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国产新药问世!更高根除率、更低不良反应!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15:42 1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超过50%,在发展中国家甚至高达60%-80%,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携带这种细菌。仅中国感染人数就已突破7 亿,庞大的感染基数使其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超过50%,在发展中国家甚至高达60%-80%,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携带这种细菌。仅中国感染人数就已突破7 亿,庞大的感染基数使其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

针对这一重大医疗问题,北京大学周丽雅、宋志强教授团队创新性研发了利福特尼唑三联方案,实现了比目前四联疗法更高的根除成功率更低的不良反应率,为临床根除治疗提供了新的杀菌利器。

该药物的问世和应用极大缓解目前严峻的根除治疗形势,具有重要的产业化价值。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Hp)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寄生在人类胃部里的细菌,也是唯一能在我们强酸性胃液中生存和繁殖的微生物。全球一半人口感染了这种细菌,但大约有70%-85%的感染者终身没有任何不适,被称为“无症状携带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为是明确的I类致癌物,并且会导致各类消化性疾病。几乎所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都会伴有慢性活动性胃炎,约15-2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长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发现历史

20世纪80年代之前,医学界有一个金科玉律:胃是一个无菌器官。因为胃酸强如盐酸,pH值极低,任何细菌都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当时普遍认为,胃溃疡和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压力、辛辣食物或胃酸过多。

1979年澳大利亚科学家罗宾·沃伦,在通过胃镜检查得到的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奇怪的蓝色曲线状细菌。这些细菌总是出现在胃黏膜发炎的区域。沃伦将这一发现记录在报告上,但当时的消化科医生们对此不以为然,认为那只是污染或无关紧要的细菌。

1981年,年轻内科医生巴里·马歇尔与沃伦合作,系统地研究了大量胃病患者的数据,发现这种细菌的存在与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着高度显著的相关性。为了获得最直接的证据,马歇尔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决定,他们首先在体外培养这种细菌(后来被命名为幽门螺旋杆菌)。

1984年马歇尔喝下了一份含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他出现了严重的口臭、恶心、呕吐和胃部不适。胃镜检查证实,他的胃黏膜出现了严重的急性胃炎,并且活检样本中发现了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在出现症状约10天后,马歇尔服用抗生素成功杀灭了细菌,胃黏膜也恢复了健康。这个“人体实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炎。随着世界各地的研究不断重复和证实他们的发现。

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认可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并推荐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这标志着医学界观念的彻底转变。

2005年,为了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及其在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疾病中的作用,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被共同授予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前主流治疗方案

目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标准”方案——含铋剂的四联疗法,疗程通常为10-14天,包含四种药物,协同作用以提高根除率。

药物类别作用具体药物举例质子泵抑制剂(PPI)强力抑制胃酸,为抗生素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铋剂保护胃黏膜,直接杀灭Hp,并降低抗生素耐药风险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两种抗生素组合使用,协同杀灭细菌。具体组合需由医生决定常用组合: 阿莫西林 +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 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 + 甲硝唑;四环素 + 甲硝唑

注意事项: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绝对不推荐自行购药服用。具体采用哪种方案、使用何种抗生素,需要由消化科医生根据你当地的耐药情况、你的过敏史(特别是对青霉素是否过敏)和个人身体状况来决定。

本技术介绍

北京大学周丽雅、宋志强教授团队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研究,纳入700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初治患者。

结果显示,以利福特尼唑为基础的三联方案(利福特尼唑400mg+雷贝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每日两次,14天疗程);对比传统疗法在主要分析人群中根除率跟高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该研究成果入选2025年美国消化疾病周国际大会最佳六个研究之一,标志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可以重新回归三联方案时代,有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治疗形势,惠及中国乃至全球感染患者。

利福特尼唑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新型分子实体药物,专门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研发,具有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对该药物普遍敏感,最小抑菌浓度低,能有效克服幽门螺旋杆菌高耐药问题,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由于耐药、可及性差、过敏反应多见等原因,目前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相关抗生素选用面临较多困难,利福特尼唑的问世和应用将很好地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大大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根除疗效。

特别说明:本文章只报道研究成果,具体用药请严格遵医嘱或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胃肠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