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阵子 圈里头聊得最多的就是**褚韶华突然从《星河计划》退下来的事**。那天发布会,她穿了件米白色的西装 站上台说了不到三分钟,话没多讲 只说“该交棒了” 然后转身就走。台下不少人愣住,连摄像机都还没调好角度。那时候谁也没想到 接下来主持人一句“由田大少接
最近这阵子 圈里头聊得最多的就是**褚韶华突然从《星河计划》退下来的事**。那天发布会,她穿了件米白色的西装 站上台说了不到三分钟,话没多讲 只说“该交棒了” 然后转身就走。台下不少人愣住,连摄像机都还没调好角度。那时候谁也没想到 接下来主持人一句“由田大少接任总制片”,会像块石头砸进池塘,涟漪一圈圈往外荡 到现在都没平息。
其实早在这之前 就有风声。三月初 褚韶华在微博发了张办公室的照片 灯关了,桌上只剩一杯冷掉的茶 配文写着:“船到码头车到站。”底下粉丝留言问是不是要休息一阵 她也没回。可奇怪的是 那段时间她反而更忙了,连续几周飞北京、上海开会 有工作人员说,她亲自过了一遍第三季的赛制 连嘉宾之间的互动动线都改了三次。按理说 一个准备放手的人 何必这么较真?就好比你妈临出门前 明明说不管饭了 却还是把菜洗好切好摆在案板上 你说她真是彻底撒手了吗?
等到田大少正式上台,动作一个比一个快。先是把他表妹签的那个新人塞进了首发阵容,理由是“观众缘好”;接着拉来一家新直播平台合作,那家公司背后的大股东,恰好是他爸早年一起做生意的老伙计;最让人咂摸的是,他把淘汰已久的“复活赛”又翻了出来 刚好让那个他力挺的选手起死回生。这一套操作下来,像是排练过无数遍。有人私下嘀咕:“一个以前只做过小成本恋综的‘少爷’,怎么一上来就玩得这么顺?”更巧的是,他手里那份所谓的“优先决策备忘录” 签字权居然和褚韶华当年一样大——这种待遇,可不是靠喊两声“我热爱综艺”就能拿得到的。
这事要是搁十年前,大家可能也就骂两句“拼爹”完事。可现在不一样,很多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褚韶华这些年带出来的节目,靠的是熬通宵改脚本、蹲后台听观众反馈 一点点攒出来的口碑。她手下的导演组 清一色是电影学院毕业,熬夜剪片是常态。可田大少呢?公开履历上写着“海外进修” 回来直接坐进总监办公室。这不是能力不能力的问题 而是让人觉得,**原来这条路可以跳级走**。就像你寒窗十年考上大学 结果人家拿着房本直接进了重点班 你能服气吗?
但年轻人也不全是这么想。我在地铁上听过两个小姑娘聊天 一个说:“凭什么啊,一点资历没有。”另一个笑了笑:“你想想,他从小上的国际学校 假期去戛纳看展 认识的人能和我们一样吗?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事,是人家打游戏开了VIP通道。”这话听着扎心,可细想也不是没道理。现在的综艺早就不只是做内容了 它得拉投资、搞联动、打通电商,哪一环不需要人脉?褚韶华那套“用作品说话”的逻辑 在今天这个讲究资源置换的圈子里,有时候真有点像老派手艺人,守着一口锅 却不知道外面早就流行预制菜了。
更有意思的是媒体的反应。主流娱乐号清一色写着“顺利完成交接”“期待新篇章”,语气平静得像在播报天气。反倒是几个独立影评人偷偷发声 说看到内部会议纪要里提过“接班人培养计划”,评估标准里赫然写着“家庭背景稳定性”。这话说出来没人敢转 可截图在朋友圈悄悄传了一圈。更别提短视频平台上 突然冒出来一堆田大少的vlog,拍他凌晨三点还在改方案 标题都是“富二代也在拼命”。这些视频看着感人,可节奏太整齐 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宣传队 悄无声息地就把风向给扭了过来。
网上吵得最凶的,还得是粉丝。褚韶华的老粉们发起联名抵制 有人说:“她做的节目哪怕有瑕疵 也是干干净净的。”可也有人反驳:“你怀念的是节目,还是那种‘努力就能赢’的幻觉?”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软肋。现实哪有那么多励志剧本?我老家镇上有个亲戚家的孩子 读书时成绩拔尖 毕业后去大城市做编剧 干了五年还是个助理,而同期进组的“关系户”早已挂名执行制片。他说:“不是我不努力,是有些门,你敲一辈子也开不了。”
最近还有个细节值得注意:跟着褚韶华干了八年的三位导演,陆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且都拿到了某大平台的投资。项目方向清一色是音乐类真人秀,风格跟《星河计划》神似。有人开玩笑说:“这不就是散兵游勇,各自占山为王嘛。”但也有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布局——不争一时位置 而是把火种散出去。毕竟 一个人走了,可她带出来的人还在 想法还在,未必不能另起炉灶。
所以回头再看这场交接 **到底是不是安排**?没人说得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悄然退场”和“迅速上位”连成一条线,人们自然会怀疑中间有没有看不见的手在牵着。娱乐圈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透明。我们不怕谁强谁弱 怕的是连输赢的规则都不告诉你。
就像街口那家开了二十年的面馆老板突然说要关门儿子第二天就挂牌营业,还换了新菜单。老顾客问:“老爷子去哪儿了?”小伙计笑一笑:“出国养老了。”可有人看见,老爷子每天早上仍会站在巷子口,默默看着店里人来人往。
来源:小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