;同时建立“候补调剂池”,未通过审核者可申请候补,遇退课或扩班时优先递补,最大限度避免资源闲置。

三是便捷领券用券。农民朋友完成报名审核后,可凭身份证到户籍或产业所在县(市、区)农业农村局领取实名制实体培训券。使用环节遵循“四定”规则:仅限本人使用、绑定所选课程、当年度有效、限签约机构使用。参训时需持券现场核验并签字确认,培训机构收回券证,作为财政结算凭证。

报名方式图解 由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我市如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

助力山区农民就业增收?

加强“家门口”的技能培训站建设。以“便利、高效、全覆盖”为目标,大力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实现技能培训基地、站点县城和中心镇的全覆盖。

培训资料图片

提高技能培训成效,助力农民实现高质量就业。紧密结合丽水的特色优势产业,设计开发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的项目化培训模式,努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通过企业自主认定、农业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培训考证等多条路径,推进丽水“农三师”职业技能人才贯通和国家职业技能体系贯通。

我市在农民培训中是如何通过

赋能政策提升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

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农民技能培训,探索构建覆盖“农民培训前、中、后”的全周期赋能体系。

培训前:政策赋能,精准匹配需求。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农业企业和农户,动态开展惠农政策宣传,同步收集农民技能短板、产业生产痛点及培训需求。结合政策导向与实地调研数据,针对性开设冷链仓储、电商直播等特色课程。

培训资料图片

培训中:价值赋能,提升培训实效。紧扣本地产业需求,无人机植保班免费考“农用无人机操作手合格证”(价值1500元/人),茶艺班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现“持证上岗、技能增收”。采用专家讲座、实地操作、产业园区参访等形式,确保“学用结合”。建立学员社群,链接“共富工坊”等产销项目,培训期间组织农产品加工学员与文旅企业对接,推动“技能即时变现”。

培训后:跟踪赋能,建立长效机制。依托大数据分析技能与岗位匹配度,提供“一人一策”就业推荐。免费开放含电商运营、农产品加工等300余门课程的线上资源库(总时长超500小时),结业学员终身学习。建立学员档案定期回访,提供二次技能升级指导;对优秀学员及家属给予成人学历教育费用减免(最高1000元/人),优先推荐参与省市技能大赛。

今年5—7月

首期8个班 “开课倒计时”

赶紧叫上邻里乡亲

抓住这波培训“福利”

掌握新技能

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