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公安机关“双节话廉洁 艺心传正气”廉政文艺作品展播——文学篇(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9:08 1

摘要:金秋送爽,警护平安,在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家国同欢的美好时节到来之际,州公安局以文艺为媒,举办“双节话廉洁 艺心传正气”廉政文艺作品展播,此次参展作品以“廉” 为魂、以 “艺” 为桥,紧紧围绕教育引导民警辅警严格遵守党的“六大纪律”,以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

金秋送爽,警护平安,在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家国同欢的美好时节到来之际,州公安局以文艺为媒,举办“双节话廉洁 艺心传正气”廉政文艺作品展播,此次参展作品以“廉” 为魂、以 “艺” 为桥,紧紧围绕教育引导民警辅警严格遵守党的“六大纪律”,以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公安部“六项规定”、弘扬家风家教、保密纪律等内容进行创作。民警辅警们或通过书画勾勒清正形象,或用文字传递守正初心的故事,此次活动共征集到书法作品18幅,美术作品36幅,文学作品21件,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对廉洁从警的深刻思考,饱含着对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热切期盼,既展现文山公安廉政文艺作品创作成果,更传递出“崇廉、尚廉、守廉” 的价值导向。此次展播活动既是一场传递清风正气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温馨及时的节前廉政提醒。

佳节既是团圆之时,也是考验初心之际。希望全体民警辅警在欣赏优秀文艺作品、感受廉洁文化魅力的同时,始终绷紧纪律之弦,筑牢思想防线,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清廉之风守护节日 “廉” 味,让团圆更安心、让节日更清净,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与干事环境。

祝大家双节快乐、阖家幸福!

文学篇(一)

散文类

01

云海青山映正气:马关守边人的精神长城

马关的山不算特别高,却层叠起伏、翠意连绵,岩石裸露之处透着一股铁打般的坚毅。山间时常有云雾缠绕,远远望去,像是一幅墨色淋漓的长卷,在天与地之间静静展开。这里的云海尤其动人,它眷恋着群山,时而如惊涛拍岸般汹涌,时而又似白纱曼舞,飘逸流转,冬日里与绿水青山共同营造出世外仙境之感。风追逐云雾,云雾描摹山脉,连绵的山峰与奔腾的云海相依相偎,在一动一静间,变化万千,演绎云海奇观。

我常想,这山川气象,似乎与生活在这里的人心气相通的。昔日边关烽火连绵,戍卒持戈伫立,望断南疆云月,他们所守护的不仅是疆土,更是胸中那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这股气韵,不曾随时代更迭而湮灭,反而如同地下伏流,静默潜行,化入街头巷尾、机关案头,成为一种无声的传承。

马关县公安局便坐落在这群山环抱之中。大门庄严肃穆,两旁几棵青松挺拔而立,枝叶苍劲。松树下竖着一块石碑,刻着“清廉”二字,笔锋似刀,与门外的山势遥相呼应,那不是装饰,而是一口常鸣的警钟,不只是墨迹,更是一方土地的警魂,日夜注视着进出的人们。

清风在寻常日子里流转。派出所窗明几净,案卷整齐得像列队的士兵;年轻民警眉目清朗,接待群众时笑容温暖、言谈有度,既不疏离也不逾矩;墙上张贴的规章制度,并非束之高阁的僵化条文,而是一把丈量行为的活尺,能量出公私之间的毫厘之差,也照见初心是否依旧如砥。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守边人的故事。他是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委会罗家坪村小组一个普通的村民,是祖国西南边境许许多多联防员里一名平凡的联防员,却在平凡的岗位里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巡边、守边、护边、固边,他用自己的一生在接力“一家三代守边”的故事,以实际行动带着儿孙辈继续传承着这一份“荣光”。74年来的风霜夜雨,熊光泽一家三代守边员的巡逻足迹,早已深深印在罗家坪村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抵达每一块界碑。从马关边境188号界碑到193号界碑的距离,短短十公里,他们走了整整七十年,三代人,这不仅是一段地理的距离,更是一种精神的坚守。

