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食品行业舆情盘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1:05 1

摘要:2025年9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如下:贵州遵义“三明治”糕点中毒事件;上海多校午餐发臭事件;桃李面包就五仁月饼广告致歉;海底捞小便事件涉案者父母判赔220万;食品安全事件引关注;广东汕尾陆丰“94名小学生肠胃不适”事件;太二酸菜鱼“活鱼现做”遭质疑;上海网红面包

核心提示:2025年9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如下:贵州遵义“三明治”糕点中毒事件;上海多校午餐发臭事件;桃李面包就五仁月饼广告致歉;海底捞小便事件涉案者父母判赔220万;食品安全事件引关注;广东汕尾陆丰“94名小学生肠胃不适”事件;太二酸菜鱼“活鱼现做”遭质疑;上海网红面包店将未售出面包直接丢弃引热议;胖东来回应“酥饼组合生产日期比发货日期晚一天”;消费欺诈事件频发。……(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年9月食品行业舆情信息如下:

1、贵州遵义“三明治”糕点中毒事件

近日,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9月21日,贵州遵义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称,9月17日21时30分,习水县政府接到县卫生健康局报告,有患者在县人民医院就诊过程中反映,近日食用“三明治”糕点后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经组织卫健、疾控、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排查,患者反映食用的“三明治”糕点为习水县麦可美加乐食品厂生产,9月15日至17日在该企业位于习水县城的8家自营门店销售,共向137人零售三批次“三明治”糕点142单、181个,有187人食用过该糕点。

遵义市委、市政府于9月17日当晚安排成立工作组开展医疗救治和调查处置工作,在医院开设就医绿色通道,组建市县联合医疗专家组对近日食用“三明治”糕点的患者进行诊治;主动联系购买食用过该三批次“三明治”糕点的人员,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截至9月21日17时,住院观察治疗136人(含学生89人,学龄前儿童10人),患者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病情体征稳定。经省、市、县疾控专家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判定患者病症由沙门氏菌污染“三明治”糕点引起。

市场监管部门已于9月17日晚对生产原材料及剩余成品进行查封扣押,对样品进行采集送检,并责成涉事食品厂及8家自营门店停止生产经营。市场监管、卫健、公安等部门正在对该事件依法调查,将严格按照调查结果对涉事企业及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9月22日下午,遵义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再次发布情况通报称,9月21日,遵义市通报习水县发生食用“三明治”糕点出现不适症状事件后,市领导率队赶赴习水县进一步督促指导事件处置,调度增派专家力量,优化治疗方案,全力医治患者;加快事件复盘进程,追溯污染源头,依法调查处理;切实做好患者跟踪服务、知情通报等工作。

近日食用过“三明治”糕点的187人中,有136人住院观察治疗,经市县联合医疗专家组临床诊断,患者病症为沙门氏菌感染急性胃肠炎——普通型。136人中,在习水县人民医院观察治疗85人;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在遵义市内其他医院观察治疗12人、遵义市外医院观察治疗39人。截至9月22日14时,已治愈出院3人,其余在院人员症状较入院时明显减轻,均无生命危险。未住院观察治疗51人,经习水县人民医院回访,均未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经调查核实,排除人为投毒可能。目前,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案(事)件调查等工作有序进行。

2、上海多校午餐发臭事件

近日,上海多校午餐发臭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9月15日,有学生家长反映,当天中午的学生餐里,一道虾仁炒蛋被临时撤掉,学生说这道菜“有臭味”,学校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媒体向上海多所学校求证,学校老师表示确有此事。据了解,该套餐由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针对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停止供应事件,上海绿捷回应称,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并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不存在别的食品安全问题,公司已经留样,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据悉,该公司业务覆盖上海市16个区的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50万份。

9月18日,上海教育发布通报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第一时间赴现场调查,相关菜品留样及原料已送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验。根据相关规程,一周内将出具检验结果。

