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生态环境局以生态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2:49 1

摘要:清晨的龙泉驿,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一辆辆新能源汽车缓缓下线,驿马河岸边的晨跑者迎着清新空气舒展身心——这幅生态与产业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正是龙泉驿生态环境局聚焦“五个服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破解难题 赋能园区 护航企业

龙泉驿生态环境局以生态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丽的东安湖畔。

清晨的龙泉驿,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园的智能生产线上,一辆辆新能源汽车缓缓下线,驿马河岸边的晨跑者迎着清新空气舒展身心——这幅生态与产业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画卷,正是龙泉驿生态环境局聚焦“五个服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自全市“立园满园”行动和“进解优促”工作开展以来,该局始终锚定绿色低碳发展核心主线,以“服务属地、服务产业、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关键抓手,主动靠前担当、积极创新作为,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

建机制强联动

精准服务破解属地发展难题

属地发展的痛点,就是生态环保服务的重点,只有建立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才能精准破解属地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此,龙泉驿生态环境局推出领导班子“定期定点联系”机制,将领导班子成员与辖区内各街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一对一”挂钩,通过座谈交流、现场勘查等方式,常态化收集属地在土地资源利用、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难题并形成问题清单,及时反馈处理。

在土壤污染防治这一关键领域,该局进一步构建起省市区三级土壤污染调查修复联动机制,打破层级壁垒,整合省市专家资源与区级部门力量,为属地用地单位提供“上门会诊”服务。

此前,龙泉驿区某街道有“一住两公”(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块因土壤污染调查进度滞后,迟迟无法实现土地出让,影响了属地产业项目落地。得知情况后,该局立即启动三级联动机制,协调省市土壤污染防治专家与区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多次赴地块现场开展采样检测、数据分析,很快便排除污染风险,成功释放“净地”,为属地完善城市功能、吸引项目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今年上半年,龙泉驿生态环境局完成了6个地块的污染调查和1个污染地块的治理修复工作,释放“净地”约692亩。

优政策强赋能

助力产业园区绿色提质升级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绿色转型的“主阵地”。龙泉驿生态环境局围绕辖区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从政策扶持、专人服务、试点建设三个维度发力,为产业园区绿色提质升级“添砖加瓦”。

今年3月,龙泉驿生态环境局联合龙泉驿区经信局、大面街道组建专项帮扶组,深入普洛斯产业园内成都合广联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规范执法+精准服务”联合帮扶行动,破解企业环保难题。

帮扶组通过调阅资料、实地核查车间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精准“把脉”企业环保管理短板。针对发现的废气管道密封性不足、危废台账记录不规范等问题,现场指导企业立行立改。为避免重复检查干扰生产,帮扶组同步建立问题销号台账,通过线上跟踪指导和现场“回头看”确保整改闭环。目前,帮扶发现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2025年4月,该局牵头制定绿色低碳产业相关政策共5条,分别在绿色低碳优质服务机构申请、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近零碳场景创建、大气污染防治、高环保绩效等级创建等5个方面给予企业区级奖补。

同时,为让服务更贴近园区企业,该局全面落实“园区环保首席”制度,为重点园区选派经验丰富的环保骨干作为“园区环保首席”,入驻园区办公。截至目前,累计为园区企业开展环保法规宣传、污染治理技术指导等服务337家次,解决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维、废气排放达标等实际问题105个。

此外,该局还加速打造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园省级近零碳试点,持续巩固7个已验收场景成效。

减负担促提速

全周期护航企业项目发展

“服务高效 尽职尽责 情系企业 排忧解难”。今年5月,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有限公司将一面锦旗送到龙泉驿生态环境局,这面锦旗背后,是该局推出的预约式“环保诊疗”服务为企业解决难题的生动缩影。

今年4月,该公司因接到新的生产订单,需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但在电泳废气治理、污水处理改造、危废贮存等方面遇到技术瓶颈,担心无法达到环保要求影响生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企业向龙泉驿生态环境局提交了帮扶申请。该局立即启动“一对一”帮扶机制,组建由执法骨干、环保专家组成的技术攻坚组,化身“环保医生”走进企业。

工作组通过现场把脉,结合废气、废水监测数据,深入分析生产工艺,精准找出了“废气收集效率不足”“水处理设施老化”“危废贮存标识不规范”三大症结,并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整改方案,切实提升了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加快项目落地,龙泉驿生态环境局还推出一系列硬核举措:编制“一厂一策”帮扶方案,累计打造环保绩效评价AB级引领性企业47家,数量居全市第一;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对情节轻微、及时整改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不予处罚,截至目前,不予处罚案件5件,减免处罚金额49.41万元;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承诺制审批+容缺受理”,平均审批时间缩减10天以上,助力企业“多投快建快产”。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柯雨

图片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