作为村干部,熊光泽毅然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带领群众先后修通了村里的水泥路、建成村内排污管道、旅游步道、军民鱼水池和房前屋后小景观、小花园、小菜园等,还在村里塑造了“长城”“五角星”等中华文化符号……昔日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村庄,如今整洁美丽、宜居宜游。他还引导群众发展产业,推动罗家坪从贫穷落后走向文明富裕,真正实现了一场温暖的“蝶变”。

从这些守边人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纯粹的精神力量。他们不为名利,不图赞誉,只为心中那份对祖国的赤诚。当我们将目光投向他们时,看到的不仅是边境线上的一道道坚毅的身影,更是一个民族挺立的精神脊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代代相传。

夜幕降临后,万家灯火次第亮起,犹如星辰洒落人间,温暖而宁静。山风迎面扑来,清凉中夹杂着松涛的呼啸与田野的清香,轻轻略过脸庞。这风,曾吹过肃穆的界碑、拂过闪耀的警徽,穿街越巷,温柔叩击每一扇窗,也悄悄萦绕在每个人的梦里。

离开马关之后,我总会不时想起那里的山、水和那些淳朴且坚韧的人。在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却有细雨润物,安静而深刻,一点一滴浸润着这片土地与人心。他们以自我革命涤荡尘垢,以清风正气滋养初心,在这西南边陲,默默筑起了一道看不见却无比坚实的廉洁长城。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马关公安机关扎根于这片红土地,在岁月静好中负重前行,继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公安故事。那故事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段情节,虽平凡却闪光,无一不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与使命。

作者:何东源 马关县公安局

02

清辉里的守望

案头的砚台浸着月光,磨墨时想起古人“笔冢墨池”的典故。那些蝇头小楷里藏着的,不只是笔墨功夫,更有一份对“心正笔正”的执念。当这份执念遇上藏蓝警服,便化作了警徽上的清辉——中华大地的文化长河里,廉洁从不是冰冷的教条,而是化作竹影、莲风、警灯,在岁月里静静流淌,成为刻在民族骨血里,也刻在藏蓝灵魂中的精神密码。

兰亭的墨香里飘着廉洁的气息,正如审讯室里那盏长明的灯。王羲之“心正笔正”的笔墨之道,在公安干警的笔录里有了新的注解:每一笔供述都要如中锋行笔,不偏不倚;每一份证据都要似碑刻留痕,铁证如山。曾见老刑警在案卷上批注“笔笔有出处,字字可对质”,他说这是师父传下的规矩,就像古人“不受鱼而免祸”的清醒——案卷里的墨迹,从来都连着百姓的信任,容不得半分潦草。

拙政园的莲池藏着最直白的隐喻,恰如派出所院里新栽的莲。夏日里“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是周敦颐眼中的君子化身,也是社区民警小李的座右铭。她总说:“社区里家长里短,就像莲池里的水,难免有泥沙,但心要像莲心,再浑也得守住那点苦甘。”有次商户塞来购物卡,她指着池里的莲笑:“您看这莲叶,水珠上去都挂不住,我们警服上的肩章,也承不住不该有的分量。”那池莲在晨露里摇晃,像极了她拒绝时坚定的眼神。

更难忘于谦祠前的那株青松,风骨恰似看守所高墙内的巡逻身影。“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明代清官的《石灰吟》,在当代监管民警口中有了新的诠释:“高墙之内,诱惑是烈火,守住底线才能如石灰般清白。”老所长守了二十年监区,从未接过一次家属的宴请,他总说:“这里的每块砖都在盯着你,你松一寸,规矩就塌一尺。”就像那株青松,任风刮雨打,枝干永远朝着天空的方向。

