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浪潮中,头部企业的每一次战略选择都牵动着市场的目光。2024年,洋河股份以288.76亿元营收的成绩单,展现了其在存量竞争中的韧性。尽管净利润同比有所波动,但这份“主动调整、蓄能未来”的答卷,却揭示了洋河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以“慢即是快”
在白酒行业深度调整的浪潮中,头部企业的每一次战略选择都牵动着市场的目光。2024年,洋河股份以288.76亿元营收的成绩单,展现了其在存量竞争中的韧性。尽管净利润同比有所波动,但这份“主动调整、蓄能未来”的答卷,却揭示了洋河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以“慢即是快”的哲学,构建长期竞争力。
一、行业变局下的主动调整:从“求快”到“求质”
白酒行业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竞争的转变,消费分级、品牌集中化趋势显著。面对这一挑战,洋河选择主动降速,通过“战略深蹲”优化经营节奏,为未来“起跳”蓄力。
渠道改革:从传统的“深度分销”转向“厂商共同体”模式,推出《洋河市场监管大法》等制度保障经销商权益,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营销。例如,开瓶扫码活动使海之蓝开瓶率增长8.8%,终端动销效率显著提升。库存优化:主动控速以缓解渠道库存压力,2024年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2.09%,但此举为第七代海之蓝等新品腾挪市场空间,长远看有助于价格体系稳定。这种主动调整并非被动妥协,而是基于行业周期的战略预判。正如洋河董事长张联东所言:“降速是为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产品矩阵升级:全价格带覆盖与品质革命
洋河通过“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构建了从高端到大众市场的立体化产品体系,以应对消费分级趋势:
高端引领:梦之蓝手工班凭借“真年份、真手工、真绵柔”定位,成为首个获中国酒业协会认证的高端年份白酒,稀缺价值凸显。其年份老酒战略依托70万吨原酒储量和7万口窖池的产能优势,筑起品质护城河。次高端发力:梦之蓝M6+通过赞助航天事业等品牌活动,巩固600-800元价格带的市场掌控力;第七代海之蓝以“滴滴三年陈”的品质升级,瞄准百亿级大单品目标,年销量已突破1亿瓶。大众市场创新:高线光瓶酒以“名酒品质、亲民价格”切入性价比市场,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差异化竞争力显著。三、长期主义的硬核支撑:储能、研发与国际化
洋河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对“品质白酒基建”的长期投入:
储能优势:拥有吉尼斯认证的“最大白酒窖池群”,100万吨储酒能力、23万吨陶坛储酒量及70万吨老酒存量,为高端化战略提供坚实保障。技术突破: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大增246.35%,构建“绵柔科技”体系,推动酒体创新与舒适度提升,三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化布局:产品覆盖全球83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梦之蓝手工班全球行”等活动传播中国白酒文化,并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申遗,品牌势能持续释放。四、股东回报与社会责任:彰显企业价值担当
洋河始终将股东利益与社会责任置于战略高度:
高额分红:2024年累计派现70亿元,股息率9.75%行业领先,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528亿元,兑现“每年分红不低于净利润70%”的承诺。ESG实践:打造白酒行业首个零碳车间,捐赠支持教育、救灾等公益事业,品牌价值与责任感双提升。结语:静待厚积薄发,拥抱下一个周期
白酒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时间的朋友”。洋河的主动调整,正是以终局思维布局未来——通过品质升级、渠道优化和全球化探索,构建穿越周期的能力。正如其年报所述:“2024年是积蓄能量的一年,2025年必将厚积薄发。” 对于投资者与消费者而言,洋河的耐心与定力,恰是长期价值的注脚。
来源:杯底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