9月23日晚,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情况通报称,现已查明,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在公安部门采取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库存涉事批次虾仁全部封存处理,并立案调查。相关市级部门已组成联合工作组入驻企业,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管,同时由市属国企临时接管公司运行,确保学校供餐安全稳定。教育部门将进一步切实落实好食材供应和学校履约验收情况定期抽检制度,邀请更多学生家长、行业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抽检,根据抽检意见加强督促落实。各区将全面核查学校餐食供应招投标情况,一经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按程序终止合同并重新招标。公开学校负责人陪餐安排,扩大家长陪餐范围,确保陪餐人员与学生同一场所、同一餐食。此外,将学生和家长满意度纳入招投标合同约定条款,由各区统一组织第三方机构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校餐食满意度全覆盖匿名调查,根据结果相应调整供餐企业。

通报中对该起事件进行了梳理:9月15日,绿捷公司派驻静安区某小学经理孙某某发现配送至该校的3箱虾仁解冻焯水后,其中一盆(约18公斤)内有虫,即报告公司品质部负责人钱某,钱某将情况报告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某,张某某指令业务经理等人对供应211所学校(含分校区)的虾仁原料及菜品全部下架并就地销毁。9月16日,张某某要求总经理董某某对外统一称:下架原因系虾肠外溢,有泥沙。绿捷公司涉嫌瞒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控制相关人员。

9月16日,关注到相关舆情后,市场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立即对受影响的学校和食品进行排查。经查:绿捷公司9月15日共向全市211所学校供应涉虾仁相关菜品,接到异常情况报告后逐一电话通知停止供应。其中,161所学校回收了相关原料、半成品及成品菜品,50所学校在接到通知前已供餐。涉事虾仁为进口“冷冻南美白虾虾仁”,由上海翰霖实业有限公司报关,经上海优合鲜供应链有限公司向绿捷公司供应,生产日期为2025年3月20日,保质期24个月,有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检验检测报告。

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强制标准规定,学校食堂每餐次应留样,保存时间不得小于48小时。市场监管部门即对学校相应成品留样送检,经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阴性。同时,对绿捷公司同批次库存未使用的虾仁原料进行抽样检测,混合样品挥发性盐基氮(新鲜度指标)检测值为7.06mg/100g,符合GB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的限量要求(≤30mg/100g),磷酸盐(水分保持剂)检测值为3.10g/kg,符合GB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最大使用量要求(≤5.0g/kg);苯甲酸、山梨酸(防腐剂)未检出(

9月23日,绿捷食品发布声明称,对于涉及此事的学生和家长,公司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对于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全面接受,全力配合。

3、桃李面包就五仁月饼广告致歉

9月初,桃李面包一则宣传“桃李蛋月烧”月饼的电梯广告引发争议。

网传图片显示,“桃李蛋月烧”的电梯广告文案为:“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桃李蛋月烧,等一个有故事的人下单!”部分网友认为该文案“对消费者说教”,且文案内容没有逻辑,“分不清是讨好消费者,还是讨厌消费者”;有网友吐槽该广告语“用别人的痛苦做营销”;更有网友留言称“你马上要饱受消费者的毒打。”

9月4日,桃李面包相关负责人表示,涉事广告已经下架,对消费者表示歉意,将进一步完善审核机制,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该负责人称,本次投放是品牌方第一次尝试开放式的内部共创机制,为了兼顾不同年龄阶段的共鸣,公司邀请了不同年龄层的同事自由创作文案,最终共产出了20组版本进行投放,本意是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表达与不同受众建立连接,但其中一个版本在投放后引发了争议。

9月5日,桃李面包在官方微博发文称:“我们文案翻车了,确实是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在此鞠躬道歉,他现在正在接受‘现实毒打’。从今天起,后续宣发正式由我们年轻人接管!批评我们都接受,反思也在进行中,态度端正,挨打立正。”

4、海底捞小便事件涉案者父母判赔220万

今年3月,“男子往海底捞火锅内小便”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事发后,海底捞向法院对两名涉事男子提起了民事诉讼申请。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涉案的唐某(男,17岁)和吴某(男,17岁)的父母,赔偿海底捞餐具损耗费、清洗消毒费、经营损失、商誉损失等共计220万。

