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9日上午,“磷汇科技 绿领未来”——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签约仪式由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与贵州磷化集团共同主办。双方宣布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共同围绕养分磷资源高效利用与
9月29日上午,“磷汇科技 绿领未来”——贵州磷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农业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签约仪式由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与贵州磷化集团共同主办。双方宣布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共同围绕养分磷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开展全链条、多层次的科技攻关,旨在打造校企协同创新的全国标杆,共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战略。
会议现场。
贵州磷化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松林(左)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新平(右)代表双方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振岭,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项目负责人张福锁作总结讲话。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中华合作时报社经委会委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孙立新,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四代等特邀嘉宾,媒体代表及双方项目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振岭
崔振岭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正值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是一次立足国家战略的强强联合,是响应百年变局下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高校擅长从0到1的基础研究,企业精于从1到N的产业转化,双方将共同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模式,重点破解粮食安全、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国家命题。此次合作将树立融合发展新标尺。合作将重新定义校企价值衡量标准:科技与产业融合深度、新质生产力培育能力、国家战略服务贡献度。正如我校张福锁院士团队创建科技小院模式的创新实践,本次合作将成为我们面向‘121行动计划’的新里程碑。今天的签约既是起点更是责任,中国农业大学将全力整合资源,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期待与贵州磷化集团共同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
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表示:“贵州磷化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合作是面向磷资源与粮食安全的战略共识。磷作为农业关键养分,其高效利用直接关系粮食安全与生态平衡。贵州磷化集团锚定‘千亿磷化、世界领军’目标,将现代农业作为核心赛道,推动化肥产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构建氮磷钾协同的现代化肥体系,为绿色发展注入动能。此次合作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入融合。中国农业大学是农业科技的‘国家队’,张福锁院士团队在养分资源利用领域的突破及‘科技小院’模式,为行业树立标杆。本次合作将以‘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为基础,践行‘科学施肥4R原则’,聚焦磷矿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农技服务等六大领域深度协同,打造‘基础研究—产业应用’全链条典范。此次合作更是从磷矿到粮食绿色循环愿景的召唤。从磷肥进口依赖到全球最大出口国,我们曾改写产业格局;未来,我们将与中国农大携手,让每粒磷矿成为粮食保障,每份副产化作绿色动能。以‘产业平台+科研创新’的双轮驱动,突破养分资源利用瓶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让我们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共同书写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陈新平对合作项目进行介绍。
据了解,贵州磷化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磷化工企业,拥有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依托其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顶尖科研平台。双方将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原则,以“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为学术支撑,聚焦“磷+”养分及磷矿共伴生资源的绿色开发与高效利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围绕现代农业新型肥料创制与应用、绿色种植技术模式创新与应用等领域开展全链条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养分磷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的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市场推广、农技服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布局、重大项目联合申报及科技奖项申报等工作,着力打造该领域的创新高地。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理事长修学峰
作为此次签约活动的特邀嘉宾,修学峰表示,贵州磷化集团与中国农大的战略合作意义重大。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贵州磷化集团在磷矿梯级利用、磷矿回收等领域持续创新,共伴生资源高效利用更树立行业标杆。中国农大张福锁院士团队在养分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将为磷肥工艺改进和尾矿、磷石膏农业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双方在绿色肥料研发、固废资源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此次合作将开创磷化工绿色发展新范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杜森
杜森认为,中国化肥产业与科学施肥技术协同发展,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当前需重点解决土壤磷活化、养分平衡及面源污染问题,通过政策完善和技术创新,实现磷营养管理升级。贵州磷化集团作为全球磷肥领军企业,与中国农大顶尖科研团队合作,将推动磷肥产品多样化与施肥技术融合,如水肥一体化、机械化作业等创新应用,加速推进中国磷肥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中华合作时报社经委会委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孙立新
孙立新表示,贵州磷化集团与中国农大的战略合作,既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里程碑。他说:“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将以三十年专业积淀,记录并传播此次合作的创新成果,让磷营养科技的智慧惠及广袤良田。期待双方携手,将论文写在田野上,把成果播撒在沃土中,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新质生产力。”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四代
张四代表示,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磷化集团战略合作签约,共同开启农业科技创新新篇章,合作充分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生态农业绿色发展为使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树立新标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项目负责人张福锁
张福锁院士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中国农业大学与贵州磷化集团的战略合作,不仅是学校百廿华诞的璀璨华章,也必将开创多方共赢的崭新局面。此次合作意义深远,开创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新范式,标志着产学研协同创新迈入新纪元。
张福锁郑重指出:“我们矢志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使命,以‘增产提质、绿色高值、营养健康、资源高效、生态环保’为目标,聚焦绿色智能肥料与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双轨创新。最核心的攻坚任务,在于围绕‘磷+’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绿色发展,强力驱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倾力打造全球磷及伴生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创高地,全力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的绿色转型!”
展望未来,张福锁说:“学科发展的新使命,必须扎根产业主战场。此次合作将引领学科建设重大转型——下一步将推进教师驻企实践,学生团队将深入更多农村生产一线。依托世界领先的植物营养学科根基与‘科技小院’的独特实践优势,确保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有信心,通过校企的精诚合作,在磷科学理论突破与应用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飞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中国方案’。”
与会嘉宾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合影留念。
编制 | 雅 茹
审校 | 刘 颖
监制 | 陆 璐
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来源:中国农资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