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三生融合”润乡野 宜居宜业绽新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9:34 1

摘要: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尚庄镇民胜村的水蛭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标准化养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水槽纵横交错,微凉的水体在灯光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一幅现代化水产养殖的图景徐徐铺展。

当生态的画笔在乡野晕染诗意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在沃野吹响嘹亮乐章

今年以来

我区以S125水乡风光片区建设为抓手

按照“点上出彩、线上成景、片上开花”

工作思路

坚持项目牵引、联动发展

加快推动片区

产业协同、基建互联、服务共享

实现了乡村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转变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尚庄镇民胜村的水蛭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标准化养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水槽纵横交错,微凉的水体在灯光映照下泛起粼粼波光,一幅现代化水产养殖的图景徐徐铺展。

令人闻之色变的水蛭在民胜村经过精心养殖、晾晒,成了中药市场极受欢迎的一味药材。目前,该村水蛭的集体养殖面积超150亩,亩均收益在3万元以上。在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的同时,民胜村加速推进17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整合连片土地作为水稻育苗池,布局种植优质稻米,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吸纳村民就近就业。

作为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民胜村坚持以“银养福地、蛭慧民胜”发展定位,深耕生态种植、水产养殖,持续叫响“春虾秋蛭”特色产业品牌。走进村里,新型社区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在这里变为现实;历史悠久的老村庄,便民驿站、大舞台等基础配套应有尽有。修缮过的老供销社,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成为传承乡土文化、服务群众的全新载体,勾勒出一幅“村在产业中、产业在村中”的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尚庄镇民胜村党总支书记尹相东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水蛭产业优势,探索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生态养殖+康养文旅’的银发经济。从‘养蛭’到‘养生’,以特色养殖撬动康养产业链,形成‘养殖-加工-康养’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推动社会化运营,深度融合农家乐等业态,进一步推动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倪杨村抢抓S125水乡风光片区建设的“金钥匙”,借着紧邻大纵湖景区的“生态东风”挖掘文旅潜力、做足渔水文章。渔家风情民宿的红灯笼在暮色里晃出暖意,纵湖捕鱼时渔网扬起的水花溅起阵阵欢笑声,“湿地研学”的孩子们围着讲解员认真记录……一幕幕鲜活场景,让“推窗见湖、出门遇景”的诗意家园,从纸上蓝图变成了村民日日可享、游客时时可感的真实生活。

与此同时,倪杨村把本地水产丰富的“家底”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渔”为纽带织就多元产业网,聚力推进渔文化、渔体验、渔家乐、渔产业“四渔”发展,让当地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家家户户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如今,倪杨村不仅守住了水乡的诗意风光,更蹚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而稳健的步伐。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渔家乐产业的发展配套,极大地提升渔家乐的体验感;再引进一些民宿产业融入倪杨村的发展中来,积极策应度假区的发展配套。”大纵湖旅游度假区倪杨村党总支书记朱汉标说。

良好生态是乡村的宝贵财富,更是振兴的坚实根基,让乡村既有“颜值”又含“内涵”、既存“乡愁”又焕“新颜”。今年以来,我区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以都市农业为总体定位,充分发挥城郊区位优势,进一步优化“东休闲、中果蔬、西水产”产业布局,按照集群化、特色化、融合化方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态。坚持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更大范围推动片区基建互通、服务共享、环境共美,形成片区风景“一张图”、片区维护“一把尺”。

面向未来

我区将坚持党建引领片区发展

坚持区镇村三级联动

项目化推进片区建设

确保年内“可观可感”

着力打造“业兴、景美、人和、共富”

乡村协同发展示范片区

在振兴路上稳步前行

绘就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来源:射阳市民一点号

相关推荐