今年3月6日,有网友分享视频显示,疑有男子站在桌子上向火锅小便,很快,该视频冲上热搜。3月6日,海底捞官方回应称,已向多地公安报警。

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布通报称,3月6日,黄浦公安分局接辖区某火锅店报案称,网传“有人向火锅内小便”一事发生在该店内。经警方调查,今年2月24日凌晨,外省市来沪人员唐某(男、17岁)、吴某(男、17岁)等人进入该火锅店包间内用餐,唐某、吴某两人醉酒后分别站上餐台向火锅内小便,吴某还将拍摄的视频发布在网上。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唐某、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3月8日,针对警方通报有人往海底捞火锅内小便,海底捞方面回应称:“我们感谢警方快速高效查清案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我们强烈谴责此类毫无公德心且违法的行为,针对恶意传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鉴于涉事者为未成年人,我们呼吁避免对其个人及家庭进行不当传播或攻击,给他们一个接受教训与成长的机会。 海底捞始终将食品安全与顾客体验置于首位。目前,当事门店已将门店锅具、餐具(含筷子)全部进行更换,环境卫生按照搬家式清洁消毒。后续也将提升包间服务方式。此外,消费者还可通过门店明厨亮灶、后厨参观等方式了解门店后厨工作,请广大消费者放心!”

3月12日,海底捞发表关于上海外滩店事件的说明称,针对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间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堂食消费的4109单顾客,将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此外,对于涉案的两名男子,海底捞已在3月10日向上海黄浦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坚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海底捞还表示,上海外滩店于3月7日立即调拨相应锅具和物料,并在3月8日凌晨2:17分至3:49分,将火锅锅具、餐具(含筷子)全部进行更换,环境卫生按照搬家式清洁消毒。若顾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海底捞将全力配合,可联系上海市黄浦区相关执法机构,海底捞承诺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5、食品安全事件引关注

9月,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发舆情关注。

事件一:服务区餐厅有老鼠活动,甘肃高服集团回应

9月10日,有网民在连霍高速公路布隆吉服务区(兰州至新疆方向)“尚味思”小吃店发现有老鼠在食品加工区域活动。

连霍高速布隆吉服务区负责人虎先生表示,服务区里的餐厅是24小时营业的,当时夜班的工作人员去上厕所了,导致老鼠没有被及时发现,事发后餐饮区已停业,所有食品已进行销毁,正在对各个区域进行消杀。目前,当地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已介入,督促落实该服务区餐饮点环境卫生整改。

9月11日晚,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情况通报称,事件发生后,公司涉事服务区主动配合当地市场监管机构进行四个方面的整改:一是现场封处店面,抽样检测留样食品、销毁剩余食品,彻底清洗消毒店内设施设备,以阻断食品安全风险;二是强化灭鼠措施,加密挡鼠板、灭鼠胶板等防鼠设施,封堵下水及暖气管道口等易进鼠通道;三是深度清洁操作间、储物间、就餐区等区域并清理卫生死角,修缮破损门窗、墙面及排水管道,配备合规冷藏与消毒设备,为售卖熟食增加罩网,规范食品储存加工流程;四是进一步压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对照服务区管理公司《餐饮经营项目管理办法》,细化服务区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服务区管理人员熟悉掌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事件二:深圳一奶茶店员工将拖鞋放入小料盆 官方回应

9月18日,“奶茶店员工将拖鞋放入小料盆还录视频记录”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视频显示该店员在制作奶茶时,将自己脚上的拖鞋放入小料盆中,并徒手抓小料到奶茶杯。此外,其还在脏乱的操作平台上抹手后再次手抓小料。

涉事奶茶店店长称其第一天上班,上班40分钟就做这个事情。目前员工已被警方带走,奶茶材料都扔掉了,已经关店整顿。

9月18日,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龙华局获悉,收到相关线索后,市场监管局龙华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核查处置。经查,涉事商家为深圳市龙华区胡记鲜味美食饮品店。该店负责人向执法人员表示,视频拍摄者为当事员工,该员工于2025年9月16日到门店应聘,9月17日正式入职上班,网上流传的视频为9月17日拍摄。门店负责人于当天发现该视频后已立即报警,该名员工被派出所带走调查。市场监管局龙华局相关情况通报显示,目前涉事员工已被公安部门行政拘留。同时门店立即停止销售相关饮品,将相关加工器具和食材丢弃并自行停业开展整改,截至目前尚未恢复营业。

