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说得癌症后,反而开心?——22岁女医学生临终前一句话,戳穿了我们不敢说的真相。
她说得癌症后,反而开心?——22岁女医学生临终前一句话,戳穿了我们不敢说的真相。
你见过笑着谈死亡的人吗?不是逞强,不是硬撑,是真的释然。
一个22岁的女孩,光着头,坐在昆明的阳台上,风吹着她的T恤,她咧嘴一笑:“知道我得癌了,我其实……挺开心的。” 我愣住,心口像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
她叫大热,昆明理工大学大二医学生,9月26日晚,因结肠癌走了。走之前,她亲手摘掉了氧气面罩。
不是不想活,是终于活了一回。
她不是不怕死,而是终于明白——从前那二十多年,根本不算活着。
大热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三好学生、年级前十、高考580多分,成绩单上一串光鲜。
可没人知道,她高中三年,几乎没正经吃过一顿饭。
为了省时间,她每天啃汤泡饭,食堂人少的窗口,排队不超过三分钟。
她跑着去,跑着回,饭在嘴里嚼两下就咽,胃疼得蜷成虾米,也咬牙撑着。
她妈说:“考不上好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
她信了。
所以她学医,不是因为热爱,是母亲说“医生体面、稳定、有前途”。
她放弃了对艺术的向往,把画画的笔锁进抽屉,换成了解剖图谱和生理学笔记。
她拼了命地学,想考研,想证明自己够优秀,够“争气”。
可命运的讽刺来得猝不及防。
大二,腹痛如刀绞,起初以为是结肠炎。直到端午回老家的高铁上,她疼得昏过去,被陌生人送进医院,一查——结肠癌,晚期。
那一刻,她脑子里闪过的不是“我完了”,而是:“终于,我不用再考第一名了。”
这话听着心酸,可她说的是真的。
确诊后,她休学,手术,六次化疗。头发一把把掉,瘦到皮包骨,吃不下饭,只能喝米汤。
可奇怪的是,她的精神头反而好了。她开始发视频,说自己“抗癌成功”,其实是想活得像个正常人。
她搬出去住,租了个小房子,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她和朋友聚会,喝酒,大笑,哪怕第二天疼得爬不起来。
她甚至去做了女团直播——不是为了红,是想靠自己挣点钱,花得踏实。镜头前的她,光头,素颜,却笑得像朵野花。
最戳心的是今年5月那条视频。
她说:“知道得癌后,我真的很开心。” 百万点赞,评论区哭成一片。
她说,从前的人生像被一根线吊着,每一步都按别人写的剧本走。
妈妈管她穿衣、交友、成绩,连吃饭快慢都要管。她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出错。
可癌症一来,妈妈突然不骂了,不催了,开始抱着她哭,说“只要你活着”。那一刻,她第一次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而不是“你必须优秀我才爱你”。
她终于自由了。
可这自由,是拿命换的。
最后几个月,她已经不能躺下睡觉,只能坐着,靠在床头,呼吸像破风箱。
化疗的副作用让她吃什么都吐,疼得整夜整夜睡不着。她瘦得只剩骨头,可还在拍视频,教大家“如何优雅地面对死亡”。
她说:“我不想哭哭啼啼地走。我想笑着,像完成了一场冒险。”
9月26日晚,她把家人叫到床前,一个个拥抱,说“谢谢你们”。然后,她示意男友关掉监护仪,自己摘下了氧气面罩。
她不想在窒息和痛苦中挣扎到最后。她要自己决定,怎么谢幕。
这事儿让我想了很久。我们总说“珍惜生命”,可什么才算活着?是喘气就行,还是得有尊严、有选择、有爱?
大热前二十年,身体活着,灵魂却跪着。
她为别人的期待活,为社会的标准活,为“应该”活。她优秀,但不快乐。她拼命奔跑,却不知道终点在哪。
直到癌症给了她一张“死亡许可证”,她才终于被允许“做自己”。
这荒谬吗?太荒谬了。可现实就是,很多人,只有在生命倒计时的时候,才敢喘口气,才敢说“不”。
更讽刺的是,她学医,救人的知识背了一大堆,却救不了自己。
她知道癌症的每一步发展,知道化疗的副作用,知道生存率是多少。
可当她站在患者的位置上,才发现——医学能治身体,治不了心病。
我们这个社会,太擅长制造“优秀病人”了。从小被灌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没人告诉你,苦吃多了,命就没了。
我们赞美“自律”“拼搏”“内卷”,却对“休息”“放松”“自我”充满道德审判。
大热不是个例。
近年来,20多岁得结肠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北京协和医院2024年发布的《消化道肿瘤年轻化趋势报告》指出,近五年,30岁以下结肠癌患者数量上升近40%,长期饮食不规律、高油高糖、精神压力大是主要诱因。
可我们还在鼓吹“996是福报”“年轻人就该拼”?
她摘氧气罩的那一刻,不是放弃,是反抗。她用最后的力气,夺回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权。
她不想再被机器绑着,不想再被疼痛折磨,不想再看父母以爱之名的悲痛。
她选择有尊严地走。
有人说她不该放弃,说现代医学这么发达。
可你没经历过那种痛,你不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她不是怕死,是怕那种没有质量、没有尊严的“活着”。
我特别记得她视频里一句话:“以前我吃饭是为了活着,现在我活着,是为了吃饭。” 她终于可以慢慢嚼一口饭,感受米粒的香味,而不是把它当成燃料塞进胃里。
她临走前,剪了一段告别视频,让男友在她走后发布。画面里,她晒太阳,喂猫,笑着对镜头说“晚安”。没有哭,没有怨,只有一种平静的释然。
这女孩,太清醒了,也太痛了。
她是一个警钟,我想对所有还在“拼命”的人说:你不需要用健康换未来。你不需要变成别人眼中的“优秀”,才配活着。你吃饭、睡觉、发呆、犯懒,都不是罪。
大热用生命换来的自由,不该只属于临终者。
愿她下辈子,能睡到自然醒,能吃一顿不赶时间的饭,能画她想画的画,能爱她想爱的人。
别再让“优秀”杀死下一个大热。
素材来源于大热的账号来源:女性健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