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营收超迪士尼万代,跃居全球玩具市场第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16:15 1

摘要:凭借Labubu等IP的全球爆火,这家中国潮玩企业仅用半年时间就改写了全球玩具行业的竞争格局。

凭借Labubu等IP的全球爆火,这家中国潮玩企业仅用半年时间就改写了全球玩具行业的竞争格局。

泡泡玛特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8.76亿元人民币,正式超越美国迪士尼和日本万代南梦宫的玩具业务收入,跃居全球玩具行业第二,仅次于丹麦乐高。

这一历史性超越源自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的炸裂表现——其营收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62.8%,半年业绩已超2024年全年。

全球玩具行业权力版图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变动。

根据最新中期业绩,泡泡玛特以138.76亿元营收,微弱优势超越迪士尼消费品部的138.6亿元和万代南梦宫约134.4亿元的玩具收入。

这意味着,全球玩具市场三强格局已被打破。

乐高依然以384.5亿元营收稳居第一,但第二的位置首次被中国品牌占据。

此前,迪士尼和万代南梦宫一直是玩具行业无可争议的巨头。

泡泡玛特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品牌首次凭借自有IP挤入全球玩具营收前三。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业绩堪称惊艳:营收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营溢利60.44亿元,同比增长436.5%。

这一业绩已超过2024年全年表现。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毛利率攀升至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高效的运营管理也为业绩增长提供支撑:存货周转天数从102天降至83天,贸易应收账款账期缩短至10天。

截至6月30日,泡泡玛特会员人数增长至5912万,会员销售贡献占比高达91.2%,复购率达50.8%。

Labubu成为泡泡玛特全球爆火的超级IP。

其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贡献了48.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68%,占总营收34.7%。

Labubu的现象级爆火带动毛绒品类营收飙升至61.39亿元,同比增长1276.2%,收入占比首次超过手办,成为公司最赚钱的品类。

除Labubu外,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四大经典IP营收均突破10亿元,13个艺术家IP实现过亿营收。

泡泡玛特已形成 “一超多强”的IP矩阵,多元健康的IP组合成为持续增长的引擎。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国际化战略迎来首轮爆发。

中国市场营收82.83亿元,同比增长135.2%;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营收55.93亿元,同比增长439.34%。

美洲市场表现尤为抢眼,营收22.65亿元,同比增长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78亿元,同比增长729.2%。

截至6月末,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开设571家门店,上半年净增40家。

泡泡玛特官网已覆盖37个国家,其中34个国家同步上线自研APP,曾一度登顶美国区APP Store购物排行榜第一名。

迪士尼、万代南梦宫和泡泡玛特代表了三种不同的IP商业化路径。

迪士尼依靠强大的内容生态,通过电影、剧集铺垫IP印象,再通过乐园、邮轮等场景体验将情感势能转化为商业价值。

万代南梦宫强调IP内容与实体商品的协同效应,如高达系列和《海贼王》TCG卡牌游戏。

泡泡玛特却走出一条独特路径:旗下IP如Labubu并不依赖成熟的影视或动漫叙事,而是通过叛逆设计、精妙盲盒机制和社交媒体传播,成为跨文化流行的潮流符号。

2023年9月,泡泡玛特北京城市乐园开业,标志着其挖掘IP价值的新尝试。

市场动向显示,泡泡玛特正在规划IP叙事内容,并可能在未来上映IP动画或电影。

从北京朝阳公园的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到上海恒隆广场的popop珠宝店;从英国剑桥的首家门店,到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泡泡玛特的商业版图正在快速扩张。

放眼全球玩具市场,乐高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迪士尼与万代在IP多元性、全球布局和业态多样性上仍具优势。

三强争霸的戏码才刚刚开始。

来源:晓晨说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