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5个月还挂错挡?比亚迪怒怼“黑公关”:绝不姑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23:17 2

摘要:博主“熊仔数码”在社交平台发文吐槽,“比亚迪的挡位设计有点反常规,原因是 R 倒挡在前,D 前进挡打在后,开了快 5 个月依旧没能完全适应过来”,差点因为挂错挡位而撞墙。

或许连比亚迪都没想到,一个平平无奇的挡位设计也能被吐槽。

博主“熊仔数码”在社交平台发文吐槽,“比亚迪的挡位设计有点反常规,原因是 R 倒挡在前,D 前进挡打在后,开了快 5 个月依旧没能完全适应过来”,差点因为挂错挡位而撞墙。

不仅如此,类似的内容也出现在其他博主上,面对逐渐发酵的舆论环境,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声明,“这就是典型的黑公关行为”,并直言绝不姑息。

截至发稿前,发文吐槽的相关博主已经注销社交账号。

截图:微博@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公室

暂且不说“开了 5 个月依旧没能完全适应过来”所代表的驾驶水平高低,“前 R 后 D”的挡位设计本就是行业惯例,你能说出口的传统汽车品牌都采用类似的设计,作为自媒体博主,仅抨击比亚迪就有浓厚的黑稿意味。

如果这位博主是以比亚迪车主的身份来吐槽,整件事显得更滑稽。

汽车是大宗消费品,博主在买车之前的试驾过程就应该注意到“前 R 后 D”的挡位设计不顺手,即便如此还要买来折磨近半年的时间,这点确实很难理解。

为何“前 R 后 D”的挡位设计能够成为行业惯例?这当中与历史、安全性、人机工程学都有着密切联系。

早年间的汽车基本采用手动变速箱,在倒车时需要更小的速度和更大的扭矩输出,因此倒车挡被设计在更靠近变速箱的前置位,驾驶者更换挡位时会更轻松。直到后面推出自动变速箱之后,挡位设计还是延续了早期手动变速箱的设计惯例。

更重要的是,挡位之所以设计成“前 R 后 D”,主要是考虑到安全和便利。

图源:腾势汽车官方

驾驶者在倒车时需要频繁观察后视镜和车辆周围的情况,“前 R”设计需要一个向前拨动挡杆的动作,这个动作本身可以提醒驾驶者要关注车辆后方的交通状况。

此外,“前 R 后 D”的挡位设计还存在两个方面的便利性:

驾驶者在需要倒车时普遍会从 P 挡、 N 挡切换到 R 挡,不会出现大幅度移动手臂的动作,更轻易准确地挂入倒车挡。车辆能够行驶必然需要挂上 D 挡,而“后 D”的挡位设计,驾驶者只需要往后拉到底就能挂上 D 挡,动作操作连贯更方便盲操作,减少操作失误的概率和不必要的时间延误。

那么,为什么“前 R 后 D”的挡位设计突然被吐槽?归根到底是因为特斯拉划屏换挡设计出现了。

图源:电车通摄制

以特斯拉为主的划屏换挡设计是从车顶视角出发,往前滑动就是挂上前进挡,反之挂上倒挡,与传统的挂挡方式完全相反。

老实说,电车通此前试驾过特斯拉、极越旗下车型的划屏换挡,第一次体验时确实带来不少新鲜感,但总有一种“不知道有没有挂上挡”的感觉,车机屏幕还要对划动的手感有一定要求,还得需要仔细听挂挡的声音或者看仪表盘的挡位信息来确认。

暂且不说这样的设计好不好,但“前 R 后 D”的挡位设计居然能成为某些“媒体老湿”抹黑比亚迪的切入口,最终只是沦为尬黑的小丑。

图源:智己汽车官方

除此之外,不少新势力车型的设计也被用户吐槽,比如半幅式方向盘、隐藏式门把手、全景天幕等等,迄今为止仍是汽车设计的舆论风暴中心。

当然,设计审美和用车需求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实在接受不了那些另类设计,大不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但互踩、尬黑不会为车市的发展带来一丝正向反馈。

“黑公关”“黑媒体”之所以会诞生,根本原因是更快地获得利益。

如今网络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以量取胜”的网络水军能为品牌、媒体贡献的影响力变得有限,而前面提到的“黑公关”,虽然规模相比网络水军小很多,但本身拥有一定的粉丝积累,其带来的影响力反而不可估量。

与此同时,相比理性的、客观公正的声音,“尬黑”“二极管”等言论更容易吸引读者评论,不仅吸引支持派和反对派留言,还能引发两个派别之间的争议,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拉动整个内容的流量。

当然,“黑公关”“黑媒体”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自身的影响力,恰上车企的饭。

图源:小米汽车官方

还记得,小米 SU7 上市之后的热度居高不下,不少媒体围绕小米 SU7 进行各个领域的测评和解读,而其中一位名为“原来是翔翔啊”的平台博主,直接对小米 SU7 和极氪 007 进行碰撞测试。

测试结果是车辆碰撞之后负责供电的小电瓶直接损坏,导致小米 SU7 断电、无法呼出求救电话、车门无法打开等极端后果。视频发布之后,小米汽车出面一一解释视频中碰撞后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而且造成的传播影响非常大,平台博主及其同伙多人因涉嫌恶意抹黑小米汽车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已经被依法缉拿归案。

这样的不公正评测,本以为会直指碰撞测试的另一位当事人,但没想到极氪多次声明未与任何个人或机构合作此类测试。说白了,这位平台博主自己花钱做了一场不公平的碰撞测试。

这位平台博主的目的是什么显而易见,极氪 007 的碰撞结果没问题,平台博主可以用这样的案例找极氪索要更多资源,同样,平台博主也可以凭借“小米 SU7 碰撞后不利于救援”的结果,向品牌索要“保护费”,而且小米 SU7 的热度够高,即便拿不到“保护费”也能赚一波流量。

进行自媒体时代,成为内容创作者的门槛逐步降低,汽车平台内容难免会鱼龙混杂,有些车媒为了争夺流量,有可能会黑车企。

电车通留意到,从 2023 年开始,反水军、反“黑媒体”“黑公关”的声音越来越大,中汽协联合多家车企签订“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2023 年 8 月 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当中就提到打击自媒体造谣抹黑民营企业的相关事项。

图源:长城汽车官方

不仅如此,车企起诉自媒体的次数逐渐增多,比如近期争议很大的汽车风洞测试,阿维塔花了一大笔钱搞了风洞测试直播来自证清白,同时起诉相关自媒体博主,并向其索赔 1000 万元,而比亚迪、长城等企业更是大手笔,直接给黑公关线索提供者最高百万元级别的奖励,甚至还专门上线了网络举报中心。

今时不同往日,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车市存活下来的企业,必然会有些真本事,通过造谣的方式已经不可能向车企索要到资源。

车企与车媒确实存在深厚的合作关系,为了丰富内容和生存,车评不会消失,车企也需要渠道来传播产品。媒体向车企索要资源无可厚非,但无论内容属性无论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建立在理性客观的事实的基础上,否则最终面临车企的索赔,甚至牢狱之灾。

作为企业和消费者的主要介质,媒体唯有做到公平公正、理性客观,并具备足够丰富的汽车常识,才能在消费者和企业面前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来源:雷科技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