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iPhone 17 Pro后,我做了一个违背自己的决定,用它拍专业视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5:07 1

摘要:今年的17标准版格外火热,而作为十三香用户,标准版确实很让人心动,但是缺失长焦镜头,以及视频拍摄上的阉割,让我直接无视了标准版,纵然标准版颜色更好看,这也是苹果鸡贼的地方,除了13 Pro的远峰蓝,后续型号Pro的专属新配色,都不算好看。

今年的17标准版格外火热,而作为十三香用户,标准版确实很让人心动,但是缺失长焦镜头,以及视频拍摄上的阉割,让我直接无视了标准版,纵然标准版颜色更好看,这也是苹果鸡贼的地方,除了13 Pro的远峰蓝,后续型号Pro的专属新配色,都不算好看。

今年的主打色是星宇橙,还有深蓝和银色可选,最初我选择了星宇橙,不过橙色多看几眼不就耐看了,索性蹲守官网,又抢了一台银色Pro版本,至于MAX,那基本没货。

本地今年开了苹果直营店,拿手机比以前确实更方便了。

银色虽然简单一些,但是还是比较耐看的,相对于无人问津的深蓝色和深受青睐的橙色,银色其实选择的人也很多。

这一代依旧是浮雕工艺,包装略微凸出一点。

外观方面大家都看了无数次了,这个外观确实有点难崩,好在银色颜色并不那么跳脱,背后玻璃区域设计也不知道设计师怎么想到,不算难看,但是绝谈不上好看。

至于大家说的公差问题,还是能感受到一些,只不过带壳就好了,今年的后玻璃更换成本确实很高,有需求最好买个保险。

我这台左右公差还可以,上面公差略有点大,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这三颗摄像头并没有像一开始传言那样同时具备4k 120帧拍摄规格,牙膏要一点一点挤,所以依旧是主摄具备4k 120帧拍摄规格,三颗摄像头均为4800W像素,长焦为4倍。

因为摄像头区域的增大,很多之前的配件都需要重新设计。

正面效果,苹果的R角数值越来越大了,好处是更圆润,手感更好,坏处是相对损失一些显示面积。

处理旧手机之前先和老iPhone 13 Pro来张合影,14 Pro和13 Pro的设计老实说要比17 Pro更好看,远峰蓝这个颜色现在看来也不过时。

配件分享

这次给手机准备的配件不多,主要以美观、防护、实用以及手机视频拍摄为主。

手机壳选了美观和防护各一种,充电线兼顾挂绳功能,以及为拍视频准备的固态磁吸硬盘。

UAG作为大名鼎鼎的防摔壳品牌,我用了很多年了,几部手机都防护的很好,我是不买苹果apple care的老用户,因为一直用不到,防摔壳和膜应该功居首位。

这次选择是凯芙拉碳纤维钛合金配色,也是目前的旗舰款了,支持magesafe磁吸,底部做了挂绳孔设计。

UAG相对与之前的硬,现在旗舰款已经软了很多了,拿取手机会方便很多,这个改动我还是很喜欢的,可以看到内部做了蜂巢轻量化设计。

上机效果实拍,可以看到每个角都设计了雕刻转角,用以增强跌落保护。

摄像头区域一览,边缘做了凸出2mm的设计。

防护能力,通过了美国军工防摔认证。

它的磁吸能力还是很强劲的,不用担心magesafe配件无法使用。

UAG这个壳使用场景主要是外出,有一些激烈的活动场景,比如8月我带娃大理玩了一次路极,UAG可以提供更安心的防护。

日常使用的壳选择了Native Union的W.F.A系列纤薄细纹皮质手机壳,主打美观,有一定防摔能力,并非是花架子,可以说完美平衡了防护和美观。

这个颜色是石板绿 ,还有其他三种不同颜色,颜值都很高。

内部简单看看,做工不错,提供了维细纤维内衬,有效防震缓冲。

侧面一览,纹路非常细腻,很好看。

非常小清新的感觉,这次手机壳的材质是耐用的YATAY环保材质,耐久性比PU皮革更高。

摄像头区域同样是凸出1mm左右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护。

Satechi的快充随行挂绳数据线,兼具挂绳和充电以及传输功能(480Mbps),这个设计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出去旅游,手机拿在手里和踹裤兜里都不是长久之计。

挂绳长度1.5米,日常使用很方便,可以看到无论是充电还是挂绳线,它的直径都挺夸张的。

线缆外层为尼龙编制材质,可以耐弯折3万次。

和手机的连接主要通过物理结构卡死在手机壳里,配套的结构给了两个颜色,可以分别匹配透明和非透明手机壳。

充电支持60W功率,对于iPhone17 Pro来说足够了。

挂绳效果,结构强度还是可以的。

这次苹果破天荒给了Open Gate 4.2K ProRes RAW拍摄规格,还有apple log2曲线可选,这么高规格,内录是不可能了,必须得上固态硬盘。

iPhone 17 Pro的C口支持1000MB/s最高传输速度,所以可以安心使用外接固态,外接固态如果是magesafe那就更方便了,手机兔笼都可以去掉。

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硬盘就是为此而生的,配件方面就主体和软数据线以及一个磁吸圆环,也可以在不支持magesafe的手机上使用。

数据线非常柔软,适合弯折。

磁吸圆环特写。

整体小巧圆润像个大号的扁平鹅卵石,颜色特别有意思,是个渐变蓝,也很清新。

背后可以看到magesafe吸附区域。

拿在手上还是非常小巧的,它还提供了挂绳孔,使用上更方便。

吸附在裸机上是这样的。

不上兔笼实际拍摄是这样的。

这次准备的手机兔笼,这个不是特别适配,但是目前想要兼顾磁吸固态硬盘加减光镜,确实有难度,通用的兔笼大部分都不支持magesafe配件,所以就先凑合用用,等到后面专用兔笼或者新品,在考虑更换。