暮色里翻看《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字句,与警务公开栏里的承诺重叠。孔子“不义而富且贵如浮云”的气节,化作了今天的“三个规定”:逢问必录,是对“天知地知”的现代注解;拒绝说情,是对“慎独”功夫的当代践行。有次年轻民警面对亲戚的说情犯了难,教导员带他去看局里的荣誉墙——那些泛黄的奖状上,“清正廉洁”四个字被岁月磨得发亮,却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文化的长河里,廉洁从不是孤立的浪花。当墨香遇上警徽,当莲风拂过警服,当青松的影子落在巡逻的脚印里,传统便有了新的生命。那些古人坚守的“心正”,如今是藏蓝身影里的“行正”;那些先贤追求的“清白”,此刻是警灯闪烁处的“清明”。这或许就是传承的意义:让千年前的月光,照亮今天的从警路;让文化里的廉洁基因,在每一次敬礼、每一次执法中,生生不息。

作者:刘保平 马关县公安局

03

廉风拂心,岁月自安

在时光长河的滔滔奔涌中,廉政文化宛如一座古老而巍峨的灯塔,静静伫立,散发着熠熠光辉,穿透历史的迷雾,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与精神,从遥远的古代走来,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从未褪色,始终如一地守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维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回溯历史,廉政的清风在岁月的缝隙中徐徐拂过。古有包拯,那铁面无私的面庞,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巍峨山峰,让一切贪婪之徒望而却步。他在开封府的大堂之上,明镜高悬,以雷霆手段严惩权贵,以清正廉洁之心守护百姓的安宁。每一个案件的公正裁决,都如同在黑暗中燃起的一把熊熊烈火,照亮了世间的公平与正义,成为百姓心中不朽的丰碑。还有海瑞,一生刚正不阿,以“不吐刚茹柔”的凛然正气,在浑浊的官场中独善其身。他敢于直面权贵的贪婪与腐败,即使身处困境,也绝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清廉之名,如同一股清澈的泉水,润泽着百姓的心田,成为历史长河中一座闪耀着廉洁光芒的灯塔。

他们的故事,如同一首首激昂的正气之歌,在岁月的流转中被人们传颂不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廉政的深刻内涵,成为后世仰敬的楷模。他们的精神,穿越时空的隧道,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追求廉洁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廉政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她如同一股清泉,能够洗涤人们心灵的尘埃,让内心变得纯净而透明;它又似一缕清风,轻拂过人们的心田,带来宁静与平和,驱散贪婪与欲望的阴霾;它还像一座坚实的堡垒,为人们抵御外界的诱惑,坚守内心的底线,让正直与善良在心中生根发芽。

廉政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去传承和弘扬。它不仅仅是官员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在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之中。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廉洁自律的意识和习惯。在面对利益的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道德的底线,不被欲望所左右。在与他人交往中,要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不徇私,用自己的言行传递廉洁的正能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廉政文化的滋养下,让廉洁之花在我们的心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清风正气,让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秦愫愫 麻栗坡县公安局

04

新寨派出所的‘枫桥’故事

我在新寨派出所的那些 “枫桥” 往事。

“你们新寨派出所藏在山窝里,咋就成了全州头一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每次有人问起,我总会想起那双攥着户口本的手,想起那滴砸在我肩章上的泪。那泪留下的印记里,藏着一个让我记了十几年的故事。

十年前的一个街天,阳光斜斜地照在值班室的户籍本上。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一个佝偻的身影晃了进来。他刚站稳,膝盖就猛地往下沉 —— 我眼疾手快地扶住他,掌心触到他胳膊上粗糙的皮肤,还带着些微的颤抖。“警官……” 他一开口,声音就哽咽了,眼泪顺着眼角的皱纹往下淌,砸在我的肩章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来人是谁?他为什么要给我下跪?这事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那天我坐班车进城,途经漂漂检查站时,车厢里突然静了下来。一个 17 岁的小伙子因没有身份证,被拦下盘查了将近十分钟。面对同车乘客投来的埋怨目光,细密的冷汗在他父亲额头浮现,他父亲无奈感慨:“孩子他妈怀着他嫁到我家,生下不到三年就走了,下落不明。这娃不是我亲生的,十年了,我跑断了腿,户口还是落不下来啊。”

