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跨境办赛测试,十五运会加深大湾区互融|共同体

B站影视 2024-12-07 07:30 2

摘要:《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中,穿越珠海、香港、澳门的赛道已经成型。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迎来倒计时一周年。历史性首次由三地联合承办,十五运会最被寄予厚望的一点,是以体育为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11月24日,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成功举办,具体化地揭示了十五运会将如何为粤港澳三地在不同制度下的交流合作、融合发展提供先行先试的平台。11月29日,第175期节目讨论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合办全运会,将如何赋能湾区融合。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广州日报文体新闻部副主任记者孙嘉晖,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精华内容摘录。

测试赛演练跨境办赛机制

张闻:本期的“三人局”,一位嘉宾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生活、《广州日报》的孙嘉晖老师,另一位嘉宾是同样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生活、体育大生意的罗冉峰。显然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就和大湾区有关。将于2025年举行的第十五届全运会已迎来倒计时一周年。赛事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历史性联合承办,大家除了期待赛事的精彩上演之外,还十分关注赛事怎样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11月24日,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成功举办。届时十五运会的男子公路自行车项目就是一个跨境比赛的项目,赛道穿越粤港澳三地。冉峰,刚结束的这次测试赛是怎样提前演练跨境比赛的模式?

罗冉峰:首先说说跨境办赛的背景。早期关于十五运会的官方发布当中,就已经提出考虑部分项目跨境办赛,也就是说这个项目的比赛赛场会覆盖不同的行政区域。最终选定三地联合办赛的项目是男子公路自行车。

十五运会、残特奥会会徽

然后这次测试赛,就是具体来实践怎样让一场自行车赛穿梭于粤港澳三地举行。测试赛赛道全程231公里,覆盖的城市分别是珠海、香港、澳门,包括骑上了标志性的港珠澳大桥。另外赛道也考虑到怎样展示三座城市的特色。例如珠海段赛道最长,经过情侣路、珠海渔女、珠海大剧院等新老地标。

而香港段会在迪士尼乐园折返。从测试赛来看,迪士尼路段是香港段最热闹的一段,有很多群众围观打气。澳门段则骑上了澳门大桥,它是2024年才开通的新大桥,跟西湾大桥等等一样,连通澳门半岛和氹仔,所以相当于是澳门城市界面新发展的体现。

这次测试赛除了赛道跨境以外,更加演练了办赛期间的通关事宜。粤港澳三地是三个独立的海关,日常通关有一定的流程,而三地联合办赛的话就需要考虑怎样让人员、物资、信息等在三个行政区域之间更流畅地流动。从这次测试赛看到一些具体方案,例如参赛人员、车辆的信息提前录入,以便在港珠澳大桥口岸进出实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无感智慧通关。从中我们也可以畅想,十五运会的时候运动员、官员、裁判员,甚至包括媒体和观众,怎样更方便地在不同地区参赛、观赛、组织比赛。

赛事人员往来的“想象空间”

张闻:冉峰提到了“想象空间”,也就是赛事期间人员、物资的流动怎样更加高效快捷。孙老师是铁杆骑行爱好者,能不能进一步分析一下,这次选取公路自行车作为跨境比赛项目,背后可能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孙嘉晖:我之前所在的自行车俱乐部叫做“广州梦骑行队”。俱乐部每年都会组织到香港骑行,澳门也去过,整个流程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这个流程,是基于内地居民赴港澳的基本形式来展开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正常通关,在关口那里办入境手续,然后再进入到港澳境内进行相应的活动。

而现在十五运会三地联合办赛,体系就复杂很多了。这涉及到三地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海关、不同的法律、不同的货币等等,怎样更流畅地衔接起来,是需要大量的沟通和磨合。最近一年里,三地在很紧密地通过各个层级的对话,去敲定相关的操作办法。

现在我们看到,通过自行车测试赛,一部分的执行机制已经浮出水面了。之前关于跨境办赛,主要的候选项目是公路自行车和马拉松。而公路自行车最终脱颖而出,是因为自行车的行进速度更快。港珠澳大桥是一条承担很多商务、旅游往来的交通线路,办赛要封路,肯定会影响到正常的商贸或人员往来。而自行车比赛时速能达到40公里以上,相关赛道完赛就马上恢复道路的正常运营,封路时间相对马拉松来说节省不少。所以最后要选择一个三地联合办赛的代表性项目,自行车会更有优势一点。

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香港段

至于关于赛事期间通关的“想象空间”,我觉得其实近些年来三地在日常往来方面的对接,已经有很多积极的成果。例如我们内地居民使用往来港澳通行证赴港、赴澳,可以去派出所用自助机器24小时随时办理。又例如现在港澳居民自驾来广东,可以申请“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的名额,这样不需要内地车牌,港澳居民就能开自己的车辆入境。现在不少港澳朋友会以这种自驾方式来广东周末度假,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是其中比较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另外赛事期间,运动员、官员、记者的跨境往来方面,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应该可以做到给他们临时赋权,获得多次往返的权限。现在大部分广东居民赴港赴澳,都是以“个人旅游”名义申请的。现在赴港澳个人旅游签注的逗留时间都不能超过七天,届时十五运会期间可能可以赋予赛事相关人员逗留半个月、一个月的权限,技术层面上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创新互动机制常态化或成为大赛遗产

张闻: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五周年的纪念。《纲要》出台以来,两位有没有觉得去港澳参与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的频率增加了?是否体会到港澳体育活动对广东湾区居民的吸引力正在增加?

