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发布会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00:26 1

摘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发布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于9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并答记者问。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江苏省无锡市消防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发布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于9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并答记者问。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江苏省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一级指挥长周广连等专家出席。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

申展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举行的安全知识发布会。今天发布会向大家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国庆中秋假期马上就要到了,根据有关部门分析和预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每天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景区景点等将迎来客流高峰,群众出行出游集中、大型活动集中,安全防范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保障群众假期出行出游安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专门作出工作部署,在景区安全方面,要做好

吊桥栈道、索道缆车、观光车船、载人“魔毯”等设施设备日常维护和隐患排查,加强各类新兴游乐项目安全管理,严防“带病运行”;在交通运输方面,要严格车辆安全检验检测,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三无”船舶非法载客等违法行为;在消防安全方面,要聚焦宾馆饭店、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违规动火用电、锁闭安全出口、消防设施损坏故障等突出问题;在大型活动方面,要加强审批环节安全把关,针对狭窄空间、坡道、台阶等重点区域和特定风险点,做好人流密度动态监测预警,必要时采取疏散避险措施,严防人流对冲和踩踏等安全风险。这里,也提醒广大公众,出行出游前密切关注目的地的气象和灾害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选择乘坐具有合法运营资质的交通工具,遵守景区景点安全规定,谨慎参加高风险项目,避免前往“野景区”等存在安全风险的区域游玩,保护好自己和家人。下面,进入互动环节,大家可以就自己关心的出行出游安全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京报记者:我们都知道假期会有许多家庭选择外出,出行前需要对家用电器、燃气灶具做哪些检查?谢谢。

申展利:这个问题请周广连指挥长来回答,他是火灾预防方面的专家。

江苏省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一级指挥长 周广连:感谢您的提问。想要度过一个安心无虑的行程,做好家庭火灾预防十分重要。下面,我就围绕电器电路和燃气灶具的安全检查来做一个讲解。电器电路方面我们要做好彻底排查、切断隐患。主要是一定要做到科学断电保平安。一是要科学断电,留“必要”通“安全”。对家中的电视机、机顶盒等长时间持续通电的电器设备,以及热水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务必将插头直接拔下。留下电冰箱以及家庭安防设备的电源,同时也要保证周边通畅,防止散热不畅引发事故。二是要排查细节,防“小问题”酿“大隐患”。检查家中的延长线插座是否具有3C标志,检查插座外壳是否存在开裂、发黄,检查电线绝缘护套是否开裂,线芯是否外露等老化情况,家中如有锂电池设备请远离沙发和窗帘,如果家中有漏电保护开关也请您测试一下,看看漏电保护功能是否完善。

燃气灶具方面请大家务必关注,做到“一观二察”。“一关”就是关闭总阀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防范措施;“二查”就是检查燃气软管是否老化、龟裂,检查接口是否松动。作为家庭火灾的预防,我们一定要记住一句口诀:“三清四关”。“三清”就是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四关”就是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关门窗。安全无小事,防范于未“燃”。做到这些,我们就能够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谢谢大家。

CGTN记者:我的问题提给周广连指挥长。假期酒店、饭店、民宿等都将迎来客流高峰,请问进入这些场所有哪些消防安全注意事项?谢谢。

周广连:谢谢您的提问。在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提示,在出行之前,一定要养成“消防安全观察”的习惯,具体观察什么,我来给大家做一个讲解。第一锁定疏散路径。对于一般民众来讲,一定要注意进入一个场所尤其是陌生环境,抬头看一看距离最近的安全出口以及疏散路线,绿色的指示标志在火情发生时,会引导你走向“生命通道”。

第二定位消防设施。要看一看所在的环境里消防设施的位置,比如身边的消火栓、灭火器、手动报警按钮,在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使用它们就可以完成自救或求助。第三评估环境风险。比如进入餐厅,如果座位旁有遮挡物或离安全出口最远那个餐位就不要去坐了。进入酒店的房间,建议您先看一看,逃生自救呼吸面罩是否过期、手电筒是否亏电,同时还要留意一下房间门后的疏散图,最好实地走一走,通道是否畅通,提前规划好“逃生路线”。对于酒店以及场所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来讲,你们是消防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该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工作。第一,快速报警和有序通告。指定专人拨打“119”火警电话,清晰地报告起火地点、火势大小、人员被困等信息。同时启动应急广播系统,有序引导人员疏散,避免引起恐慌和踩踏。第二,科学扑救初期火灾。火灾处于初始阶段,一般是起火后的1-3分钟内,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可以组织经过训练的员工,利用消火栓、灭火器进行处置,切记“救人第一”,不要盲目冒险。

第三,高效引导疏散撤离。单位所有员工负有疏散职责。在关键通道、拐弯处引导群众优先疏散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者。

最后要做一个提醒,冷静是火场逃生的第一要则、生存法则,我们一定要运用科学逃生知识规避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冷静判断,躲火避烟。如果身边有逃生自救呼吸面罩请正确佩戴;如果没有,打湿毛巾或者是湿纸巾捂住口鼻,也能降低吸入气体的温度和过滤部分烟尘,减少伤害。第二,果断疏散,不恋财物。在逃生过程中切勿返回取财,不要乘坐电梯。要听取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沿着疏散指示标志,按照“弯腰低姿”的方式迅速撤离。第三,合理避险,等待救援。我们要做到在逃生的过程中,按照我们疏散的指示标志快速驶离。以上是我们所做的一些提示。消防安全工作是防胜于救,所以每一位经营者要把消防工作“抓在日常,落在细处”,每一名公众要养成将消防安全常识融于生活的习惯,确保我们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