事件三:官方通报“男子点外卖发现鸡腿爬出活蛆”

9月17日,有媒体报道贵州黔南“男子点外卖发现鸡腿爬出活蛆”。

随后,都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核查情况通报称,都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核查。经查,位于都匀市培育巷培育家园2栋1层10号的“泥好茄·爆汁土豆泥茄子拌饭(培育店)”证照齐全,现场未发现所售外卖鸡腿饭存在活蛆的情况。但该店在冰柜内的食品未分类存放,且防蝇防尘防鼠设施不完善,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规定。目前,都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立案调查,并督促该店及时整改。同时,涉事商家已自行停业整顿。

下一步,都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决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持续强化网络外卖食品监管,督促外卖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为,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餐饮消费环境。同时,持续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业态、重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事件四:上海一日料店吃出活虫?官方通报:系配菜柠檬带入

9月20日,上海一顾客投诉在“有喜屋·日料·居酒屋”(嘉定新城店)炸鸡中吃出活蛆,引发广泛关注。据了解,事发后商家已为该顾客办理退单并赔偿500元。

9月22日,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查,消费者就餐时间为9月20日19时55分,点了炸鸡、现切三文鱼刺身等8个菜品。上述炸鸡原料和三文鱼原料于9月20日上午到店,到店后冷藏储存。上述食品原料来源渠道合法,炸鸡在后厨热食加工区域操作,三文鱼在生食专间加工,食品加工操作基本规范。上述菜品供餐时配有柠檬块。消费者系在其自行挤压柠檬汁至炸鸡和剩余1片三文鱼片后,发现炸鸡和三文鱼表面各有一条活虫,之前已食用的1块炸鸡和4片三文鱼没有发现虫子、无异常。从炸鸡、三文鱼采购及加工过程分析,排除活虫是由炸鸡、三文鱼食物本身孳生,初步判断为配菜柠檬带入。目前,该局已对涉事企业立案,将依法处置,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事件五:餐饮商家往外卖里吐口水?福建福鼎通报

9月22日,网络出现“福建宁德一餐饮经营者在外卖制作过程中存在边咒骂边吐口水行为”的视频,涉事商家疑似位于福鼎市。

9月24日凌晨,福鼎市通报: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9月24日下午,桐城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回复称:已立案,正在办理中。

9月25日,福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经调查,视频所涉行为发生于2024年12月19日,内容属实。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目前,福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依法对涉事经营者立案调查,责令其现经营店铺停业整顿,并下架其在外卖平台的相关店铺。

6、广东汕尾陆丰“94名小学生肠胃不适”事件

9月11日,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小学部94名学生陆续出现肠胃不适集体就医,引发广泛关注。

9月12日,广东省陆丰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9月11日上午,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小学部94名学生陆续出现肠胃不适,学校第一时间将学生送往医院诊治。医院开设绿色通道,全力做好诊治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学生情况稳定,已有85名学生返校返家,仍有9名学生应家长要求留院观察。事情发生后,陆丰市教育、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工作,具体原因正进一步调查中。

9月19日,陆丰市教育局再次通报称,9月11日,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小学部学生发生肠胃不适事件,当天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将17批餐食样品送广州汇标检测中心检验,9月18日出具的样品检测结果显示无异常。结合省、市专家对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判定,致病因子为产气荚膜梭菌,引发急性肠胃炎。主要原因是该校小学部食堂9月10日的晚餐菜品“烧汁鸡腿”,在当天早上卤制后长时间常温储存,且晚上配餐前未复热,制作过程不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GB31654-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相关规定。目前,学校已撤换食堂负责人和操作不当的厨师,更换食品安全总监,增派食堂安全管理副校长和安全管理员。有关部门已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相关18名责任人进行传唤约谈,将依据相关法规予以严肃处理。

7、太二酸菜鱼“活鱼现做”遭质疑

近日,有媒体记者在太二酸菜鱼杭州一门店实测发现,点单7分钟后,三道菜全部上齐。店员表示,酸菜鱼所用的鱼是统一配送的,在门店内现场切片并腌制。记者实测到的“7分钟上齐三道菜”的出餐速度,与消费者对“现杀现做”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让不少消费者对其“活鱼现做”的宣传产生疑问。

