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到中年都容易发福,所以大多数人一生大多都会经历过一场减肥,只不过有的人坚持的时间长,有的人坚持的时间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成功。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减肥的心,也有为之付出汗水的坚决,之所以没有成功,大多数是因为方法不对,没有成效的运动慢慢磨灭那股坚持运动
人到中年都容易发福,所以大多数人一生大多都会经历过一场减肥,只不过有的人坚持的时间长,有的人坚持的时间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成功。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减肥的心,也有为之付出汗水的坚决,之所以没有成功,大多数是因为方法不对,没有成效的运动慢慢磨灭那股坚持运动的毅力。
我这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成绩,但唯一一件让自豪的,也是让我能吹半辈子的事,就是我把减肥这件事做成功了,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是得到亲戚朋友同事认可的。
为了减肥,我是骑过车、游过泳、跑过步,那时候年轻,吃的多,特别喜欢吃碳水,热量大,怎么减都减不下去,然后听人说走路可以有效的减肥,因为运动强度小,容易坚持,我就尝试着用快走的方式减肥,但是走了一段时间发现因为体重基数大,走路多了膝盖也不舒服,外加小腿酸胀脚底板痛,我就寻思有没有一种不伤膝盖的运动,又能淌耗热量的。
偶然的机会,我在看电视直播竞走比赛的时候,发现这种运动在前进的时候膝盖基本不打弯,它是靠髋关节摆动把身体往前送的,对膝盖的冲击很小,并且两条腿不像跑步一样会同时腾空,竞走运动始终有一条腿是接触地面的,这样就显得这个运动很省腿。
想明白后我就开始琢磨竞走的技术要领、动作解析,然后自己再出去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的竞走也模仿的有模有样的。竞走利用摆臂、核心扭动、髋关节的推送,为腿部分担了许多工作,所以走起来腿轻快多了,走完也没感觉腿困疼。
那时间年轻吃的多,每天摄入的热量大,要想减肥就必须有热量缺口,就是说运动消耗的热量必须大于摄入的热量,那就只有用大的运动量去消耗掉多出来的热量,所以运动量非常大。平时每天十公里,到了周末星期天就竞走20公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把体重减到了120多斤,从来没有出现过腿膝疼痛的现象,后来体重轻了,才开始跑步,因为在竞走中学会了用髋,跑步在大众跑友中算是进步快的。所以我说,如果你大体重,想通过运动减肥,那就选择竞走这种方式,很好的,强度低,还不伤膝盖。
有人会说,竞走那么专业,好学问,其实很好学,人们平时走路是靠膝盖弯曲迈步的,竞走是靠送髋迈步的,膝盖不打弯。在竞走中,髋关节是核心发力枢纽,直接决定步幅效率与运动稳定性,没有髋关节的有效参与,就无法形成标准的竞走步态。竞走时后腿蹬地后,需依靠髋关节的后伸力量将腿部向后“送”,同时前腿通过髋关节的前屈动作向前迈步,两者配合才能形成连贯、有推进力的步幅,避免“小碎步”式低效运动。
上半身的稳定依赖髋关节的协调,它能缓冲腿部蹬地时的冲击力,防止躯干左右摇晃,同时配合手臂摆动,让全身运动更顺畅,减少膝盖、脚踝的额外压力。
竞走的核心技术要领可概括为“不腾空、不弯曲、有节奏”。后腿蹬地时,膝盖必须保持完全伸直,直至脚掌离开地面,这是区别于跑步的核心标志。前腿落地时,先以脚掌外侧触地,再平稳过渡到全脚掌,避免脚跟直接砸地,减少膝盖冲击。步幅无需过大,以“舒适能持续”为原则,步频建议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步,防止跨步过大拉伤大腿。
躯干与手臂做辅助发力,上半身保持直立挺拔,肩膀放松,避免含胸或左右摇晃,核心肌群轻微收紧以稳定身体。手臂自然弯曲(约90度),配合腿部节奏前后摆动,摆动幅度不超过身体正中线,帮助维持平衡并提升运动效率。
整体要有节奏感,全程保持双脚不同时离地,始终有一只脚与地面接触,形成“蹬-摆-落”的连贯循环。呼吸与步频配合,建议“两步一吸、两步一呼”,避免呼吸紊乱导致运动疲劳。
我是爱跑步的洛敷,今日头条是我唯一的写作平台,关注我,每天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健康、运动资讯。如果你需要我帮你设计1-2个针对髋关节的激活训练,比如“侧弓步顶髋”,能快速提升髋关节的灵活性和发力感,让竞走时更轻松,请评论区留言,谢谢!
来源:洛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