罗冉峰:单单就澳门而言,10月以来有三场在澳门举办的体育活动,邀请我们体育大生意的同事现场观摩。再加上11月还有一场体育收藏卡牌展览,以及UFC澳门站的比赛,体育大生意广东分部的同事一个月内全部都去过澳门,有的同事还去了不止一回。

现在如果你要从“湾区视角”出发,去追踪更多港澳的体育赛事活动发展状态,那单单跟进是比较国际化定位的赛事活动,已经基本上是每月至少要去一次香港或者澳门的频率。

孙嘉晖:包括体育赛事、演唱会在内,港澳举办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对内地居民尤其是距离更近的大湾区居民来说,吸引力确实在变大。而我更看重的一点在于,通过一场大赛的举办,把很多机制、政策有效落实,并且其影响延伸到赛后,形成一系列常态化的模式。这样三地经贸的发展、市民生活的便利,都会得到飞跃性的新支持,真正做到粤港澳同声同气、互通有无。

举个例子,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举办,促成了香港和广州在体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合作,就是在广州从化建立一个“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简称“马匹无疫区”。迄今这仍然是内地唯一一个常设的无疫区。

从化马场(图源:香港赛马会)

以无疫区合作为起点,香港赛马会之后在从化进一步建立了大型的养马、训马基地,香港与从化之间在赛马运动方面的互动就更加频繁了。大量马匹在广州饲养、训练,然后到香港参赛。双方合作的优势也已经比较鲜明地呈现出来。香港主要是场地有限,广州的场地资源变得很有价值。而对广州来说,大型马基地的落地为从化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我采访过很多基地的工作人员,不少都是从化当地直接招募,基地相当于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张闻:您点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现在举办大型赛事的时候,大家都会更加重视“赛会遗产”这个概念。运动会举办的时间有限,但是运动会之后的长尾效应可能会很鲜明,逐渐改写当地的体育乃至经济、文化的发展面貌。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讨论十五运会的时候,很积极地把赛事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联系在一起。大家都希望办赛带动体育赛事方面的湾区互联互通,继而实现体育以外的更多互联互通。

各地承办项目遴选突显当地资源禀赋

张闻:十五运会的各个项目由哪些城市来承办,尤其是港澳承办哪些项目,也是此前大家展望赛事时最热衷的话题之一。现在已公布的信息里,竞体比赛方面,香港承办男子篮球22岁以下组、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球、男子手球、7人制橄榄球、铁人三项、沙滩排球,澳门承办乒乓球、女子排球成年组、三人篮球、男子篮球18岁以下组。群众赛事活动方面,香港承办保龄球,澳门承办空手道。可以看出,港澳承办的项目主要是当地发展比较重视甚至是有优势的项目。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哪些关于三地体育资源禀赋的独特性?

孙嘉晖:香港的情况是正如主持人所说,承办的项目不但是本地注重发展的,而且是有竞争力的。像自行车项目,香港走出世界冠军黄金宝。击剑方面,今年巴黎奥运会有两名香港运动员夺金。这些项目在当地有群众基础、有市场支持,所以香港很有意愿承办。

澳门的竞技体育水平相对没那么高,但是当地的演艺市场发达,包括在体育赛事方面有过费德勒明星表演赛、邹市明领衔的职业拳赛、高尔夫球星的表演赛等等,很多世界级运动员都来过澳门献艺。其中一些项目是澳门想重点宣传的,这次全运会也争取了相关的办赛机会。譬如乒乓球,今年澳门办了WTT大满贯澳门站;三人篮球方面,澳门长期有落地国际篮联的三人篮球世界巡回赛。

至于广东方面,肯定还是办赛的主力。其中广州承办接近40%在广东落地的竞赛项目。不过因为广州要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开幕式,更多工作重点落在这一方面,广州的市民可能就没机会在家门口看一些最受欢迎的项目。这也没关系,因为现在大湾区“9+2”城市群的交通非常便利,自驾、高铁等出行形式任君选择。我觉得届时大家“跟着全运去旅行”,气氛会非常好。而且十五运会是11月办赛,是岭南地区天气比较宜人凉爽的时节。相信到时候全国各地的体育迷来粤港澳看比赛,会有很美好的体验。

澳门举行的三人篮球赛事(图源:永利澳门)

张闻:冉峰怎样看三地体育资源禀赋的各自优势?尤其是港澳可以怎样去利用自身优势来提升体育文化体验的吸引力?

罗冉峰:香港的情况是正如孙老师所说,通过全运会期间承办多个优势项目,去展示香港在竞技体育方面的突破。这样会有一个示范效应,去展示香港一些具体项目的优势。澳门的情况特别一点,除了竞技以外,场地条件表面上看也不是很突出。它的主要专业体育场馆是为2005年承办东亚运时建立的场馆,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承办大型赛事的综合能力不算很突出。

但是澳门有一种很特别的场地,就是澳门各个大型度假村里面建设的表演场地,一般都会以“综艺馆”来命名。综艺馆是室内表演场馆,因为目标就是承办世界级的室内文化演出,所以灯、电、水、看台、功能区等等的配置都十分完善。现在澳门非常重视大型文化活动的宣传作用,这些综艺馆就走在一线。它的使用非常灵活,这周办完演唱会,下周可以办篮球赛、办网球赛甚至办冰上赛事。

所以我个人觉得澳门希望利用十五运会去把澳门各个综艺馆承办活动的灵活性、可塑性对外呈现,并展示这些场地怎样跟其他的度假旅游业态互动结合,让大家了解到更多澳门旅游的一站式体验产品。整体而言,港澳所选择的全运会承办项目,都结合着整个城市对体育乃至文化的发展战略深度考虑。

张闻:全运会是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这样的大型赛事首次由三地联合承办,相信会成为促进粤港澳三地交往、交流、交融——包括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便捷地流动——的一次全面细致的预演。感谢两位今天一起畅想,粤港澳三地从体育交流到更广阔领域的探索可能。我们下期再会。

注:如无注明,本文所用图片来自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

来源:体育大生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