9月16日,太二酸菜鱼的客服热线客服回应称,“鲜活门店”是提供活鱼当天到店现做的,目前在多个城市都有“鲜活门店”,不同的门店的菜单不同,可以通过小程序或者点评等网站具体查询门店菜品。客服透露目前太二酸菜鱼全国营业的“鲜活门店”有68家,以杭州为例,目前仅有宝龙城店一家是鲜活门店。其他没有升级的门店,采用每日鲜配到店的鱼柳,然后在后厨切片、腌制后再现场烹饪。

9月16日,太二母公司九毛九集团方面回应称,太二以“活鱼、鲜鸡、鲜牛肉”三大招牌为核心,配合更丰富的热菜结构,以及更温馨舒适的用餐环境,着力打造食物美味、环境舒适与服务真心三重体验。太二全新的鲜活门店自今年3月正式推出,于二季度向全国逐步铺推,目前有68家,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150家门店调改,2026年完成所有门店调改。

此外,媒体致电一家标注“鲜活升级”的太二酸菜鱼门店。该店店长表示,门店每天早上会有活鱼配送到位,早上会开展放血、杀鱼、腌制等一系列操作流程。同时会依据店内人流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在下午再次杀鱼,通常会在上午和下午进行两次杀鱼。并非等客人点单后才杀鱼,因为杀完鱼后还需经历腌制等流程,耗时约40到50分钟,若等客人点单后再杀鱼,时间上来不及上菜。此外,还有“鲜活升级”门店店长表示,大部分食品为当天新鲜到店制作,仅少部分产品来自中央厨房;至于具体哪些产品来自中央厨房,店长称每家店情况不同,无法代表全公司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9月15日,“太二酸菜鱼为何没人吃了”的话题冲上热搜。有媒体报道称,杭州目前有23家“太二酸菜鱼”。其中,多家门店处于暂停营业、尚未开业或歇业关闭状态。

8、上海网红面包店将未售出面包直接丢弃引热议

近日,上海网红面包店夜间闭店时,大量倾倒销毁未售出的成品面包引发热议。

据悉,9月13日晚,上海万象城某网红面包店闭店后,店员将整筐未售出面包直接丢弃至垃圾袋,静安大悦城分店同样执行此政策。店员回应称此为“公司规定”,虽感浪费但必须遵守。询问店员,面包会不会在闭店前打折销售时,店员明确表示不会打折,并称当天卖不完的面包会在营业结束后做销毁处理。店员还坦言,虽然觉得浪费,没有办法,这是公司的规定,只能照做。

9月16日,涉事门店店长表示,丢弃面包的一幕确是该店9月13日所发生,当天因暴雨天气,销售量下滑,这是门店对预计销售量的错误估计,导致了面包的浪费。根据公司规定,面包不可隔夜销售,目前也没有制度会在夜间降价销售,所以只能直接报损处理。

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叶女士表示,公司已知晓此事,并已对门店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正常情况下面包店报损率在3%-5%左右,后续公司将加强管理,确保此类事情不再发生。

9月16日下午,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虹桥所的执法人员到达门店现场进行执法检查。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店长所提供的每日面包的销毁视频并不完整,只有片段。对此执法人员指出,销毁产品应全程记录,现在无法完整地看到所有面包销毁全过程。执法人员还前往门店处置销毁面包的垃圾处理点进行核实检查,并现场制作询问笔录。在调查期间,店长向执法人员提供的9月13日销毁记录中,该店面包销毁率较高,“蓝莓”的蛋挞销毁118个,“脏脏包”销毁96个,“熊治大奶酥”销毁32个。

9、胖东来回应“酥饼组合生产日期比发货日期晚一天”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胖东来酥饼组合生产日期比发货日期晚一日”,引发关注。

据悉,9月9日网友在微信小程序胖东来线上商城“东来优选超市”下单芋泥麻薯、红豆蛋黄酥饼组合,物流信息显示9月10日揽收、发车,但收到酥饼组合生产日期是9月11日。