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小伙子的父亲,就是老陈。

看着他那双无奈又绝望的眼神,我心里咯噔一下,往前挪了半步对他说:“我刚分到新寨派出所不久,接管的正是户口工作,你回村后记得找我。”

这句承诺,成了老陈走投无路时,手里唯一攥紧的稻草。

真要办起来,才知道这稻草有多沉。孩子的生母失联十余年,仅有的线索是个模糊的旧地址;跨县找人时,电话打过去不是空号就是无人接听,发出的协查函像投入深谷的石子,连回音都听不见。我没松劲,值班间隙就扎进档案室,翻那些泛黄的户籍底册,一页页找可能沾边的名字;下乡时特意绕到老陈村里,跟老人打听当年的事,把零碎的信息记在笔记本上,整整记满了三页。

后来总算联系上了孩子的母亲,协调着完成了迟来十余年的亲子鉴定。非亲生子女落户,政策条文卡得细。我把所里的同事叫到一起,围着那张掉了漆的办公桌,摊开政策文件逐条抠。老所长抽着烟,烟灰掉在桌面上也没顾上擦:“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总不能让娃一辈子顶着‘黑户’吧?” 最后大家一合计,按程序逐级上报,把孩子的成长轨迹、老陈的抚养证明、村里的调查笔录都附在后面,一页页写清楚这十几年的不容易。

所以那天,当老陈 —— 也就是那个在班车上叹气的父亲,攥着崭新的户口本走进派出所时,再也忍不住了。被我扶到休息凳上,他喝了口热水,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沓钱 —— 用手绢层层包着,还没打开,就硬往我手里塞。“没有你,娃这辈子都是黑户!” 他的手劲很大,带着股执拗的劲,“你就是他的再生父母,这里面是一千块,这点心意,你一定要收!”

我一把把他的手推开:“老陈,我真心实意为你们办事,不是为了钱!你要是还这样硬塞,那就请你出去!”

老陈的手僵在半空,手绢包着的钱硌在掌心。他看着我眼里的坚定,慢慢松了劲,把钱收回口袋,红着眼圈嘟囔了句:“杨警官,你是实在人……”

这话,老陈记在了心里,也落在了行动上。

2020 年一个傍晚,公谷村两父子因为酒后口角起了争执,越吵越凶,抄起板凳就要动手。老陈第一个打电话给当时刚担任教导员的我,那时所里民警都在下乡采集 “一标三实”,正往回赶的路上。我在电话里紧着叮嘱他:“老陈,你现在就赶紧联系村干部,跟着他们组织人过去!一定要把人劝住,千万不能出命案!”

他撂下电话就往现场跑,拉着村干部往俩父子中间插。拉扯的时候,不知谁一拳打在他嘴上,一颗门牙当时就被打掉了,血顺着嘴角往下淌。他疼得龇牙咧嘴,却死死抱住其中一个,喊:“都是一家人,有话不能好好说?非要打出人命才甘心?”

等我们赶到时,场面已经控制住了。看着老陈一颗门牙被打掉,我们要严肃处理那对父子,他恳求说:“算了算了,都是年轻气盛,又是喝酒后引发的口角,都是自家人,我们的矛盾自己能处理。” 第二天,把他门牙打掉的那个侄子,专程带着他到县城补了牙。

如今站在荣誉墙前,看着那枚 “枫桥式” 公安派出所的勋章,那些在新寨派出所的日子仍时常涌上心头。虽然离开那里已经将近三年,我却还是不时接到村里群众的电话,问些家长里短的事。每次我都耐心倾听,能解答的解答,能帮忙协调的就托所里的同事多费心。

这才慢慢懂了,所谓 “枫桥经验”,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招牌,而是把群众的事刻在心里 —— 你对他们实诚,他们就对你掏心;你守得住清廉,他们就信得过你。那些年在大山里踩出的脚印、接住的眼泪、攒下的信任,就是我们种下的 “枫桥”,如今早已在群众心里扎了根。

来源:文山警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