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露地蔬菜上的害虫开始向大棚内转移,尤其是在玉米丰收的季节,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这一变化给棚室蔬菜生长带来了潜在威胁,因此,提醒广大菜农提前做好棚室蔬菜虫害预防工作,避免作物因虫害受损,保障蔬菜长势与产量至关重要。
随着气温逐渐降低,露地蔬菜上的害虫开始向大棚内转移,尤其是在玉米丰收的季节,这一现象更为突出。这一变化给棚室蔬菜生长带来了潜在威胁,因此,提醒广大菜农提前做好棚室蔬菜虫害预防工作,避免作物因虫害受损,保障蔬菜长势与产量至关重要。
一、揪出 “窟窿眼” 元凶:瓜绢螟的识别要点与危害
在瓜类蔬菜种植过程中,叶片出现 “千疮百孔” 的情况,罪魁祸首多为瓜绢螟,它还有个俗称叫 “青虫子”,识别起来并不困难。瓜绢螟成虫身体呈绿色,部分个体身上带有两条白线,常常在棚室作物间活动。
其危害主要集中在幼虫阶段,幼虫以啃食叶片为生,严重时会将叶片咬出大量窟窿,不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还可能进一步危害果实,阻碍作物正常生长。想要判断蔬菜是否遭受瓜绢螟危害,可通过两个细节观察:一是查看叶片附近是否有颗粒状的虫粪,这些虫粪多附着在叶片背面或叶腋处;二是检查蔬菜幼嫩的生长点位置,通常能直接发现幼虫活动的踪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单只未及时杀灭的瓜绢螟,后续可能衍生出几十甚至上百只幼虫,短时间内就会加重虫害。因此,对于瓜绢螟防治,“早发现、早防治” 是核心关键。
二、提前防范:以物理防治为主,阻断虫害扩散路径
物理防治是预防瓜绢螟的重要手段,能从源头减少虫害发生,具体可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安装防虫网:在大棚的通风口、门口等容易让害虫进入的位置铺设防虫网。这样做不仅能阻止外界的瓜绢螟等害虫飞入棚内,还能防止棚内已存在的害虫向外扩散,将虫害控制在小范围之内,避免进一步蔓延。
使用捕蛾器:在棚内悬挂带有诱芯的捕蛾器。诱芯会释放特殊气味,吸引瓜绢螟成虫,当成虫被吸引过来后,捕蛾器就能将其杀灭,从而降低成虫的产卵量,减少后续幼虫的数量。
增设诱虫灯:有条件的种植地块,可在棚室周边或内部安装诱虫灯。利用瓜绢螟等害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减少田间的虫源基数,从根本上降低虫害发生的概率。
三、虫害严重时:科学选用化学防治,精准控制虫害
若物理防治效果不佳,棚内瓜绢螟虫害已明显发生,就需要及时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但务必注意药剂的选择与使用规范,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避免药害。
在药剂选择上,推荐使用华生天地宽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使用时,需按照药剂的推荐浓度进行喷雾防治,喷雾过程中要重点喷洒叶片背面、蔬菜生长点以及果实周围等害虫容易聚集的部位,保证药剂能精准作用于害虫。
这一药剂的防治效果已得到实际试验验证。2025 年 9 月 9 日,在云南省旧城乡开展的 “华生天地宽打苦瓜瓜绢螟” 试验中,工作人员对遭受瓜绢螟危害的苦瓜植株进行药剂处理。12 小时后回访观察发现,苦瓜叶片上虽仍留有瓜绢螟危害的痕迹,但同时能看到大量瓜绢螟死亡的状态,此次试验杀灭了 90% 以上的瓜绢螟,死虫效果十分显著。
在化学防治过程中,还需遵循一个关键原则:优先杀灭成虫。成虫是产卵的源头,及时杀灭成虫能防止其产卵传播,避免幼虫数量进一步增加,从而最大程度减少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总之,棚室蔬菜管理离不开 “勤观察”。日常种植中,要多检查叶片是否有 “窟窿眼”、生长点是否有幼虫活动、叶片附近是否有虫粪,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昆虫),在必要时科学使用化学药剂,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瓜绢螟危害,为蔬菜生长营造良好环境,保障最终的产量与品质。
来源:生活瞬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