9月18日,胖东来发布关于“芋泥麻薯、红豆蛋黄酥饼组合”物流信息不同步调查报告。胖东来表示,经过调查后发现,顾客于9月9日下单,9月10日快递员正常接单并在快递PDA(手持物流终端)完成包裹揽收和出库发车动作,实际发货时,发现部分酥饼组合外包装有瑕疵,不符合商品发货标准,该订单当日实物未发出。9月11日,仓库到货后,将此单打包完成后交接给快递员发货,发出的酥饼组合生产日期为9月11日,经调查不存在提前打印生产日期的现象。

报告指出,由于9月10日快递员已在快递PDA完成出库发车动作,但实际商品并未发出,因此9月11日实物揽收后未显示快递轨迹信息。此单于9月12日凌晨1时01分到达郑州凤栖集货分拣中心后快递轨迹信息开始更新,顾客于9月15日完成签收。

对此,胖东来方面给出的处理结果为,“酥饼组合不存在提前打印生产日期的情况,因快递员未按标准发货流程执行,导致快递系统轨迹与实际发货轨迹不同步,给顾客造成误解,为顾客办理一套酥饼组合的退款。”

同时,胖东来提出了相关整改方案,即增加快递揽收、发货日清机制,针对仓库当日未发货的快递和异常订单,逐单进行系统检查,保证揽收和出库发车动作的真实性;商品出库发车环节由一人增加至两人,一人负责商品实际发车核验,另外一人负责快递系统端出库发车动作,避免因违规操作造成快递系统轨迹与实际发货轨迹不同步。

10、消费欺诈事件频发

9月发生多起消费欺诈事件,引发舆情关注。

事件一:张家界通报“5家商铺4家缺斤少两”

近日,有游客在网上吐槽在张家界景区购买15元一斤的橘子,商家使用无签封、未年检的作弊秤称重。游客发现,两斤六两的橘子在作弊秤不同单价档位显示的重量不一致,实际少了6两,按实际重量本该付30元,商家却多收9元。游客指出问题后,商家以水果有损耗为由辩解,还表示可以退货。该游客称,自己在景区三天内光顾了5家商铺,其中4家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

9月22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称,针对网上出现的辖区内商家缺斤少两的相关信息,该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调查核实。根据初步调查,网上反映情况基本属实,该局对相关店铺已立案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下一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对辖区开展计量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坚决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事件二:延安一饭店被曝“外地人一顿贵59元”!官方通报

近日,陕西延安宝塔区一家饭店被曝对外地人使用“阴阳菜单”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据悉,9月27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爆料称,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红街某饭店遭遇“阴阳菜单”,本地人与外地游客一顿饭总价相差59元。

9月27日,延安市宝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2025年9月27日,网民反映宝塔区浪子烤肉店使用“阴阳菜单”问题,延安市宝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对该店进行现场调查。经查,该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菜品设置了不同价格,该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目前,该店已停业,该局责令其立即整改,并对该店依法立案,列为重点监管对象。该问题暴露出延安市宝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即日起,该局将持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查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广大市民及游客如发现类似问题,请及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事件三:8个月的婴儿被收茶位费引关注

近日,“8个月婴儿没喝茶被收茶位费”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据悉,消费者黄女士一家在广东省汕尾市某海鲜大排档用餐时,包含2名婴儿和3名身高不足1米1的儿童,竟全部被按成人标准收取茶位费。其中8个月的婴儿根本不能吃海鲜,甚至连碗筷都没拆封,但仍被收取茶位费。她要求店家退回未使用的茶位费,并按市场价退回多收的餐费,遭到拒绝。

经过媒体跟进曝光后,黄女士称商家已第一时间联系自己并道歉,还按照市场价退回了餐费。

9月16日,从汕尾市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市场监管部门已留意到相关投诉情况并介入调查。另据了解,商家已联系顾客道歉,并退回多收的费用。第三方平台显示,涉事店铺目前已暂停营业。

广东省消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收取茶位费的情形在广东普遍存在,尽管能够收取茶水费,但依据相关法规,在收取茶水费之前应当告知消费者,否则消费者可拒付,未享受服务的婴幼儿也不应被收取茶水费。

来源:食品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