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济阳IP|温情与文明共筑济阳最暖城市底色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1:05 1

摘要:城市是文明的载体,IP是城市的灵魂。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济阳正以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为目标,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省会 "北起" 布局中勇毅前行。为全面展现济阳的文化特质、发展动能与时代风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开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 通讯员 周志昊 杨雪婷

编者按: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IP是城市的灵魂。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十五五" 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济阳正以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建设为目标,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省会 "北起" 布局中勇毅前行。为全面展现济阳的文化特质、发展动能与时代风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别开设《打造济阳城市 IP 讲好济阳品牌故事》专栏,聚焦全区各部门在项目提升、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等领域的亮点品牌,以媒体视角解码城市基因,以品牌化思维传播济阳声音,让每一个品牌故事都成为济阳向上的生动注脚,让济阳的独特魅力成为更多人心中的难忘记忆。

本期,让我们走进济阳区“温暖城管 爱暖济阳”民生品牌。

城市环境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彰显城市品质与精神内核。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是济阳城市治理的初心使命。近年来,济阳聚焦民生关切,坚持“行走城管”理念,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推动“温暖城管 爱暖济阳”品牌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不仅连续三年实现城市管理相关投诉率下降,更以“精细化”提升行动为切入点,将品牌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注入文明基因。

如今,文明之光照亮城市每个角落,温暖与文明共同助力济阳高质量发展,为建设高质量北部中心城区谱写华彩篇章。

“精细”为本:

以“绣花”功夫织就城市管理亮丽画卷

济阳始终将“精细”作为城市管理的核心抓手,围绕道路洁净提升、便民设施完善、市容秩序优化三大关键维度,以“绣花”般的耐心与匠心推进各项工作,既擦亮了城市环境“颜值”,又夯实了民生服务“里子”,让精细化治理成为“温暖城管 爱暖济阳”品牌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

在城市环境维护中,济阳以“三机五步”深度保洁法为针,以每日“从零开始”的坚守为线,悉心织就道路洁净底色。秉持“利民惠民不扰民”目标,济阳用心实施错时保洁作业:清晨或夜间开展全覆盖高压冲洗,白天避开人流高峰期实施低压湿式作业,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干扰,最大限度还路于民。同时推行道路分级保洁机制,车行道依托机械联合作业提升效率,人行道通过人工精细维护保障品质,更将回河工业园39万平方米新区域纳入城区保洁版图,让城市“面子”全域覆盖、历久弥新。

在便民服务场景打造上,济阳将52座公共卫生间升级为“爱心驿站”,连椅、茶几、雨伞、充电器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更以“即脏即清”标准确保“人走地净”。这份用心收获了市民与行业认可,嘉景苑、植物园等多处公厕获评“全市最美公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样步履坚实:投入39万元建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120台智能回收箱覆盖23个小区,垃圾回收利用率稳定超过36%,低碳环保理念逐步扎根社区、走进家庭。

面对市容管理顽疾,济阳以“疏堵结合”的辩证法守护文明秩序。在依法取缔流动商贩的同时,更注重以疏代堵,规划建成安康街、永康街等8处便民疏导点,设置摊位1200余个,通过“退摊进店、引市入场”的方式,既保留了城市烟火气,又守护了街道秩序与市民安全。此外,济阳投入30余万元推进“美丽街巷”改造,通过修补道路、新增护栏、清理违规广告等举措,让曾经的“脏乱差”背街小巷蜕变为“洁净美”的民生通道,让文明触角延伸至城市每个角落。

“温暖”铸魂:

以温情服务擦亮“温暖城管 爱暖济阳”品牌

“温暖城管 爱暖济阳”的核心,在于将“三度执法”理念融入城市管理——以温度化解矛盾,以法度规范行为,以力度保障民生。

“首违不罚”“爱心摊位”等举措,让管理浸润温情。曾有售卖绿植的许女士因家庭变故无力租赁固定摊位,济阳在柔性执法中不仅免于处罚,更在安康街疏导点为她专门设立爱心摊位,通过持续帮扶助其重燃生活希望。许女士后来送来的锦旗,成为济阳柔性执法最动人的注脚。

