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恩斯摊牌,中方不合作就要付出代价,不到24小时,中方强势回应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16 20:42 2

摘要: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的一席言论再次将中美围绕芬太尼问题的争端推向风口浪尖,他表示:若中方不配合解决芬太尼前体化学品流通问题,中国“必须付出代价”,并强调中国“有能力阻止相关流通”。

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无赖这个词在美国身上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

美国前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的一席言论再次将中美围绕芬太尼问题的争端推向风口浪尖,他表示:若中方不配合解决芬太尼前体化学品流通问题,中国“必须付出代价”,并强调中国“有能力阻止相关流通”。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4日记者会上予以严正驳斥,称美方言论“罔顾事实”、“不负责任”,并重申“芬太尼是美国的问题,责任在美国自身”。

为何美国再一次把脏水泼到中国身上?伯恩斯是要中国和美国进行怎样的合作?

芬太尼是一种强效合成阿片类药物,自2010年起在美国引发大规模滥用危机。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全美因芬太尼过量致死者超10万人,占吸毒过量死亡总数的80%以上。

然而,美国政府长期将问题归咎于“中国未严格管控前体化学品出口”,试图将国内禁毒不力的责任转嫁他国。

中国对此的立场始终明确:芬太尼滥用是美国的社会问题,根源在于其国内医疗体系监管漏洞、处方药滥用文化及边境管控不力。

事实上,中国早在2019年应美方请求,成为全球首个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的国家,将所有芬太尼衍生物纳入严格监管,并持续与美国开展禁毒合作,包括情报共享、联合执法和技术交流。

可美方对此视若无睹,2025年2月,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单方面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引发中方强烈反对。

中国商务部与外交部同步发声,批评此举“严重违反世贸规则”“破坏禁毒合作”,并宣布采取反制措施。

一直到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撤销91%的互征关税,仅保留10%的关税作为谈判筹码。然而,美方始终拒绝取消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0%关税,并将其作为施压工具。

伯恩斯的言论正是这一策略的延续,其潜台词是:若中国不满足美方要求,将面临更广泛的经济制裁。

然而,中方对此的回应堪称“绵里藏针”,一方面,外交部明确拒绝“背锅”,强调中国已尽到国际义务,并列举合作成果,如清理网络非法广告、协助侦破跨国贩毒案件等,直指美方“甩锅推责”。

另一方面,中国通过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并对美国农产品、化工品加征对等关税,展现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

这种博弈的背后,是两国对“公平对等”原则的不同诠释。美方认为,中国作为化学品生产大国,应承担更多“源头管控”责任;而中方则坚持,禁毒合作需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不能以威胁手段强加义务。

芬太尼争议不仅是双边问题,更是一场国际舆论战。美方通过高频次释放“中国责任论”,试图塑造“中国放任毒品泛滥”的叙事,进而为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名。

例如,伯恩斯在发言中特别强调“中国有能力阻止流通”,意在暗示中方“故意不作为”。

对此,中国采取“事实+数据”的反击策略。外交部多次援引2019年整类列管的政策细节,指出中国列管的芬太尼类物质品种远超联合国公约要求,并披露中美联合破获的跨境贩毒案件数量,以实证驳斥美方指控。

此外,中方通过国际场合强调“全球毒品治理需共同责任”,呼吁美国正视国内需求端治理,而非一味要求他国强化供应端管控。

尽管当前局势紧张,但中美在禁毒领域仍有合作空间。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整类列管芬太尼后,美国海关查获的来自中国的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大幅下降,说明政策实效显著。若美方停止将禁毒问题政治化,双方在情报溯源、暗网监控等领域的合作潜力依然存在。

然而,合作的前提是美方摒弃“施压思维”。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言:“平等、尊重、互惠”才是对话的基础。

若美国继续以关税相胁,不仅会削弱既有合作成果,还可能迫使中国调整对美政策优先级,进而影响更广泛的双边关系。

信息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5-14伯恩斯称若中方不协调芬太尼问题就要付出代价,外交部驳斥

环球网2025-05-14外交部驳斥美国前驻华大使涉芬太尼谬论:罔顾事实,坚决反对

来源:潮鹿逐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