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22年9月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到2025年4月30日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招收的来自全国17个省市25个戏曲院团(校)的京剧、昆曲、豫剧、越剧、晋剧、秦腔等6个戏曲剧种的54名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带着满满的收获
从2022年9月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到2025年4月30日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招收的来自全国17个省市25个戏曲院团(校)的京剧、昆曲、豫剧、越剧、晋剧、秦腔等6个戏曲剧种的54名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带着满满的收获,迈向新的征程。
第七届“青研班”在延续以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学员艺术实践的提升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先后集中举行了28场教学汇报演出、17场毕业巡演,学员们在各地进行教学实践演出200余场。同时,学员们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创作排演新剧目50余部。学员们在学期间,1人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0人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会演演出或荣获有关奖项,2人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5人入选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中国剧协主办的全国优秀青年艺术(戏剧)人才展演,12人荣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最佳表演演员、优秀表演演员称号……充分彰显了第七届“青研班”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丰硕的人才培养成果,为新时代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搭建了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和育人范式。
三年来,第七届“青研班”先后邀请了20余位专家教授讲授18门文化理论课,邀请了30位艺术家、教育家、理论家进行专题艺术讲座,拓宽学员的艺术视野和创作思维。在专业教学方面,三年间聘请近百位戏曲表演艺术家传授300余出传统大戏、折子戏,使众多戏曲经典剧目和演员精湛技艺得到高水平传承。
毕业典礼上,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第七届“青研班”专业导师刘长瑜深情回顾了“青研班”的办班历程,充分肯定了其在京剧和戏曲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她认为,“青研班”的成功接续开办,是新时代传统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老艺术家们在“青研班”的教学中,为优秀青年演员教授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和表演技法,将戏曲艺术的规范和价值以及历代艺术家的经验和创造高水平地传承了下来,为戏曲艺术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上海京剧院麒派老生演员鲁肃、福建芳华越剧院尹派小生演员陈丽宇作为毕业生代表,向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授课艺术家们的倾心传授、学校的竭力托举才,致以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并表示,“青研班”的毕业是新征程的起点,今后将更加深刻认识戏曲事业的伟大与崇高,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打造出更多更好不负时代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向给予“青研班”关心支持帮助的各级领导和各方同仁致以衷心感谢,并希望学员们在艺术道路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讲奉献、有作为,勤学习、苦练功,谨记“青研班”毕业生的光荣身份,牢记“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推动戏曲艺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贡献力量。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