减光镜是视频拍摄最重要的一环,这次选了一个可变ND加偏振,直接解决所有问题。

减光ND范围1.5~8,足够用了。

整体效果差不多是这样,略有些不匹配,主要是iPhone 17 Pro镜头组增大,磁吸配件会和滤镜有些小冲突,后期更换了手机壳,基本解决了问题,就是还是不能使用Open Gate拍摄模式,Open gate模式下使用3:2传感器全部感光面积,滤镜不能完全挡住这部分区域。

后续我考虑换专用兔笼。

iPhone 17 Pro专业拍摄体验

除了硬件上的齐全,想要用它拍摄ProRes RAW,用原生相机肯定是不行的,苹果推出了FinalCut Camera,这个软件还行,但是不太行,对于经常用相机拍摄视频的用户来说体验智能说一般。

我这里用的拍摄APP是Blackmagic Cam,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免费拍摄APP,专业程度甚至超过了我的佳能R7,真的要批判佳能这个品牌了,做的产品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Blackmagic Cam可以设置快门且锁定,ISO可以设置为自动,镜头切换,显示拍摄直方图,甚至拍摄的时候可以直接写入lut数据,你可以找一些很好看的lut套入,使用上很方便。

这次我全程使用 Blackmagic Cam APP拍摄,拍摄参数部分场景 ProRes RAW 4k,帧率均为60帧,以及开启apple log2,快门设置到1/120 。

值得注意的是 ProRes RAW本质上是HDR规格,所以需要以HDR工程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我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类视频素材,如果有表达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写稿前两天FPCX更新了最新版本,所以我也做了一个更新,这次更新主要是针对iPhone 17拍摄的素材进行更新。

如果你想要制作HDR项目,则需要建立工程后,在色彩空间中需要选择广色域HDR-Rec.2020 HLG或者PQ。

如果你只是想制作SDR视频,那么只要你的fcpx版本不是特别旧,就可以直接拖进HDR视频素材,fpcx会自动进行一个SDR的转换,非常方便。

这几天天气不是很好,所以测试很有局限,不过ProRes RAW的宽容性还是很强的,这里我特意拍摄了过曝和欠曝的场景,都可以快速拉回来细节,而拍摄就算是白平衡乱设置,也能完全救回来。

普通拍摄规格遇到这种刻意欠曝的,几乎就是废片了,但是这是ProRes RAW,还有救不回来的曝光?只需要在FPCX中点几下,素材立马就可以用了。

比如拍摄这个时候白平衡偏黄了(5584k),可以无损拉回一些(4408K),就和相机RAW格式一样。

对于拍照基本都用RAW格式的我来说,视频方面我也算是有个一个可用的格式了,你还可以对ProRes RAW的视频进行一个简单的锐化降噪处理。

我也尝试了H.265的Apple log2,还原lut后的细节表现你们可以看看看。

左侧为ProRes RAW做了微调,输出SDR的100%细节,右侧为H.265 Apple log2拍摄直接写入还原lut后的SDR素材,其实在这种大平光场景下,ProRes RAW的优势并没有比10bit 422 H.265 Apple log2强太多,还是需要极端条件。

不过ProRes RAW真的体积很大,需要确保你手上有个1T甚至更大的移动固态硬盘。

你能看出来在光线良好的场景下这是Phone 17 Pro 长焦拍摄出来的吗?

拍摄结束后由于素材全部保存在了闪迪创作者手机固态中,直接外接电脑剪辑非常方便。

闪迪存储地带应用程序(Memory Zone APP),除了日常拍摄作为存储设备,你还可以用它备份手机的照片、视频和联系人,所以它不只是一个外挂拍摄固态硬盘而已,也是个很好的趁手工具,就算你没有专业拍摄需求,作为一个日常扩容工具,也是不错的。

它的备份逻辑比较科学,当每次连接手机的时候,打开app,就会重新扫描手机,新增文件后就会自动备份,同时PC端也有相应的软件,功能是一样的。

我用过大疆的一二三代osmo pocket,大疆并没有给出完整的D-LOG,而运动相机方面传感器又相对偏小,至少在目前的小尺寸便携设备中,iPhone 17 Pro的画质让我惊叹,这是十多年前我刚开始用iPhone5C的时候根本想不到的场景。

苹果这次真的很大方,虽然目前网上对于iPhone 17 pro 的影像提升褒贬不一,最常见论调是普通人用不到,但是普通人就没有一点娱乐需求吗?当年很多玩相机的人魔改固件,就为了能拍摄RAW视频,如今苹果下放了这个功能,用不用那是你的自由,有总比没有好,安卓卷拍照,苹果卷摄像,这不是挺完美的互补么。

我还有一个DIY家居和3D打印的视频账号,之前都是用OP3录制素材,1英寸的传感器能保证最低的画质,但是这次测试后,我有点想换iPhone 17 pro来拍,毕竟三个镜头,多个焦段,使用起来也挺方便的,镜头也有很多配件厂商在做,丰富程度相当可以,何况我日常摄影补光灯都是全开,能保证基本光照条件。

虽然iPhone 17 Pro的高规格拍摄,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并不妨碍它是画质最优秀的小巧便携拍摄工具。

时代变了,我们也需要做一些改变了。

来源:氪星科技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