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体意思是美国的M270、海玛斯和中国新款箱式火箭炮都是模块化设。炮管兼职储存箱,出厂时已经装好火箭弹,六管或者四管一个模块。作战时用吊车把炮管(储存箱)/火箭弹模块装到底盘上。吊装一次,六发或者四发火箭弹就装好了。打完把模块一扔,再装下一个模块。
之前讲过两篇中美和俄罗斯火箭炮的差别。
大体意思是美国的M270、海玛斯和中国新款箱式火箭炮都是模块化设。炮管兼职储存箱,出厂时已经装好火箭弹,六管或者四管一个模块。作战时用吊车把炮管(储存箱)/火箭弹模块装到底盘上。吊装一次,六发或者四发火箭弹就装好了。打完把模块一扔,再装下一个模块。
俄罗斯还是老式火箭炮,炮管和底盘是一体的,火箭弹得一枚一枚的拆箱,再一枚一枚的往炮管里塞,非常慢、效率非常低。
简单讲,模块化火箭炮打四轮,老式火箭炮只能打一轮。算下来中美是一门炮顶俄罗斯四门炮。
装填慢还更容易暴露、更容易遭到打击。
但这些仍然不是主要问题。
火箭炮分炮、弹两部分。中美模块化设计,俄罗斯老式设计讲的是炮。对于火箭炮而言,弹比炮重要。
严格讲发射火箭弹的管子叫定向管不叫炮管,只是赋予火箭弹一个方向,往东飞还是往西飞。非常薄也没有太高的要求,不值钱。所以生产力强大的国家采用模块化设计,定向管兼职储存箱,打完直接扔掉也不心疼
火箭炮的底盘只是简单的卡车或者直接移植的坦克底盘,起的是机动炮架子的作用,也没啥技术含量。
定向管、底盘都不值钱、不是最重要的。火箭炮的精髓在弹上。
当年喀秋莎火箭弹6两黄金一枚!拉着它的卡车、滑轨可不值这些钱,不值1枚弹的钱。海玛斯值钱的也是扔在各个阵地的火箭弹模块。国产大口径火箭弹100万人民币1枚,1辆发射车装12枚。发射车+定向管能值300万、3枚弹的钱?够呛。
中国最出名的107火箭炮只是12根薄薄的管子加上一对轱辘,这能值几个钱?装到吉普车、全地形车、小卡车上也不值钱。值钱的是火箭弹。
火箭炮是弹比炮贵,一发不够就再来两发,三发足够了。弹也比炮重要。
所以,弹上的差距问题更严重。
火箭弹最大的特点是打不准。
火箭弹比普通炮弹长很多。长,在飞行的过程中会受到风、重力、湿度等因素更大的干扰。普通炮弹是螺旋稳定,火箭弹是尾翼稳定,螺旋稳定的效果强于尾翼稳定。
综合下来,火箭弹的精度很差,不能瞄准一个点、一个目标、一个碉堡,直接摧毁。
所以欧美国家历来看不上火箭炮,他们还是喜欢身管火炮,可以精确打击点目标。
但苏联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既然不能直接瞄准点目标,那就瞄准大概一个区域,打过去几百发火箭弹,按概率算这片区域里的目标也会被炸个差不多。
这办法也不是欧美人想不出,他们是另有办法:飞机大概瞄准一个区域,扔下去几百颗炸弹。炸弹不比火箭弹贵,威力要大10倍。
苏联人使用火箭炮的思路在二战时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问题是现在俄罗斯还在沿用二战的思路......已经80年了!
俄罗斯是火箭炮大国,俄乌战争之前,俄罗斯的龙卷风火箭炮跟M270、海玛斯齐名,很多人甚至能分析出龙卷风比M270、海玛斯强很多的结论。俄罗斯的冰雹火箭炮也很出名。
俄乌战争爆发以后,海玛斯名声大噪,乌军经常展示战绩。龙卷风、冰雹却销声匿迹,几乎看不到什么像样的战果。
因为俄罗斯玩的还是二战那一套,瞄准一片区域,龙卷风、冰雹火箭炮,榴弹炮、迫击炮一股脑的打过去,火力覆盖。目标是否被摧毁,究竟哪款武器摧毁的,说不清。
海玛斯是现场直播,目标就在那,我打过去两发,它被摧毁,就是我打的。
也能看出美俄使用火箭炮的思路完全不同。
美国是刺客,一击毙命。俄罗斯是举着大斧子乱砍。俄罗斯还是老式、传统的火箭弹,洗地。美国已经拿火箭弹当小导弹用,水平不在一个维度。
武器打得准,靠的是电子设备。
海湾战争时期的M270火箭炮打的已经很准,把伊拉克军队炸的哭爹喊娘,精度比苏俄火箭炮高一个数量级,因为那时候美国的电子设备已经比苏俄强很多。30年后的今天,美国电子设备又上了个大大的台阶,打的更准了。
火箭弹可以通过常规电子设备提高精度,还可以加装制导系统,获得更大幅度的精度。
M270、海玛斯使用的是227mm口径火箭弹,属于大口径,而且大部分加装了制导系统。大口径制导火箭弹就是廉价的小导弹。
30年前,美国的火箭弹已经比苏俄的精度高一个数量级。加上这30年的进步,再加上制导系统。而俄罗斯几十年没进步。顶多是加大射程、加大威力。电子设备、精度,没进步。
综合下来,美俄火箭炮,弹上的差距,比炮上的差距还要大得多。
体现到战场上,海玛斯摧毁1个目标用2枚弹,俄系火箭炮需要20枚。1枚顶10枚。
制导火箭弹的价格不到常规火箭弹的2倍,是1倍多一些。价格按2倍算,效率按1枚顶10枚算,制导火箭弹的成本只是常规火箭弹的5分之1。
啥时候能算明白欧美的武器比苏俄的武器更便宜,才能算军迷入门。
模块化火箭炮对老式火箭炮,在炮的层面1门顶4门。在弹的层面,算上成本,先进、制导火箭弹对老式、常规火箭弹,1弹顶5弹。
美国火箭炮对俄罗斯火箭炮......应该是4+5,1套顶9套,还是4乘5,1套顶20套?总之是差了好多好多。
根本不是一个玩法,不在一个维度。
美国是快装快打快跑,自身更安全,1发毙命,综合成本更低。俄罗斯是慢装慢打慢跑,自身非常危险,火力覆盖,成本全下来反倒贵得多。
美国火箭炮的效率要远远高于俄罗斯火箭炮。
现在德国等国也在搞新一代火箭炮,而且都有精确打击系统的头衔。使用的都是加装制导系统的火箭弹,都是准备当小导弹使。大口径制导火箭弹能起到小导弹的作用,精度很高,威力也可以,价格又只是导弹的二十分之一。
不要忘了这几篇对比中美俄火箭炮的起源:苏俄历来非常重视火箭炮,投入的力气很大。在苏俄武器里,火箭炮是比较厉害的。而美国历来不重视火箭炮,投入的力气很小,M270、海玛斯都是随便做出来的小玩意。在美国的武器里,火箭炮的地位很低,是个小点缀。
即便如此,美国的火箭炮依然要比俄罗斯的强这么多,炮的差距+弹的差距。
到这才算讲完。
中国过去走的是苏俄路线,从箱式火箭炮开始已经走美国路线。
来源:何老师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