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飞的“护林员”,新会启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6 20:34 2

摘要:“快看,这就是我们村会飞的‘护林员’!它的高清摄像头就像长了‘千里眼’,违规用火行为、林边农事用火、施工作业以及火灾隐患等情况,通通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我们还加装了喊话器,可以实时喊话,帮助我们及时制止多起野外用火行为。我们村林地面积约1.6万亩,以前巡山

转载自:新会发布 原稿发布时间:2025-05-16

“快看,这就是我们村会飞的‘护林员’!它的高清摄像头就像长了‘千里眼’,违规用火行为、林边农事用火、施工作业以及火灾隐患等情况,通通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我们还加装了喊话器,可以实时喊话,帮助我们及时制止多起野外用火行为。我们村林地面积约1.6万亩,以前巡山护林要走几个小时,现在无人机很快就完成了,极大缩减了人力和时间。”沙堆镇梅北村村委会主任指着在林区上空盘旋的无人机自豪地说。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我区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空中+地面”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以科技赋能森林防火,通过采用地面巡护和无人机空中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巡山防火,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屏障。

据悉,沙堆镇前期对无人机的用途加以改进,加装了高空广播系统,实现了实时 “隔空喊话”功能。高火险期和重点节假日期间,为森林防火巡护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无人机巡防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控制屏看到有人随意燃烧香烛、纸宝、吸烟等野外用火行为时,操控无人机靠近,在地面通过对讲机连接无人机上的高音喇叭对当事人即时劝阻,配合地面巡护队形成“空中预警+地面处置”闭环,实现“天上查得准、地上管得住、群众听得进”,让科技防火既有“智慧”又接“地气”。

无人机加装该套设备仅需几百元,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实事。

相比传统人力巡护方式,利用无人机巡防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提高巡护效率。相比传统人工巡逻或直升机巡航,无人机能耗低、部署便捷,大幅减少人力投入和巡逻频次。单架无人机日均巡护成本仅为人工巡护的1/3,且可重复使用。无人机结合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10分钟扫描500亩林区,效率是传统徒步巡查的20倍。且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远快于人工徒步或车辆巡逻,且不受地形限制,可飞越海拔落差超500米的高山,可以对人员难以到达的悬崖、陡坡、峡谷等盲区及密林深处区域进行巡查监测,能有效弥补人工巡护的不足,实现巡护全覆盖。同时能避免人工巡护中可能出现的因山高林密、地形复杂等带来的安全风险,如遭遇山体滑坡、虫蛇攻击等情况,减低火灾发生时人员直接面临危险的几率。

二是降低森林火灾危害。无人机配备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气体传感器等设备,可以穿透烟雾监测温度变化,检测到肉眼难以察觉的热源和烟雾,实时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和视频,并通过广播系统即时播报火场坐标,实现对森林火灾的早期预警和精准定位。无人机可以在10分钟内完成重点区域扫描,通过热成像实时监测火情,引导地面消防队伍快速抵达,通过广播协调现场救援资源,辅助指挥中心动态研判火势,提升协同作战效率。

三是构建“空中宣传站”。高空广播系统采用360°环形定向声场,声压级达130dB以上,有效覆盖半径达3-5公里,穿透力远超传统扩音器。利用无人机在林区喊话,结合典型案例警示,显著提升群众防火意识。配合摄录功能固定证据,减少执法冲突风险,提升管理效率。

下一步,区自然资源局将向全区推广无人机巡护方式,形成“空陆立体式”火情监测网,为林火监测和扑救插上了科技“翅膀”。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林区森林资源保护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精准监测作用,为绿水青山筑牢科技屏障,全力守护辖区森林资源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