下面请车主任配合我,来给大家现场演示一下如何佩戴空气逃生自救面罩。首先我们要确认没有过期,然后打开盖子。为了演示方便,我们已经提前把密封袋给撕了。拔掉内部密封盖和外部密封盖,展开头套,最后戴上。曾经有一位博主在网上发了一个视频,在他穿戴好这个呼吸面罩时发现漏烟了,这是为什么呢?穿戴好之后,一定要拉紧头带,同时手捂住呼吸口,猛吸一口气,如果感觉到吸不进去那就是密封完好。这个一定要记住。谢谢大家。

海报新闻记者:不少民众在郊游或者露营的时候,会用到卡式炉、酒精炉、煮茶器等器具,请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谢谢。

申展利:这个问题请周广连指挥长来回答。

周广连:谢谢您的提问。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要补充一个关键知识点。在刚才讲到火场逃生的时候还有一点,我们穿戴好了这个逃生自救呼吸面罩之后,向外疏散时一定要注意合理避险,等待救援。我去过一个火场,但非起火户的一对母子却倒在了自己家门口,事后我们调查发现,是她听到邻居家起火后母子俩慌张开门往外疏散,为了避免家里进烟火又把门给关上了。但在逃生过程中浓烟把通道封堵,他们又想回去时发现没带钥匙最后两人就倒在了自己家门口。所以,在逃生时尤其是入住民宿酒店的时,离开房间记着随身带上门卡,万一逃生过程中浓烟封锁通道,赶紧回到房间,关上房门,用湿衣物湿毛巾封堵门缝阻止烟气入侵,同时到窗户阳台等醒目的位置上去,通过闪烁手电筒或者手机灯光,晃动鲜艳的衣物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大家一定要记住,关紧一扇门可以为你赢得宝贵的救援时间。

关于野营用火这几年火灾事故还比较多,稍有不慎极易引起“惹火上身”。不同的炉具由于它的品种和特性不一样,风险点和防范的重点也不一样。下面我分别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第一,对卡式炉(气炉),核心是防范爆燃。卡式炉的气罐和气体本身具有燃爆的风险,一是远离热源,规避强风。严禁将气罐放在炉具的正下方使用,这样会导致气罐内压力骤升。强风可以把火焰吹灭,导致燃气泄漏,使用时一定要在背风处,或者搭配使用专用的挡风板。二是拒绝使用超大锅具,避免热量反射。在使用时避免使用超大锅具,超大锅具会导致热量反射到气罐上,易爆燃气罐,引起更大的灾害。三是检查密封性,禁止违规操作。在气罐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检查气门芯,使用前我们要检查气罐的接口是否有漏气,确认安装到位后,才可以使用。同时由于这个气罐是一次性产品,避免重复使用,要避免撞击和挤压。

第二,对于酒精炉关键防范“火焰流淌”。大家都知道,酒精极易挥发,流窜性也比较强,如果发生了酒精起火,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备好灭火物资,禁用清水扑救。用清水扑救,酒精会随着火焰、随着水流四处扩散,如果酒精浓度降不下来,火灾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二是“熄火冷却后才能加酒精”。我们在加注酒精时切记要做到炉体温度完全冷却、火焰完全熄灭才能够加注酒精,如果向正在燃烧的炉具中直接添加酒精,那么酒精会瞬间挥发形成爆燃,后果不堪设想。三是确保放置平稳,杜绝倾倒隐患。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酒精炉放置在平稳牢固的平面上,也可以使用专用的炉架,避免因为碰撞或震动而导致倾斜泄漏引发火灾。

第三,对炭火炉和烧烤炉。这种炉具因为有明火和持续高温时间比较长,主要防范的是防止复燃和火势蔓延。因此我们要做到:一是远离植被。尽量把它放置在裸露的土地或者是砖石上,底下可以加装一个隔热垫,避免引燃周边的枯草落叶和搭建的帐篷。二是彻底熄灭。使用过后的炭火,用足量的水给它完全浇透,确认降至常温时才可以装入密封罐带走,禁止将未熄灭的炭火炭渣倒入垃圾筒或弃之野外。松散的土埋法由于不能够完全熄灭内部的暗火,也有复燃的风险。

当然无论我们使用哪一种炉具,一定要记住四条通则。一是“人离火熄”,一定要保证用火的时候有人看管,切勿离人。二是“清理现场”,一定要在作业区里清理可燃的枯草和纸张。三是“看管儿童”,划定我们的作业区,告知儿童不要进来,同时活动期间派一个专人看护儿童,避免他们嬉闹奔跑时碰撞到或者是绊倒炉具引发事故。四是“备好应急”,在身边随手配置一大桶水,一块灭火毯或者是足量的沙土,如果发生这种火灾事故时,随手就能处置。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谢谢。

申展利: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即将到来的国庆中秋假期,承载着工作学习后的身心放松,也寄托着对诗与远方的美丽憧憬。无论去往哪里,平安才是旅途最美的风景,无论身处何处,平安才是家人最幸福的期盼!愿大家在与家人团聚、畅游美景的同时,将安全铭记于心,让平安成为佳节最温暖的底色!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来源:上海消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