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城重庆,这座曾带有老工业基地标签的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迈进。9月28日,重庆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座谈会举行,座谈会描绘出怎样一幅“世界级汽车之都”的新图景?
山城重庆,这座曾带有老工业基地标签的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迈进。9月28日,重庆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座谈会举行,座谈会描绘出怎样一幅“世界级汽车之都”的新图景?
9月28日,重庆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座谈会举行。会上不仅有整车龙头企业出席,还汇聚了零部件、芯片、软件、材料等产业生态链上的重要企业。大家表示,此次座谈会既是一次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对接,也是重庆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的又一次集结号。
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花伟程:
把重庆打造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这是我们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浩栋:
重庆聚集了一大批全国领先的汽车头部企业,包括零部件的配套企业,我们对重庆的发展和未来非常看好。
市经济信息委党组书记、主任王志杰: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的“首位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龙头带动、创新制胜、品牌铸魂、生态聚能,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的思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来看一组数字,2020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仅为4.3万辆,2024年,跃升至95.3万辆,增长超过22倍。今年,重庆将力争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万辆,在全球汽车产业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何以跑出如此的“加速度”?我们再把目光投向一场高端访谈,今天座谈会后,四位业界领军人物走进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演播厅,畅谈汽车产业创新生态。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
新能源开启了这个汽车产业新时代,而真正的汽车产业的未来是数智汽车。汽车未来就是一个可自进化的、可自学习的智能汽车机器人。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我认为,以后的汽车不但不需要人为它操心,它还能为人提供服务。人工智能应用在汽车这个领域,那是革命性的。
在全新的产业生态链中,融合共生、协同发展尤为重要。当前,重庆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旗帜鲜明地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深度绑定,一个极具辨识度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四位业界领军人物不约而同表示,坚定看好在重庆的发展。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重庆的汽车产业很有前途,很有未来。赛力斯和长安在重庆的生态环境里面发展得很好,我们很羡慕。我们现在也与千里科技合作协同,我们也要在重庆加大投入发展。
重庆千里科技公司董事长印奇:
我们希望能成为重庆整个智能网联车的一个AI的底层赋能力量,也希望能够牵引整个AI和车的生态,真正迸发出未来“AI+车”的巨大的能量和活力。
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
我们作为汽车产业的其中一员,也倍加珍惜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把重庆的新能源汽车高度,把它拉高一点,成为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的品牌。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
我们用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海纳百川”全球化的计划,坚定不移地来作为“主力军”来推进产业的发展,把中国汽车产业在这一轮创新实践当中所创造的优势向全球进行普及。
产业变革,需要前瞻的规划与系统的政策支持。在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为总牵引、以“人工智能+”行动为新引擎的宏大棋局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那枚最关键、最活跃的“棋子”。今年7月,我市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进一步勾勒出未来三年的清晰蓝图。提出构建“1000+500+5”产业链体系,即集聚10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500家智能驾驶等相关企业,搭建5类产业支撑体系。“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可以说,这样的前瞻、系统的思维,正是重庆政策优势的核心所在。推进“以整带零、以零促整”,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创新成果。再一起走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来看一扇聪明的车门。
在重庆,爬坡上坎可以说是人们的生活日常,车,也不例外。车门跟坡道的较劲,老司机都懂,斜坡开门咱得用点力,防溜车门防被夹。但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扇“会思考”的车门。
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实验检测中心副主任张毅介绍,车门在坡度下实现自动开闭,其奥秘就在于这个拳头大小的电动限位器里面有一套精密的减速机构,可以让这么小的一个电机爆发出180公斤的推力。车门实现无极悬停,还会用到自主开发的控制器里面集成了一套复杂的算法,可以根据车门不同的角度,实时计算它的重力变化来控制限位器的出力。
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杜棋忠告诉记者,原来就是做这样的一个单一的拉索。近两年他们开发出了大量的电驱电控产品、模块化产品,在下一个五年里面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
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创新的脚步。就在今晚,千里科技首次向全球发布全新的品牌LOGO、前沿技术以及整体的“AI+”蓝图,这被视为其聚焦“AI+车”核心战略,开启全新征程的关键里程碑。重庆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也再添一个重要落子。可以说,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早已不是只关乎一辆俩车,更关乎人工智能领域一流的体系化创新能力,关乎软件、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等产业链的跃升,关乎行驶的道路、创建的数据、使用的能源等整个产业生态的塑造。除了政策红利、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以及独特山地地形赋予的应用场地优势之外,重庆还是全国首个兼具“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为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流支撑。
在永川综保区长城重庆KD工厂,又一批KD件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起运,它们将去往泰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在当地的长城海外KD工厂,组装成整车,进行海外销售。这样的出海模式下,长城汽车KD件已卖出超过10000台套。
贸易赋能产业的发展,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8月,重庆“五型”国家物流枢纽货物吞吐量超8000万吨,同比增长11%;枢纽货运量占全市货运总量的30%以上,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市总量的90%以上。
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方面,依托果园港区及两路寸滩综合保税区,打造长安、吉利、赛力斯等“渝车出海”主基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方面,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和江津珞璜物流园两大片区协同发力……全链条的物流优势,极大降低了重庆汽车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为“渝车出海”提供了便捷的开放大通道。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打造,绝不意味着仅仅是造车和卖车,而是以此为路径,实现城市能级的跃升。可以设想一下,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成果,未来将覆盖更多应用场景,创造出诸如自动驾驶商业运营、智慧交通路网建设、低空经济、智慧城市治理等更多的增长点,串联起城市发展的更多全新命题。而这,也将赋予这座城市未来无穷的驱动力、创造力。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