为打破管理与被管理的隔阂,济阳推行“圆桌对话”机制,将“针锋相对”转化为“握手言和”。通过38场面对面协商,成功化解施工扰民、物业纠纷等42起尖锐矛盾,让城市治理更具柔性温度。同时建立干部包保机制,区城市管理局25名干部包保29条道路、25个社区,以“行走办公”代替“坐班值守”,累计解决群众难题1900余件,将“温情服务”的标尺立在街头巷尾。

在普法与便民服务上,济阳同样用心:定制3万册“六书一卡”普法手册和执法联络卡,上门送达至商户手中,同时将涉企检查频次下降30%,让商户在知法懂法中规范经营。执法车辆醒目喷绘“有事您说话 城管帮办电话84221260”,从协助寻找走失老人到紧急解决道路积水难题,这些车辆化身为群众身边的“及时雨”,打通便捷诉求通道。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120余件,及时纾困60余次,处理投诉30余起,实施紧急救助3次,“有温度管理、有尺度执法”的城市治理新形象深入人心。

以“绣花功夫”和“暖男情怀”,济阳把群众的“心愿清单”转化为“工作清单”:推出大件垃圾“暂存”收运、可回收物“智能回收”、厨余垃圾“公交式”收运等服务,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以“16个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与“每月环境整治”为抓手,集中解决环境脏乱、城市“牛皮癣”、占道经营、夜间施工扰民等问题;强化中小学周边市容管控与“助学岗”服务,将“以人为本”从口号化为实际行动,持续优化人居环境,赢得市民满意答卷。

三色治理:

让文明新风成为济阳最温暖的底色

济阳深知,城市管理的根基在于精神传承。为此,济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红色领航担使命 当好城管服务生”为党建引领方向,以城管六大文化为城市治理和服务标准,将红色精神与文化引领融入城市治理血脉,用红色基因铸就服务之魂,守正创新绘就治理之道,以“橙蓝”温暖凝聚民心。

构建“红色基因、蓝色执法、橙色温暖”的“红蓝橙”三色治理服务体系,是济阳的创新实践。在此基础上,打造城管“三廊四室一梯一广场”党建阵地,融合文化传播、思想教育、便民服务等功能,成为凝聚干部群众的精神家园。济阳还推行“现场研学”模式,把党性锤炼课堂搬到马路旁、垃圾清运车边,让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同时,组建“退伍老兵普法队”,联动爱心企业参与城市治理,共同践行“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理念,营造“做好人、行好事、有好报”的浓厚社会氛围。

为讲好城市治理中的温暖故事,济阳依托老兵宣讲团、青年志愿服务队等力量,开展“城管微故事”情景剧展演、“榜样就在身边”主题宣讲等活动,讲述环卫工拾金不昧、工作人员帮扶摊贩、“助学岗”守护学童等真实事迹。在“三八”国际妇女节、“七一”建党节、环卫工人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妇女观影”“老干部茶话会”“享受阅读・品味书香”等座谈交流活动,凝聚思想共识,深化价值引领。

在济阳,“红蓝橙”三色交织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执法工作人员勇闯火场、救助车祸伤者;环卫工人拾金不昧送还失主手机;工作人员护送迷路孩童与九旬老人安全归家……这些平凡善举的背后,既有城管铁军侠骨柔情般的坚守付出,也有环卫工人的默默耕耘,共同铸就“温暖城管 爱暖济阳”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济阳区城市管理局机关党总支获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服务队荣获“济南市青年文明号”,用4000多小时志愿服务展现新时代城市治理队伍的青春风采。

一点一滴的努力,守护着城市的烟火气与人情味;三色交织的温暖,让文明新风成为济阳最恒久的注脚。未来,济阳将继续以“温暖城管 爱暖济阳”为引领,让文明成为城市最鲜明的标识、最温暖的底色。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