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浪翻涌,丹桂飘香。9月28日下午,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迎来一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盛会——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清区委宣传部、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协办的2025年“农民点戏 戏进农家”乡村绝活秀乡土文化能人展演活动(武清站)在这片承
稻浪翻涌,丹桂飘香。9月28日下午,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迎来一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盛会——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清区委宣传部、武清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协办的2025年“农民点戏 戏进农家”乡村绝活秀乡土文化能人展演活动(武清站)在这片承载六百余年历史的土地上火热启幕。
活动在退伍老兵的男女二重唱《春风十万里》中拉开帷幕,“民间高手”们原汁原味的绝活表演异彩纷呈。李派快板书区级“非遗”传承人王宝才《千锤百炼》字字铿锵,竹板的韵律将市井烟火化作节奏的艺术;创造27分16秒单掌劈砖1396块和1分钟单掌劈水泥砖55块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张策五行通臂拳市级“非遗”第五代传人赵迎秋及第四代传人张建刚带来的《刚柔并济展雄魂》的武术表演如风雷贯耳,让人看到中华武脉在乡野间的生生不息;《笔墨山河绽风采》由三位武清书法、美术家现场书法绘画创作展示,一方砚台研磨时光,一支毛笔舞动乾坤,一笔一划,皆是对故土深情的书写。
指尖上的“非遗”技艺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亮相上合峰会的天津市级非遗——景泰蓝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承人何爱莲,用《珐彩淬火铸华章》讲述铜胎掐丝的极致之美——那一抹蓝,是时间沉淀的东方浪漫,更是匠人一生只为一事的执着坚守;曹子里绒花手艺人果兆静带来的《柔丝巧绽四季芳》,则让一朵朵以丝为骨、以绒为魂的手工花,在掌心悄然绽放,唤醒人们对传统与节庆的记忆。
活动现场设置了14个武清文创、非遗产品、特色农产品、李大人庄特色产品展示平台。景泰蓝工艺品流光溢彩,编织的金鱼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要破水而出;曹子里的绒花在阳光下泛着柔和光泽,每一朵都藏着一段故事;马氏花丝镶嵌展位吸引了许多市民朋友驻足观赏。来自各镇街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和平牌”挂面、石各庄的“小鼠刨刨”番薯、“三合”炸辣子……人们驻足品鉴、拍照分享,手机镜头成了新时代的“采风笔”,记录着这片热土的丰饶与美好。
这些展位不只是商品的陈列,更是武清“农工商文旅体”深度融合的缩影。它们连接城乡,打通产销,让农民成为文化的讲述者、产品的创造者、旅游的服务者,让资源变资产、手艺变产业,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活目的地。
夕阳西下,歌舞《和美乡村》为活动画上温情句点。余韵未散,行动不止,武清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生动故事,在赓续文化根脉中赋能乡村振兴。
这个秋天,来武清吧!
在这里,您能
聆听千年大运河的回响
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领略乡土文化能人的风采
更能遇见生生不息的文化之光
来源:美丽武清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