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尤其是对稀土出口许可证依赖度最高的精密磁材企业而言,这种不表态,有时比明确的拒绝还令人紧张。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有没有政策文件,而在于:系统有没有真正放行,关口有没有真正松开。
不要产生美国一给笑脸就认为关系缓和的徦象,坚持稀有金属管控不放松才是正路
5月16日,中国外交部被问及是否将调整稀土出口管制时,没有明确正面回应。这种沉默,却让多个行业格外警觉。
尤其是对稀土出口许可证依赖度最高的精密磁材企业而言,这种不表态,有时比明确的拒绝还令人紧张。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有没有政策文件,而在于:系统有没有真正放行,关口有没有真正松开。
据华尔街日报5月上旬报道,中国已恢复向部分欧盟企业发放钕铁硼磁体出口许可证,其中包括大众汽车供应链中的宝鸡天和磁材公司。但文章也提到,其他多家申请企业仍被卡在已受理状态,最长的等待时间接近五周,远超2023年平均的三到五个工作日。
这背后并非流程懈怠,而是规则本身发生了变化。与2023年的出口备案制不同,2024年起生效的新版稀土产品出口安全审查办法引入了终端用途场景披露条款。
也就是说,出口商不仅需披露产品型号、数量,还必须提供最终买方及其下游用途链。这等于将一整条供应链暴露在审核面前,而不少中小企业根本拿不到这样的数据。
南华早报评论指出,新版规则实质上把审批重点从产品属性转向场景可控性,这与美国商务部BIS对AI芯片输出的控制逻辑极为相似。区别在于,美国是技术源头限流,中国是原材料末端调控,但效果殊途同归:封闭你不能控制的那一段。
问题在于,场景是流动的。根据彭博社2025年3月的一份行业追踪报告,截至当年Q1,全球使用中国产稀土磁材的终端客户分布中,美资企业直接采购仅占23%
但通过新加坡、比利时、越南等地中转加工后返美的比例高达44%。在“终端用途”需要申报的今天,这些本该打擦边球的环节,一夜之间变成了灰区红灯。
而中国并非没意识到自身的制度压力。
一位接近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的产业顾问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时指出,2025年4月中旬已召开重点出口资源产品审查流程再评估闭门会,多个出口导向型行业协会参与,核心议题正是如何在不削弱战略安全边界的前提下,提高许可效率。
会议未对外公布,但一位参与方事后透露:讨论焦点不在于要不要松,而是要怎么松,松给谁看,谁能接得住。
这也解释了为何路透社5月初援引消息称:中国暂停针对28家美资实体的稀土出口限制,期限90天,外界解读为暂时让步。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定向豁免测试,用于观察在小范围放松情况下,是否会出现不可控转运、重组采购链或敏感流向问题。
过去两年,华为、中车、比亚迪等头部制造企业已将钕铁硼、铽镝合金等核心磁体材料的用量压缩近15%。例如,比亚迪在其2025款电驱平台中率先试用轻镝复配材料,据公司提交至深交所的材料研发报告披露,其高温退磁率控制指标已接近传统重稀土标准,重量降低12%,供应可控性提升近50%。
再比如,阳江中科三环与中国稀土集团合作的非晶替代磁芯技术,已在军工级电驱项目中完成第一轮商用验证。技术人员透露,该技术一旦大规模铺开,可将对高纯钆与镥的依赖度降至40%以下。
这意味着:中国的“稀土卡脖子”正在从外打内守,变成内降外锁。与此同时,在国际层面,美欧正积极构建稀土自供系统。但进展远不如预期。
以美国能源部主导的MP Materials加工基地为例,该公司2025年Q1财报显示,其产出达标率仅为64%,关键在于“重稀土萃取效率低于设计指标”;而法国Imerys在马达加斯加的稀土分离项目,则因选矿尾渣环境标准争议遭当地暂停两个月。
华盛顿邮报在一篇题为When Substitution Isn't Enough的调查文章中指出,当前所有西方国家的稀土替代路径都面临成本过高、工艺不熟、政策不稳的三重制约。
真正感受到压力的,是订单最密集的企业。
据德意志银行今年4月对53家欧洲汽车零部件厂商的调查,近七成受访者称2024年以来与中国磁材厂合作周期拉长,而其中接近半数表示对终端披露义务不了解或无法满足。
这类问题在大多数官方通报中都不会出现。但在巴伐利亚州的一个传动件展会上,一位小厂负责人私下吐槽:以前做出口像发快递,现在像申请安保许可。而出口商端也开始做出调整。
国内一家稀土材料出口龙头在其2025年Q2经营风险披露文件中指出,公司已设立独立终端用途合规团队,包括两名拥有国际贸易法背景的律师、一名前美资企业采购总监,以及一套用于追踪产品流向的分布式数据备案系统。现在卖东西,不是看有没有货,而是看你能不能说清楚客户到底要干嘛。
这不是一家公司的孤例,而是一整套出口生态的再设计。
就在5月16日这天,浙江义乌一家磁材外贸公司收到商务系统的回函,出口申请第3次被驳回,理由是终端用途链不完整,信息未更新。负责人关掉电脑,自言自语道:不是说政策在放松吗?怎么我们这边越审越细了?
这场较量,没有枪声,但每一次点击提交键的动作,都足够让人手心出汗。稀土是中方重要的底牌之一,是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绝不能轻易解除
告诉那些出口至美国的厂家,别急着生产,先把价格提起来,收到钱再发货,如果只加紧生产,小心翻脸倾家荡产,悠着点
来源:發發人间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